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65%,糖尿病前期患者高达34.86%,60岁以上人群患糖尿病人数占老年人口的30%。
关于糖尿病的治疗 ,有人说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能帮助人体降低血糖,辅助治疗糖尿病,减少降糖药用量;对于轻微病症患者来说,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可以调节血糖浓度,甚至可以逆转糖尿病。
这些说法靠谱吗?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赵维纲、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宝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助理研究员邢青斌进行了相应的解答。
菌群和糖尿病有怎样的关系?
有数据显示,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有500种左右,糖尿病患者的菌群要低很多。临床基础研究显示,人体内的有益菌群与糖代谢关系密切,但调整菌群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能彻底治愈糖尿病。 如果在糖尿病到来之前主动调整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构建健康的菌群环境,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 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友,一方面要主动建立健康生活习惯,一方面要遵医嘱积极治疗。
哪一类糖尿病患者跟菌群有关联?
人体管理降糖的激素,只有胰腺里面的β细胞来分泌。1型糖尿病主要是β细胞功能衰减,它可能跟免疫、遗传、环境、病毒有关系。2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营养过剩、全身肥胖、脂肪肝等代谢问题相关。
胰岛素抵抗与菌群之间关系紧密。正常情况下,营养充足后,菌群通过肠上皮细胞来告诉胰脏“你该降血糖了”。如果膳食结构不好,营养失衡,我们的身体组织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不需要降血糖,我还很饿,我还想多吃点”。 超量饮食 的结果导致肠道中 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菌减少 ,产生脂多糖的菌增多。 脂多糖容易诱发肠道长期慢性炎症,这些炎症进一步让胰岛发生误解,最后胰岛功能退化。
造成胰岛素抵抗的原因有哪些?
肥胖,特别是中心型肥胖(内脏脂肪过多),这一类肥胖属于代谢异常肥胖,容易出现血糖异常。炎症,饮食习惯或者生活习惯不好,有害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引发炎症。还有药物和遗传。糖尿病虽然有遗传性,但 一家人吃饭、生活习惯类似,会导致细菌结构趋同 ,会出现一家糖尿病的现象。扶正生活饮食习惯,构建健康的菌群环境,对血糖管理大有益处。
益生菌能治百病,降血糖数它最强?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糖尿病的发病非常复杂,单一因素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有益菌有两类:一类是益生菌食品或保健品。常见的有乳酸杆菌类和双歧杆菌类;另一类是微生态药品,常见的有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等,具有治疗作用,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糖尿病患者多见便秘、腹泻或者便秘腹泻交替,患者菌群紊乱。 最近二十年, 糖尿病临床治疗中,会用到微生态药品来纠正因菌群紊乱导致的便秘和腹泻。
黄豆酱是菌群的聚集地,多吃能够降血糖?
豆瓣酱、酱豆腐、酱油、黄豆酱、辣白菜主要由酵母菌高盐发酵,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会分泌一些短肽、活性分子,少吃对身体有好处,但是盐分太高,吃多了对健康有害。
大豆的膳食纤维大部分是可溶的膳食纤维, 我们身体中的有益菌通过分解、发酵膳食纤维等成分,产生短链脂肪酸 ,向我们身体传达正确的信号,所以豆制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保健作用。
想要降血糖就要养好菌,要多吃粗粮?
粗粮指加工精度不高的粮食,它外皮层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对于人体的血糖代谢有益,同时可以营养肠道菌群。
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推荐每日粗粮比例在50—150克。平时可以把粗粮和细粮掺在一起做成杂粮饭食用,但不能过量食用,因为大量的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促进肠道蠕动过快排除体外,导致肠道菌群没有时间消化利用这些营养。
长期睡眠不足导致菌群紊乱,是血糖升高的罪魁祸首?
长期睡眠不足的话,自身分泌的激素会影响菌群多样性。
影响肠道菌群健康的四大因素有:膳食不合理、缺乏睡眠、缺乏运动、情绪压力。
📍膳乐星益生菌🌟
✔️3种进口菌株+高膳食纤维促进消化吸收,维持肠道健康
小小一条放包里,饭前来一杯益生菌,肠道顺畅,胃口好玩得也开心🥳
温馨提示: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