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前驻华大使:建交75年,中蒙关系迎来史上最好时期

文摘   时事   2024-10-16 10:07   北京  




导读

10月16日是中国与蒙古国建交75周年纪念日,今年也是中蒙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多年来,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等多领域伙伴关系不断深化,蒙古国还是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和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等机制框架的受益国。当前正是中蒙关系史上最有利的时期。在后疫情时期,两国将整合各自的发展规划,继续提升经贸关系和人文交往。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嘎乐桑·巴特苏赫
(Batsukh Galsan)

蒙古国前驻华大使
蒙中友好协会主席


蒙古国和中国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合作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合作事业,双方一致同意,努力把两国关系打造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典范。


2022年11月,蒙古国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发表了一份关于新时代推进双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这一宣言是为了根据疫情后的现实情况,对现有的双边关系进行微调而产生的。这份文件将两国各自的国家政策机制和发展计划进行了更好地对接与整合,包括将蒙方的“草原之路”发展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蒙方的“新复兴政策”与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及蒙方“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与中国的“两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这份联合宣言作为双边关系的路线图,进一步加强了蒙中邻国合作伙伴关系。


显然,这种政治动力和热情不仅是双边关系的里程碑,同时也为加强各领域双边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这一时期是蒙中关系史上对发展最有利的时期


图片来源:人民网

高层政治交流有利于提升双边经贸关系,这是两国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自2014年以来,双边贸易额迅速扩大,2022年增至101亿美元。这是《中蒙经贸合作中期发展纲要》的直接成果。


《纲要》在双边贸易、投资和发展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成为今后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合作的主要框架。它将重点关注矿业、能源、金融、交通、旅游和农业领域的合作,并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蒙古国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可以从“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自倡议启动以来,蒙古国一直热情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在漫长的蒙中关系史上,十年时间看似短暂,但却留下了鲜明而持久的印记。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南南合作与发展战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便利化,使区域供应链畅通。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南南合作计划在亚洲的第一个项目就落户于蒙古国。该项目为提高蒙古国的农业生产、食品安全和营养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持。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从中获益良多,为蒙古国建立更强大的农业食品体系奠定了基础。


这种三边合作将大大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蒙中经济合作。


2024年伊始,蒙古国在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的支持下,启动了一个新项目,旨在加强森林消防能力,实现绿色复苏。在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表示,该项目可以为蒙古国加强森林防火能力建设、促进绿色发展提供帮助。中方将在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支持下,更加积极地参与多边发展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另一个潜在的合作领域是环境保护,特别是蒙中边境地区的荒漠化防治。2023年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的成立,是双边合作的良好开端和平台。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表示,通过密切协调生态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深化可再生能源合作,两国可以共同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因此,共同建立生态绿色区域,如森林墙、人工绿洲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以遏制边境地区沙漠化加速,可以引领蒙古国和中国走向战略合作的新模式。


在后疫情时代,民间外交、文化、教育和专业交流正不断加强。在这方面,蒙中友好协会发挥了主导作用,为蒙古国几十年来庆祝“蒙中友好周”的老传统加入了新元素,加强了两国省市之间的直接文化关系。


今年是蒙中建交75周年,也是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它们都是两国在建立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新型伙伴关系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Celebrating an exemplary partnership"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辛欣

编辑:张钊

实习生秦迦勒、程飘然亦有贡献




往期精选


马来西亚学者:建交50年,中马关系经受住了“火炼”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只有真诚对话才能化解危机

比利时专家:中欧不存在根本利益冲突,仍有大量合作机会




关于我们



中国观察 (China Watch Institute) 是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汇聚全球中国问题研究的意见领袖、政商精英和学界翘楚,建设全球中国议题“朋友圈”;集纳海内外“最强大脑”的权威观点,建成内容具有聚合性、权威性和工具性,传播效果具有穿透性的高端平台和中国议题最权威的风向标。


我们关注的重点议题包括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经济、科技人口、气候环境、卫生健康、粮农土地等。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机构同我们联系,分享智慧成果,建立合作关系。


投稿/合作:editor@chinawatch.cn

电话:+86-10-6499576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5号





·END·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www.chinawatch.cn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本文英文版

好看,请点 [分享] [点赞] [在看]

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中国日报旗下的传播型智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