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风采展 | 机械工程系徐静老师

文摘   2024-11-04 16:46   英国  

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

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

由广大研究生同学

投票选出心目中

“立德为首、学高为师 

  教益为友、育人为本”

的优秀教师代表


预提名评选阶段期间

机械工程系

共有7名教师获得学生提名


经与教师本人确认意向、征集材料

院系党委和研工组审核

确认推选出

机械工程系4位正式提名教师

刘莹、姜峣、徐静、熊卓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良师益友”候选人——徐静




教师简介

徐静,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系机电所书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8年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2010年加入清华大学工作至今。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等。所培养的10余名已毕业研究生目前活跃于知名高校、重点企业,在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征程上砥砺前行。


育人为本

面对科研项目的严峻挑战、教学备课的繁忙任务,徐静老师专注学术潜心研究,育人解惑教学相长,立志在做好科研的同时栽培全面发展型人才。他始终保持着对科研以及教学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总是最早来到实验室的开灯人,最晚离开办公室的坚守者。秉持着“为国家输送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的时代接力人”的信念,无论多晚学生有科研上的疑问想要请教,徐老师都会耐心的答疑解惑。徐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他曾经说过的话:“努力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每一步都算数。”


他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培养学生上,即使半夜出差回校,也要抽出时间与同学探讨科研进展和难题。据已毕业博士陈苇航回忆:“和徐老师的每次组会的探讨都很让我受益,在有关我博士方向的视触觉传感器的科研问题方面,他是专家,每次我认为我已经做得很完美了,他总能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促使了我们后来在机器人顶级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该文章成功发表于机器人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Robotics,并快速成为TRO最受欢迎的50篇论文之一(TRO TOP50 Popular Article list)。所指导的学生在徐老师指导下得到了科研水平的巨大提升,荣获多个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和多篇高被引论文


徐老师和指导学生在世界机器人大会最佳论文颁奖大会

的合照


指导文章入选TRO官网最受欢迎的50篇论文名单


徐老师不仅是同学们学术上的智者,更是同学们人生的导师。他经常教导学生要学会做学术之外的突破,学会在人生这片旷野上大胆的探索据22级硕士生潘智辉回忆,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徐老师是这么回复他的新年祝福邮件的:“希望在清华的几年中能够在各个方面突破自我(不仅仅是科研发论文),为未来奠定更好的基础”,“由于我基础比较薄弱,刚进园子面对科研的压力有点喘不过气,徐老师经常鼓励我,认为学术仅仅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人生如旷野,放眼遍地光,他鼓励我往各个方面发展。我认为在当今这种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徐老师的多元化的建议和鼓励对我是十分珍贵的。”


徐老师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勤奋带领着学生,用锲而不舍的行动践行着清华人自强不息的口号,更为同学们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指明方向,清除障碍,传承清华人精神。


徐老师对某同学的新年邮件的回复

学高为师

在教学中,徐老师要求同学们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要对科学机理进行探讨。在他教授的《机器人与仿生学》研究生课程中,徐老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更致力于将最新的科研进展融入课程内容。“如果你们将来做仿生机器人的研究,那就要知道仿生的机理,不能停留在表面。比如做一个脑机接口的实验,我们要去探索神经元和嗅觉之间的具体关系,哪块脑区对应着嗅觉感知?为什么是这些脑区?这其中的机理又是什么?不能简简单单做个映射就草草了事了。”“只有多问为什么,才可以进行创新。”这是徐老师最经常和同学们说的一句话。徐老师会在课上给学生们解读最新的学术前沿,让同学们对仿生机器人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据21级博士生李家聪回忆:“徐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近些年在Nature、Science Robotics上的仿生机器人的文章,布置的作业也鼓励我们自己去查找论文去构思可能的仿生概念。这也给我日后在Science Advance上发表的仿生给药机器人的工作埋下了一颗种子。”徐老师在课堂上开阔同学们的眼界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室的机器人前沿的科研项目,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培养自己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徐老师的教学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现担任机械系“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系列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曾荣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徐老师指导学生科研工作

教益为友

徐老师重视学生的科研,也重视学生的生活休息“只有劳逸结合,才能更高效地学习。”课题组的同学都有各自的科研节奏,徐老师尊重每个人的生活作息,“只要你们觉得累了想要歇一歇放个长假,跟我说一声就行,按照你自己的节奏来,也正是因为徐老师对实验室良好建设和管理,实验室的科研节奏和氛围一直很好。徐老师也非常鼓励学生做自己想做的科研,做想做的事情,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社工。课题组21级博士生李家聪和23级博士生钱泓宇都在机械系担任德育助理,从事“双肩挑”的工作。据钱泓宇回忆:“徐老师鼓励学生科研外做一些社工,尝试人生的不同赛道,探索自己的多面可能。这也激励着我在研会为同学们服务,做好同学们的知心小研。”


徐老师和实验室及毕业同学的合影

立德为首

在学术规范方面,徐老师对同学们有着苛刻的要求。每一位刚刚踏入实验室的新生,都会受到徐老师精心且严格的学术规范指导,“在着手研究一个问题之前,你们务必广泛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确保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准确无误的。要时刻铭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徐老师不仅致力于树立好同学们正确的学术道德观,也在积极地为同学们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你们日后步入企业,一定要专注于研究那些制约国家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要积极地为国家作出贡献。”在徐老师已然毕业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毅然奔赴技术一线,全力攻坚国家 “卡脖子” 难题,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倾注了不懈的努力,已然成为推动国家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


徐老师和学生讨论问题



投票方式


清华大学第十九届“良师益友”评选活动复评投票阶段为11月4日至11月17日,每一位在学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可对校内任何一位正式提名教师进行投票,每一位在学研究生仅可以投出一票。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问卷进行投票。若多次填写问卷则以最新一次为准。

投票二维码


供稿 |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生分会

主办 |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图文、编辑丨潘智辉

审核丨王健健、钱泓宇、李明暄

机械正发声
清华机械系研究生最及时的学术、体育、文化、实践、志愿等活动资讯。 The latest academic, sports, culture, practice, and volunteer informatio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