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国家前总理李克强病逝的噩耗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悲痛,人们自发把菊花送到他曾经在安徽住过的地方;郑州郑东新区的如意湖旁,更是摆满了群众敬献的鲜花,以及大幅李克强总理的照片。
李克强总理多年来做出的贡献,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目共睹,也正因为这样,所以68岁就离世的他,也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意难平。
很多人都说,李克强的一生是传奇的,有过低谷,去过农村,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大,迎来了人生新的开始。可不管是在哪个阶段,他都是那个积极向上的人,那个从不被困难打倒的人,那个心心念念都是国家和百姓的人。
都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李克强人生的每一步,虽然靠的都是自己,但是有三个人,却是他心目中不会忘怀的老师,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帮助自己看准前路的人。
俗语说“三岁看老”,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李克强从小就是一个有忧国忧民意识的人,尤其是在了解了中国近代历史,明白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之后,他就更珍惜当前的和平生活,对中国共产党也有着深深的热爱。
这样的人,必然是进步的,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的。1974年的春天,知识青年下乡响彻了整个中国,无数的青年离开自己生活的城市,背上行囊就踏上了去往乡村的道路,李克强就是其中一员。
彼时的李克强只有19岁,可思想觉悟却一点都不落后,是凤阳县农村人心中爱学习不怕苦的年轻人。
在那个年代,农村的条件必然比不上城市,更不要说每天都要进行繁重的劳动。很多怀揣梦想、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到了这里之后,不仅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更无法正常劳动,纷纷想要离开这里。
李克强也不知道农活该怎么干,但是他却并不像其他人那样排斥这里,而是跟村民们贴得更近了。有什么不懂的农活,他会虚心向乡亲们请教;有什么重活,他也都会抢着干,乡亲们对他的印象特别好。
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李克强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学习,充分发挥海绵吸水的精神,把一点点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读书。李克强并不是一个书呆子,而是很懂得理论结合实际,把自己从课本上学到的科学种田技巧,都毫无保留的教给了乡亲们,大幅度提升了当地的粮食产量。
李克强没有想过离开农村,甚至还在1976年5月入了党,可1977年恢复的高考,却让他的人生有了新的选择。
那一年,深爱学习的李克强决定参加高考,并在1982年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律系,还先后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老师。
第一位是龚祥瑞,他是教授也是李克强的老师,更是一个惜才的人。在他的鼓励下,李克强每天孜孜不倦地背诵英文单词,最终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还能轻松翻译英文法律文献,为他的学业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课下,李克强也多次和龚祥瑞教授探讨学术知识,每次都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最终更是以“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完成了北大的学业。
接下来,李克强面临新的选择,而马石江就是在这个阶段出现的。马石江是北大的党委副书记,也是看着李克强一步步成长的人,在李克强没有确定是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工作的时候,马石江找到了他,并邀请他留校。
为了说服李克强,马石江还拿自己举了例子,最终成功留下了李克强。
彼时,李克强担任的是北大共青团委员会书记,工作繁忙,但是他却乐在其中。尤其是看着校园内一张张纯净的脸,他的心里就很是舒坦,觉得能将自己多年所学奉献于国家和社会,实在是幸事一件。
季羡林是李克强人生中的第三位好老师,也是让他受益匪浅的一位老师。
众所周知,季羡林是我国知名的国学大师,在学术界的身份和地位都很高,但同时他也是一位醉心研究学术的人,是李克强一直很敬佩的人。两人相识于一次会议,那时的李克强翻译法律专著时有一些困惑,便找到了季羡林,希望他能够指点一二。
季羡林倒是没推辞,和李克强一起,拿着专著研究了起来,最终让李克强理解了那些晦涩的古词语,翻译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
后来的日子里,李克强即便进入了仕途,也始终没有忘记过自己生命中的这三位老师。这些老师如同他在农村插队和在北大读书的日子一样,深深镌刻在李克强的生命中,时刻都是温暖美好的存在!
正如同李克强总理一样,他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却永远留在老百姓的心中,留在中国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