新春走基层丨“东方大港”开启春节档,智能港口 “箱”连世界

民生   2025-01-30 12:22   浙江  



深冬的嘉兴港乍浦港区海风凛冽,寒意十足。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之际,这里依旧铆足干劲,保持着24小时高效运转。集装箱作业码头上,靠泊货轮一字排开,巨型桥吊矗立成行,气笛不断、吊臂起落、集卡穿梭……一派繁忙生产盛景。

上午9时许,乍浦港区D3泊位,来自舟山港的“正吉8”货轮上正在抓紧装卸作业。机械吊臂将一个个集装箱快速抓取,升降腾挪间将其精准“码放”。港口智能化建设,减少了码头上的人工痕迹,头戴安全帽、手拿对讲机的陈李达是为数不多仍忙碌在一线的身影。

陈李达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一名现场指导员,从船只靠岸的泊位分配、集装箱的装卸流程到集卡的行驶秩序,他负责着码头上的生产安全和靠泊秩序等工作。

“这艘船大,吊装了15个小时了,后面还有两艘船排着队!”陈李达指着“正吉8”介绍,这艘货轮排水量近3万吨,此次作业需要吊装1300多个集装箱。

寒风中的陈李达,俨然一个信息指挥中心。他手中的对讲机,时刻保持跟大副、水手、岸电、缆绳工人、桥吊司机、集卡司机等多个岗位的联系,监督安全操作规程落实,确保整个作业安全、高效完成。“最主要的环节,就是保障船只靠离泊作业,时刻盯着船速、潮差、缆绳这些细节,确保生产安全!”

陈李达表示,得益于嘉兴港现代化智能码头建设,现如今理货从现场作业变成了远程管控,大幅减少了理货负担,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除此之外,以前的手工纸质签单也发展到现在的嘉港通电子签单,优化了流程时间,极大地减少了时间成本,还有无人集卡的试运营,这更标志着智能码头正在快速建设。

作为浙北地区唯一的出海口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近年来嘉兴港持续发挥区位优势,深化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港口能级,同时加快绿色港口、智慧港口的建设步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嘉兴港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4099.7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70.38万标箱,同比增长8.8%,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港口物流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去年,嘉兴港在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晋升15个位次、排名第60。

多年来港口的跨越发展,让陈李达欣喜不已。去年5月8日,越南海防-乍浦航线首航,当时外海码头14台桥吊同时作业,齐齐地起吊着集装箱。一辆辆氢能集卡繁忙地在码头来回穿梭,通过海河联运,将外海、内河紧密连接在一起,“当时太震撼了,我们港口发展的真快!”陈李达说。

码头作业性质特殊,需要全年24小时不间断生产,对于入行32年的陈李达而言,春节在岗已经在平常不过的事情。

据了解,1月份以来,乍浦港区延续去年的旺盛态势,迎来开年首个业务高峰。今年春节长假,嘉兴港乍浦港区将接靠约30多艘次各类船舶,共开启8路作业线进行码头装卸作业。

“新的一年,我们希望我们的港口能够再上新台阶!”陈李达说,这个春节他和同事将坚守在一线,保安全、提效率,确保公司生产平稳、高效运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再创“嘉”绩,勇夺新春生产“开门红”。

港口,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与桥梁。新春的乍浦港区,既有坚守的汗水,也有希望的曙光。在这里,每一位“港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故事。


来源:港区融媒合作中心

编辑:陈鹏军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嘉兴港区发布
政务信息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