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徒步横穿“死亡之海”,他们是谁?

时事   2024-12-30 07:31   北京  

在中国,屯垦戍边始于西汉,历代相沿。

在2000多年历史演进中,中国人总结出一条规律——屯垦废,边疆乱;屯垦兴,边疆宁。

新中国成立后,屯垦戍边这一沿袭千年的治疆良策得到继承发展。1954年10月,大批驻疆部队集体就地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致力于更好巩固西北边防,加快边疆发展。

70载为国尽忠守边疆,70载风雨兼程铸辉煌。

从仗剑扶犁起步,兵团海纳八方志士,沿着两大沙漠、千里边境线扎根安家。一代代兵团人,辞别故人、西出阳关,如胡杨、红柳般扎根边陲荒原,用青春和热血书写铭记史册的屯垦传奇,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兵团忠实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发挥更大作用。300多万兵团儿女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兵团篇章,把兵团建设得更强大更繁荣。

记者 | 李自良 何军 蔡国栋 孙哲 苟立锋

本文转载自《瞭望》2024年第49期 ,原标题为《兵团70年:大漠戈壁写传奇》。

1

构筑边疆长城




从历史上看,汉武帝以屯田定西域后,历代中央王朝效仿此法,坚持在西北边疆屯垦,以有效巩固边防,抗击敌对势力侵略、分裂新疆的行径,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安定。

清代编撰的首部新疆通志《西域图志》中记载,自汉代晁错建议实行募民徙塞下的屯田之法后,屯政日升,凡有军兴,必修屯政。

和平解放新疆后,驻疆人民解放军一手拿着战斗的武器保卫边疆,一手拿起生产的武器建设边疆。

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驻疆部队第二军、第六军大部、第五军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撤销,1981年恢复时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

在昆仑山腹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叶城二牧场三连职工骑着牦牛行进在巡边路上。(资料照片)胡虎虎摄/本刊

20世纪60年代,为进一步巩固西北边防,兵团调遣1.7万余名干部职工奔赴边境实施代耕、代牧、代管,迅速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沿线建立起纵深10~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发挥不可替代的屯垦戍边战略作用。

魏德友,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被称为边境线上“活界碑”。1964年,他从部队转业后来到中哈边境放牧巡边。从此,魏德友与星月羊犬为伴,与风雪饿狼较量,始终坚守在荒凉的无人区,为祖国屯垦戍边。

从年轻小伙到耄耋老人,魏德友住土屋、喝咸水、啃冷馍,在恶劣自然环境下过着简陋生活。与寂寞相守、和孤独为伴,60年来,他用来了解外面世界的收音机用坏了50部。

直到现在,84岁高龄的魏德友仍住在边境线上。2017年,女儿魏萍辞去原有的工作,接过父亲那条已经开裂的羊鞭,成为一名护边员。“屯垦戍边的事业有了接班人,这是最欣慰的。”魏德友说。

巩固西北边防,离不开几代兵团人的无私奉献,更要靠不断强盛的综合国力。在国家的支持下,兵团管辖的2019公里边境线已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边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护边员队伍不断壮大,智慧边防建设加速完善,兵团在西北边陲构筑的铜墙铁壁更加牢不可破。

如今,立足新疆稳定发展形势,兵团职责使命已从屯垦戍边转向维稳戍边。新时代的兵团,既是镇守边关的重器,亦是稳定边疆的利剑。

兵团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特殊体制,沿用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职务,具有很强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一支重要力量。

“兵团最大的特点,就是亦兵亦民,常驻新疆。”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舒洪水说。

民兵,是兵团履行职责使命、发挥战略作用的关键。平时,兵团民兵在各自岗位开展生产建设。关键时刻,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是对其真实写照。

为打造一流民兵队伍,每年冬季农闲时期,兵团都会大规模组织民兵集中训练。天山南北雪地之上,民兵训练热火朝天。“经历真刀真枪的训练,大家手上满是裂口和茧子。”第四师边境团场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

