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竹菊”,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的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因此一个人能够用菊入名,可想其父母对他的殷切期盼,黄菊便是如此。
人如其名的他拥有着高风亮节的思想与品格,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皆是如此。或许正因如此他才会在主政上海期间让经济翻了五倍吧。
一、从小立志为人民服务
1938年9月黄菊出生于上海一户普通人家里,说起来黄菊的成长经历也算特殊,年少时期他的生存环境是动荡不堪的,可以说整日都会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
幸运的是他又迎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那一天,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所以他对我党一直有一种热爱的情绪在里面。
这一切都被他表现在优异的学习成绩上面,那就是成年之后的黄菊考上了清华大学。
进入高等学府黄菊没有就此放弃对自己的高追求,而是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面,成为老师与同学眼里的学霸。
大学毕业后黄菊进入上海人造板机械厂工作,一个大学生干的工作是最基层的员工,放在别人身上或许会觉得是大材小用。
不过黄菊却没有如此想法,反而是十分认真对待工作,最终在小小的岗位上做出了大大的成绩。
是他研究出了可控硅电炉自动配电装置,填补了我国这方面的空白。
不仅提升了钢铁熔炼时间,还提升了钢铁熔炼速度,让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岗位上做出成绩的黄菊,又充分发挥了他大无私的精神,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心将自己的技术心得无私奉献给其他工友,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工业的发展。
二 、十年的养精蓄锐
由于工作才干突出,黄菊很快就被厂里的高层所注意,先后提拔他为技术员,厂长秘书,工程师等职位。
甚至一度来到了车间党支部副书记的岗位上,毫不夸张的说如果黄菊一直这样发展下去,他的前途是无法衡量的。
然而命运却在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候,给了他致命的一击,十年动乱来了,作为高知分子的黄菊自然也深陷漩涡之中。
此时的黄菊事业停滞不说,生活节奏也被突如其来的动乱搞得一团糟。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黄菊在那段时间受到的所有不公平待遇,所有的考验最终都将化为他今后工作的动力,成为令人尊敬仰望的存在。
三、一心为民
1980年黄菊得以被组织委派出国学习企业管理,他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了学业。
回国后就成为上海工业工作的党委书记,在这个岗位中他表现出极为突出的领导能力,不仅扎实稳妥的推进了工作,还对所处的领导团队进行了积极的内部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工作进度。
从此黄菊一步步成为上海领导班子中的一员,从市委秘书长到市委副书记,黄菊用了一年的时间。
从上海常务副市长到上海市市长,黄菊用了五年的时间。
外人看来黄菊的官位是一路亨通,但只有深入了解过他的人才知道能够有如此傲人的成就,黄菊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尤其是在做上海市市长职位期间,他因地制宜结合上海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策,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动上海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工业建设。
要知道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并不是像如今这般繁华喧嚣,事实上上海在当时的发展远不如东北等老工业地区。
那时的黄菊可以说是接了一个烫手山芋,既要解决当时上海大部分企业面临的机制改革困境,又要进行对外开放贸易,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这是黄菊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
好在黄菊做到了,不仅如此他还创造性提出了适应上海发展改革的思路,为上海成为如今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直接让上海经济生产总值较于之前翻了五倍之多,实在是令人佩服不已。
2003年黄菊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此后的他他对待工作更是亲力亲为废寝忘食,也许正是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让黄菊年仅69岁就与世长辞。
结语
黄菊去世后按照规定被葬入八宝山公墓,这是组织对他最好的认可。
这个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的人民公仆,一辈子都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只有在临终前做出了捐赠遗体的决定,并且在葬入公墓之后的第八年被迁出了公墓,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上海,也算是另一种落叶归根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