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
特发布五一安全提醒,请各位同学查收
1.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前往运政管理机关批准的售票点购票乘车,不乘坐无牌无证、无运营资质或超载的交通工具。密切关注道路交通信息,选择错峰出行,不搭乘超载车辆和加班车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低头玩手机、不戴耳机听音乐。
现在不少人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连走路都不忘看手机。有关数据显示,行人走路时盯着手机,平均视野只有正常走路的5%,平均速度会减慢16%到33%,大脑也会减少接收周围环境的信息,使事故发生几率大幅增加,有三成以上的致命交通事故是自己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3.骑行非机动车时遵守“一戴四不”
一戴:骑电动自行车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四不:不超速行驶、不逆行、不违规载人、不抢道或随意变道。
在学校路口、以及设置减速带、斑马线区域,陡坡路段等处,必须减速慢行,注意行人和机动车辆。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4.“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部分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的同学,绝对不能抱有喝酒后神志清醒还能驾车的侥幸心理。一起吃饭喝酒的同学也有责任和义务劝阻和拒绝搭乘酒后驾驶的机动车。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近期气温迅速回升,溺水事故将逐渐进入高发期,务请大家绷紧安全弦,重点做到: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熟悉水性时不擅自下水施救。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1.学生公寓严禁使用违章电热器具炊具。违章电热器具和炊具举例:电炉、电热杯、电饭锅、热得快、电暖器、电热毯、电火锅、电水壶、电熨斗、豆浆机、煮蛋器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2.学生公寓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不得在学生公寓存放易燃、易爆、腐蚀性、放射性危险品(如液化气罐、鞭炮、酒精(医用除外)、煤油、汽油、硫酸、硝酸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3.严禁飞线充电,及时清理易燃杂物。不得将电动车或电动车电瓶带入楼宇、不得“飞线”充电;及时清理宿舍阳台、走道等公共区域堆积的易燃杂物。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无线感烟探测器等消防设施、器材;
※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
※不得因停放汽车、非机动车等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不得占用、堵塞疏散通道。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据公安部门统计诈骗手段多达数十种,高校常见的诈骗套路包括:
1.兼职刷单;
2.冒充客服退款、购买游戏装备;
3.网络贷款诈骗、投资理财诈骗;
4.冒充导熟人诈骗、冒充“公检法”;
5.网络交友类诈骗、裸聊敲诈等。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谨防新型诈骗套路
套路1:以“冒充快递丢失或损坏赔偿”为由实施诈骗。有不法分子假冒快递公司来电,进而引导事主下载软件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以及支付密码。
套路2:以代购生活物资实施诈骗。利用微信群、网站链接及小程序等发布代购物资的信息。以“要交税”“付押金”等理由,避开正规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被害人通过微信私下转款、扫码交易。
套路3:以“捐款”名义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公益组织或部门通过手机短信、虚假网站等方式,发布虚假捐赠活动信息实施诈骗。
套路4:以卖“特效药”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心理,冒充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谎称有特效药,诱导前往钓鱼链接购买,从而获取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套路5:以冒充“辅导员、班主任”实施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伪装成辅导员、班主任老师,以种种理由,要求家长向指定账户汇缴有关费用实施诈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看似言之凿凿、套路满满,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
就一定会守住自己的钱袋子
1.要按时作息,做到不晚归、不擅自校外住宿,不擅自留宿校外人员。
2.严禁抽烟、赌博、酗酒和滋事打架。
3.在宿舍内要注意用电和消防安全,做到不乱拉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1、不沉迷于网络,严禁进行网络赌博、远离网贷,不参与直销、传销等违法经营活动;
2、不通过网络接触不明身份的人并私下交往;
3、不要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不要加入非法组织,还要防止孩子陷入感情、金钱等骗局;
4、绿色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不在网上宣传淫秽、色情、迷信、暴力的内容;
5、保护自己的密码口令安全,不告诉他人。聊天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
6、上网要有节制,文明健康上网。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从我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远离黄色淫秽音像、书籍,与传播黄色、淫秽者做斗争;坚决做到不参与、不纵容、不包庇黄赌毒相关行为,以身作则远离毒品,拒绝诱惑,遵守规则!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目标明确,但也需要安排合理,提前合理安排五一假期生活,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恰当安排学习、实践及休闲活动,选择有意义的事情。在安排好之后,要科学生活,规律作息,劳逸结合。
多和家长、朋友沟通交流,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或者网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认定自己患了什么病。弄清问题当然是必要的,但大学生的问题还是发展性的居多,很多都是“成长中的烦恼”,实在不必自己吓自己。
远离“节后恐惧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第一,假期开始前,进行心态调节和行为改善,适当转移自己的“假日期盼”心理,提前进行“角色转换”。
这里有一份心理求助指南,与你一起守护心理健康:
校内求助渠道: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中心校区心理咨询渠道:预约咨询热线:0516-83689615、0516-83689877预约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2:00—5:00咨询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108、111东校区校内心理咨询渠道:预约咨询热线:0516-83105162预约咨询地点:周一至周五东校区10号宿舍楼105室(联系人:尤老师)预约咨询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咨询室地点:10号宿舍楼103室、11号宿舍楼101室注:为更好地做好咨询服务,请同学们提前与咨询老师预约时间和地点。
2.校内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0516-831056383。“徐州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服务平台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徐州工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公众号,登录账号,预约咨询。
校外求助渠道:
1.江苏省大学生心理自助互助平台——“苏心”App。
2.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025-582552003。江苏省家长热线:025-58255820。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编辑:孙佳雪
校对:刘凡
审核:马成红
终审:顾行健
设计学院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