突发事件处置、自然灾害抢救,时常可见兵团民兵的身影。

2024年1月,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来自兵团第一师的一支民兵队伍连夜集结,火速挺进地震灾区开展抢险救灾。7个月后的盛夏,受高温和强降水影响,塔里木河干流水量持续超警戒,这支民兵队伍又冲锋在前,在河岸加固堤坝,进行常态化巡逻,一旦发生洪水及时应对。维护一方安宁,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民兵不惧危险、舍生忘我。

2

唤醒沉睡大地




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一大群人光着膀子,在烈日暴晒下割草、刨地、播种……在许多军垦老兵的脑海里,火热的场景恍如昨日。

和平解放之初,经历常年动乱的新疆经济发展停滞。为减轻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负担,驻疆部队撸起袖子垦荒种粮,在国家物资极度匮乏时,实现自给自足。

兵团成立后,大批驻疆官兵集体转业变成生产尖兵,开启大规模开荒造田,修桥铺路。70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支边青壮年、知识青年、复转军人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加入这支生产大军,为新疆现代工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新疆地域广袤,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和盐碱地。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兵团驻地大多选在风头水尾等贫瘠之地。

谈起兵团往事,87岁的老连长胡友才如数家珍。1937年出生的他,17岁时当了炮兵。1957年,胡友才响应号召来到兵团,在石河子“军垦第一连”扎下了根。

采棉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 105 团的棉 田采收棉花。(2024年9月29日摄)胡虎虎摄/本刊

当时的石河子自然条件恶劣,冬天零下40多摄氏度,夏天40多摄氏度,目之所及皆是荒滩戈壁。战友们编了一段顺口溜:“远看白茫茫,近看乱石岗,一片盐碱滩,野草都不长。”

春天种下100棵树,到秋天最多只能活十来棵;一亩地播下37斤小麦种子,收获时只打了9斤小麦,还不到种子的1/4……胡友才对这些数字有着深刻记忆。老乡们看见兵团人在这开荒,直犯嘀咕:“在这里开荒造田能打出粮食来吗?”

为了尽快有收成,大家干起活儿来“不要命”。老军垦们起早贪黑干活,天不亮就下地,天黑才回家,形成“三五十六制”时间表:一天三顿饭3小时,睡觉5小时,16个小时劳动。

“那时候干活儿,三顿饭都在地里吃,吃饭没有碗筷,我们把铁锹当饭碗、坎土曼当菜盘、芦苇秆当筷子,用胳膊肘子擦去泥土,就把饭菜解决了。”胡友才说。

付出终有回报。被专家认为不可能种出任何作物的戈壁滩、盐碱地,长出了稻谷、麦穗和棉花。石河子所在的玛纳斯垦区,兵团首次试种棉花并获得成功,打破了北纬42度以北“植棉禁区”的传统观念。

如今的石河子,已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这里高楼林立,绿荫环绕的街道车水马龙;夜晚灯火通明,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城市四周被一片片沃土良田包围,金黄的麦穗、雪白的棉花、粉红的桃林,点缀着四季,为城市添彩。

石河子的变化,是几代兵团人白手起家、改天换地的缩影。70年来,兵团管理的城市陆续增至12座,曾经的亘古荒原变成一片片绿洲;寸草不生的盐碱地被打造成高产良田,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戈壁粮仓。

多年来,兵团在新疆、全国率先推广使用干播湿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先进生产技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5%,节水技术覆盖率达94.8%,高标准农田占耕地保有量的80%。

兵团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胡建国介绍,2023年,兵团以全国0.39%的粮食种植面积,实现总产增量90.6万吨,占全国增量的10.2%。小麦和玉米亩均单产,都大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在开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兵团还着力发展现代工业。

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兵团开创者们靠着节省一口粮食、一个帽檐、一个口袋,捐光自己的转业费,建起一座座以“八一”命名的工厂,生产出新疆第一吨钢铁、第一匹机制棉布、第一块毛巾、第一块方糖,拉开了新疆建设现代工业的序幕。

兵团军垦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这是一件缝满296块补丁的军大衣,挂在陈列柜中格外醒目。这件军大衣由兵团第八师一二一团军垦老兵王德明捐赠,是国家一级文物。一层叠着一层的补丁,掩盖了军大衣最初的模样,无声讲述着兵团创业之艰难,以及兵团先辈节衣缩食发展工业的坚定决心。

