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同心地标里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政务   2024-10-03 21:34   福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福建山海交融,56个民族齐全,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缩影,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融合文化基因源远流长,见证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印迹遍布八闽。


国庆期间,不妨走进福建同心地标,了解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动人故事。



闽东苏区纪念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高度概括:“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的火种之所以能在闽东大地传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得以保存和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团结。”并指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民族大团结都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的保证。”


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集聚区。在革命战争年代,畲族人民为闽东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大量红色文化遗存。闽东苏区纪念馆以大量珍贵史料文物,生动讲述了革命年代,包括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闽东人民与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历史,展示着闽东畲汉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风貌。(点击阅读更多)

地址:宁德市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



林则徐纪念馆














这里不仅传颂着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抵御外侮的光辉事迹,传颂着他一生坚贞不渝的爱国精神,气贯长虹的民族正气,清廉刚正的高尚风范,也生动展现了他谪戍新疆期间,为开发新疆、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做出的丰功伟绩。(点击阅读更多)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



三坊七巷畲族馆














这座畲族馆的前身,是清道光年间,龙岩上杭庐丰乡的蓝姓畲族人,为赴榕参加科考的蓝氏子弟提供住宿之便,集资在省城购置建造的“福省祠”。这里存蓄了畲族先民在福州生存与发展,并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讯息。如今,重修的畲族馆展出民族传统服饰、银器等精美的民俗文物,成为展现丰富多彩民族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也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乡村发展的一个新平台。


2022年,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少数民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此挂牌成立,使畲族馆成为青年学子体验传统文化、触摸历史、感受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温馨家园。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郎官巷30号



琴江友于草堂














这座位于满族聚居村的民居,走出过抗敌御辱、保卫海防的清代水师,也走出过以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起人之一曹鸿翥、新四军电台创始人曹维廉为代表的爱国人士。他们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接续奋斗的人生轨迹,是少数民族同胞秉承爱国传统,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相连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一曲赞歌。(点击阅读更多)




地址:福州市长乐区琴江村太平里17号



 蓝氏宗祠“种玉堂”














这里是闽南地区畲族的重要祖祠之一,也是台湾漳浦蓝氏宗亲的祖祠。曾走出被誉为“蓝氏三杰”的平台首功蓝理、治台名将蓝廷珍、筹台宗匠蓝鼎元。“蓝氏三杰”的故事在台湾广为传颂,吸引许多蓝氏宗亲千里迢迢回种玉堂寻根谒祖,续写两岸一家亲的动人故事。(点击阅读更多)




地址:漳州市漳浦县赤岭畲族乡石椅村



闽台缘同心馆














2023年9月开馆,围绕“闽台同心、共同家园、共同富裕、共同进步、非遗传承”五个篇章,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华安县7个高山族聚居村及2个畲族村探索少数民族共同富裕及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该馆被列入首批“福建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该馆所在的送坑村是大陆唯一的高山族聚居村寨,也是漳州市首批漳台交流基地。




地址: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送坑村



 闽台粘氏大宗祠














这座满族宗祠是泉州地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见证,也是闽台两岸粘氏宗亲血脉相连、骨肉情深的见证。粘氏肇基祖博温察儿因元末世乱,从北方流寓江南,携家到晋江。清乾隆末年,渡台的晋江粘氏族人在台湾彰化县福兴乡建立了粘厝村。现在全台湾省粘姓族人有近万人。粘氏宗祠曾在1993年由两岸粘氏族人协力重修,更名为“闽台粘氏大宗祠”。




地址:泉州市晋江市龙湖衙口村浔中区20号



 陈埭丁氏宗祠














陈埭丁氏是元代来泉州经商的阿拉伯人后裔。元代末年,回族人丁夔携子丁善避乱择居陈埭,后来衍为“陈埭万人丁”。陈埭丁氏回族人口众多,历代涌现出许多名人、清官、科学家、民族英雄、革命志士,以及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等。如今祠堂内设有“陈埭丁氏回族史馆”,向人们讲述丁氏回族在闽南奋斗开拓的足迹,展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继往开来、奋发图强的创业史。




地址:泉州市晋江市陈埭镇观音巷14号



 百崎郭氏家庙














始建于明宣德年间,世称“宣慰府”,是百崎回族乡郭氏大宗祠。百崎郭氏先祖是由海上丝绸之路来华经商的阿拉伯人,起初定居在杭州,经过数代繁衍至元代郭德广入泉,明洪武九年迁居到百崎。几百年来,百崎回族人民在这里以海为生,繁衍生息,书写了回汉民族和睦相处、团结奋斗、融合发展的历史。 




地址: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百崎回族乡白奇村



王氏祖祠“罗兜祠”














罗兜祠坐落于青水畲族乡。唐僖宗光启年间,王审知率军入闽曾驻军于此,带来中原文化,留下畲汉同心、休戚与共的佳话。后随军的王母徐氏夫人因病逝世,王审知就地安葬母亲,并留下一批亲兵守陵。五代时期,王审知第四子王延政的后代来此居住并建祠,取地名“罗兜”。现为海峡两岸乃至海外“三王”(王审知、审潮、审邽)后裔宗亲追根溯源的祖地。




地址:三明永安市青水乡龙吴村村光坑自然村



来源:《福建统一战线》编辑部


同心福建
传递统一战线声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