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感受居民生活变迁 来看看这些老物件

政务   2024-10-06 12:04   四川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来说,这75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翻天覆地的伟大历程。对于武侯居民来说,这是日新月异、沧桑巨变的75年。


这75年的巨大变化也沉淀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点滴背后都留下了时代烙印。



老物件就像岁月的留声机

见证着生活的变迁

承载着人们的回忆

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也从物件的变化中彰显



在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社区

有一处特别的空间

这里汇聚了众多附近居民捐赠的老物件

它就是玉林生活博物馆

走进这座博物馆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老物件

随处可见

每一个老物件的背后

都是一个家庭的鲜活故事


1

凭一台缝纫机做出时髦衣服

“三转一响带咔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家庭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三转”即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一响”指收音机,“带咔嚓”为照相机。在那个时期,这些物品极为稀罕,拥有其中任意一件都令人羡慕不已。



博物馆的一角就摆放着一台缝纫机,它是玉林东路社区居民龙阿姨2016年捐赠的。每当龙阿姨看到这台缝纫机,那段温馨的记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龙阿姨曾是华西第十二建筑工程公司的职工,那时,一家人的生活较为清贫。每当她看到喜欢的衣服,丈夫都想为她买下,可考虑到家庭收支,又不得不放弃。后来,丈夫提议买些布匹,自己动手做衣服,做出当下时髦的款式。


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台缝纫机必不可少,于是购买缝纫机的计划被提上日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龙阿姨和爱人在成都骡马市买下了这台缝纫机。



此后,两人一同逛商场,挑选喜欢的衣服款式并记录下来,回家后便动手制作。


“每次他踩着缝纫机做出来的衣服,都和商场的款式相差无几。他裁衣服的手艺很棒,我还记得他第一件给我做的衣服是一条白色连衣裙,在当时那是非常时髦的款式,我很喜欢,也感到无比幸福。”


——龙阿姨




时过境迁,龙阿姨生活的玉林片区已打造为城市的新IP,居民们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幸福甜蜜,但当年那份纯真而深厚的情谊并没有随着时间变淡。



2

收录机见证改革开放进程

在博物馆的另一角,一台收录机特别引人注意。这台收录机是社区居民刘阿姨捐赠的。她介绍说:“我曾是大足县艺术团的川剧演员,1979年买了这台收录机。”



刘阿姨介绍说,90年代,她所在的艺术团进行了改革,开办起了滑冰、舞厅、游泳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积极向市场经济转型,她也从唱川剧的演员转变成了唱流行音乐的歌手。



从川剧演员到流行歌手,如此巨大的职业转变,促使刘阿姨不断学习音乐、歌唱表演等方面的知识。这台收录机为她的音乐之路提供了新方向。



后来,收录机不仅是刘阿姨学习唱歌的工具,也是一家人家庭娱乐生活的新亮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多元,身边的新变化数不胜数,居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三转一响带咔嚓”也从过去的“奢侈品”逐渐变成了家家户户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而其中的收音机很快变成收录机,再变成VCD、DVD、音响。再后来,小汽车进入家庭,与这些音响设备完美组合在一起。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刘阿姨的艺术学习渠道再次拓宽。如今,她学习音乐不再局限于使用收录机,在手机上便能轻松使用丰富的音乐APP演唱各种歌曲。


回首往昔,这些老物件

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社会发展的沧桑巨变

人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奋力拼搏在各个领域

也让自己的日子

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记者:梁家玮

编辑:杜仲影

审核:杨晴野


*转载请注明来源:武侯发布

*为保证画面质量请勿裁剪图片

◆ 热门视频推荐 ◆



武侯发布
文创武侯 智慧城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0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