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因为气候的巨大影响,农业生产很难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绥江县南岸镇的果农周万春种植了130亩半边红李子,却因为一场冰雹遭遇了减产,甚至部分果树绝收。无奈之下,周万春在果园里套种萝卜,如今萝卜终于迎来丰收,不仅为周万春挽回了部分损失,还给周边的乡亲们带来了务工收入。
“订单催得急,辛苦大家抓紧拔萝卜喽!”12月8日,在绥江县南岸镇胜利村的一片李子园里,绿油油的萝卜叶铺满果园,周万春请来20多名乡亲帮忙采收萝卜,果园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冬忙景象。
“种萝卜的好处就是周期短、回收快,一年可以种两季,亩产量可以达到4000斤左右,每亩经济价值有3000元以上。”周万春介绍,他种植的品种俗称“水果萝卜”,个小,但脆口、味甜,是加工“泡椒萝卜”休闲食品的好材料。
周万春是南岸镇的半边红李子种植大户,因管护技术好,他的李子每年都能卖出好价钱。然而今年4月突发的一场冰雹灾害,让周万春种植在胜利村9组的130亩李子颗粒无收,损失约65万元。土地流转金、前期投入的肥料、管护成本都没了着落。该如何开展灾后自救,尽量降低损失呢?今年10月,在绥江县水果产业科技特派团的帮助下,周万春与一家食品企业合作套种小萝卜。两个月过去,萝卜迎来采收季,按照每市斤0.8元的回收价测算,一年种植两季,130亩萝卜总产值近42万元,周边乡亲们也因此多了一份务工收入。
“把土地利用起来,自己增加一些收入,乡亲们也可以多务点工,我测算了一下,我这130亩地种两季萝卜,乡亲们能收入务工工资10多万元。”周万春介绍。
“李园套种萝卜,在创收的同时,还能增加果园的有机质、防止杂草丛生和水土流失。”绥江县农技人员表示,周万春的灾后自救实践让当地果农找到了“一地双收”的新路径,当前,县农业部门正对周万春的“果蔬间作套种”模式进行宣传推广,鼓励更多果农开展林下套种,促进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