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如今,兵团已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兵团生产总值达3696.58亿元,约占新疆的1/5;工业增加值从1954年的2400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近千亿元。

2024年9月,由新疆江浩电容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兵团首批12.6万只铝电解焊片电容器成功下线,填补了新疆电容器生产空白。该企业所在的兵团第七师胡杨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铝电解电容器为基础,有效推动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引入铝基新材料企业16家,目前电子铝箔产能占全国的16%。

兵团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郇恒赛表示,未来,兵团将主动融入新疆“九大产业集群”,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棉花和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构建具有兵团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

凝聚团结力量




历经战争生死考验、为党和人民立下卓越功勋的革命先辈组成的兵团开创者们,在革命胜利后,并没有留在繁华都市和亲人身边享受应得的荣誉。他们怀着对党、对国家的忠诚,来到离故乡万里之遥的新疆,在最荒凉、最艰苦、最恶劣的地方驻守下来,成为为国戍边、不拿军饷、永不转业的兵团人,为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宁继续战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的屯垦文化公园。(2023年8月8日摄)摄影/本刊

1949年12月,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的1803名官兵,徒步急行军790公里,历时18天,从北向南横穿“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进驻和田平叛。胜利后,为了和田的稳定和发展,这些官兵集体转业,永久驻扎下来。他们用双手垦荒,与沙漠为伴,被称为“沙海老兵”。

一道命令执行一生。自从进驻和田,多数老兵再也没有回过故土。直到1999年,在时任兵团司令员张文岳的邀请下,已到耄耋之年的老兵们才第一次走出沙漠,来到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参观,那是他们在电视广播上知道的大地方。老兵们平生第一次坐上飞机、火车。初到石河子的那天晚上,老兵们怕弄脏酒店的被子,竟然和衣睡在了酒店的地板上。

如今,“沙海老兵”只剩下最后一人。他们的子孙大多留在当地,在大漠戈壁继续书写屯垦戍边传奇。

70年来,全国各地的有志之士,从五湖四海汇聚到兵团。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兵团精神薪火相传,为推动新时代屯垦戍边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今年58岁的李青春与妻子张晓芸,都是兵团第十师十八五团的护边员,两人已在中哈边境坚守了17年。那里地处世界四大蚊虫区之一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每到5、6月份,蚊虫铺天盖地、无孔不入,最多时每立方米可达1700多只。烧牛粪熏、纱布浸柴油蒙脸、研制土膏药……夫妻俩想尽办法对付蚊虫,每天巡查20多公里,看护数千亩野生林。

像这样的新时代兵团人成千上万,他们无怨无悔扎根边疆,义无反顾扛起先辈留下的重担,用实际行动传承和践行兵团精神。

如今,仍有众多有志青年通过西部计划志愿者、特岗教师、公务员报考、新职工招录、对口援疆等形式,投入兵团队伍之中。

“兵团人来自全国各地、千行百业,兵团精神是凝聚多方合力、促进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兵团党委宣传部干部李佳宾说,随着时代发展,兵团精神将不断完善丰富,持续为屯垦戍边事业贡献力量。

巍巍天山,莽莽昆仑,飞沙似雪,冷月如霜。一代代兵团儿女,头顶边关月,脚踏边疆土,守护万家灯火。

70年来,兵团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新时代,兵团的战略作用不可替代。

铭记历史,向兵团致敬!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卓文天语图书为库叔提供7本《从零开始读的中国史:从上古到战国》赠予热心者。本书不过分拔高,不过多论述,踏踏实实讲故事,扎扎实实讲历史。书里能看到承载后人政治理想的黄帝、暗黑版尧舜禅让、恢弘的夏宫城与夏文明、震惊世人的殷墟与商王朝,还能看到以小博大的周人是如何建立周王朝、上百诸侯国是如何尽归秦手。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第1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库友们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可享优惠价格。

瞭望智库
瞭望智库是新华社批准成立的、瞭望周刊社旗下的国情国策研究机构。依托新华社遍布全球的信息调研网络与《瞭望》深耕国策研究的基因,瞭望智库与决策机构、海内外权威研究机构密切互动,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