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淮海经济区最早设置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学院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动画6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716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5人,博士8人,博士在读13人。学院人才培养立足徐州、面向江苏、辐射淮海经济区,坚持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导向,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此次2022届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展于6月17日正式开启。后期将陆续推出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饰与服装设计、产品设计、动画5个专业的共计400余件作品。
菁菁四载,青春在兹
——致徐州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2022届的毕业生们
2022年的初夏,疫情虽未结束,但属于你们的毕业季已如期而至……
四年的时光,在你我眼中轻轻略过,看似清晰却又是那么的朦胧微茫。
大一的你们懵懂期盼,
大二的你们开始改变,
大三的你们努力拼搏,
大四的你们充满力量,
而转瞬之间,菁菁四载的美好与艰辛犹如漏斗中的沙石已悄然流进昨日。
许年华如水,与君共豆蔻几岁光阴。
彼时,盈盈于敬知敬业的设计之光,艺术之芒,而今已行囊束起,青春打包。
……
明晨行别,但愿云彩。
天终不老,情亦难绝。
再见,虽然最初的挥手就注定了要和你说再见,可我从不后悔与你的每一个瞬间。
再见,虽然我依旧记得与你的初面,可匆匆的岁月却已将你我带到了分别的边界。
再见,虽然新冠封校缠缚了你的大学生活,可我知道这段时光终会让你破茧成蝶。
再见,虽然过往皆为美好,但此刻的你却应去奔赴那崭新的未来。
同学们,今天你们将从这里出发,愿你们在新的征程中,不再帐然若失,不再徘徊仿徨,用那份青春的激情、高尚的理想、创造的勇气和君子的包容去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新世界。
亲爱的同学们,恭喜,你们毕业了!
艺术与设计学院 院长 崔浩
2022.6.10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Major)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创建于1985年,立足徐州、面向江苏、辐射淮海经济区,以服务地方产业为导向,依托“国潮汉风”品牌战略,以“产教融合”突显研究应用特色;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着力点,研究领域错位发展增强行业针对性:结合“两汉文化”资源开发和地域“非遗”生产性保护,实现文化传承与更新。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依托第五届徐州地方传统知名品牌推广暨校企联盟协作为主旨,打造徐州文脉品牌为主要方向,融合乡村振兴、红色文化传承等多个设计领域,加强视觉媒介做为传达信息的表现形式,注重多媒介与多元素的整合创新设计。
1
“彭祖归徐”彭城有礼插画设计
作者:邵万敏
指导教师:姜川
作品简介:
本作品围绕徐州彭祖文化进行插画设计,融合其物态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以彭祖梦回故里来诠释彭祖文化的精髓。作品具有国潮特质的卡通扁平化风格,画面采用人物场景化的创作方式来呈现。通过传统文化形象的赋能,塑造彭祖的鹤发童颜、全新可爱的老者IP形象,并基于其进行彭祖文化元素的场景构建,以趣味互动的视角去传播古彭的核心地域文化。以场景化叙事延展的思路,引入彭祖园为代表的十二个建筑景点作为插画表达时空的背景,能引起广大彭祖文化年轻受众的情感共鸣。注入中国的传统色彩风韵,渲染出天地运行间、日出日落下、时序更迭中自然景色的幻变多姿,使得画面蕴藏着国人的审美情趣和徐州彭祖文化的深厚沉淀。具有较大的后期衍生拓展空间
2
“造唤瓦肆”徐州回龙窝广告设计
作者:方佩云
指导教师:王娜
作品简介:
本次设计以主视觉广告的形式来传达给视觉观众,用AI混合工具,从回龙窝的建筑、历史、文化、形成与发展中提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十个字,巧妙创作主视觉图形,意在打破常规,造唤新生,创造想象,在回龙窝进行重新改造的同时,对历史人物、民间艺术等重新塑造,充分运用视觉上的节奏和韵律来表现情感活动,提升回龙窝的知晓度和影响力;经过图形、字体与色彩变化的相结合来加强视觉,进行回龙窝的宣传与推广,体现街区的历史价值。
3
“东坡知彭城”苏轼在徐州时期诗文意象广告设计
作者:王乐丹
指导教师:冯正未
作品简介:
苏轼在徐州为官两年有余,为徐州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资源,运用苏轼的诗词意象展现了徐州的山水诗情。采用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内涵和意象进行主题意义的提取,选用诗词意象与文字相结合进行广告设计。给观赏者传递出苏轼文学中美丽徐州的山水诗情。推进徐州文旅融合发展,建设“美丽徐州”。
4
《汉画·幻游》汉画像石书籍设计
作者:高美煜
指导教师:刘影
作品简介:
本次选题在书籍中加入互动设计,互动设计分为互动立体装置和手工栅格动画。互动立体装置是指将汉画像石拓片用三维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使用了百叶窗式抽拉式、人物站立卡、移门式、三层立体式、开窗式、镂空V型立体式、等立体构成展示汉画像石内容。手工栅格动画是指图片通过具体公式可以在电脑绘制出来,再用特殊纸张打印出来,读者匀速拉动栅格层,就可以看到汉画像石动态的展示效果。书籍具有互动效果的立体结构、动态效果的静态书籍和寓教于乐的阅读方式,用这样的方式让读者爱上纸质书,爱上阅读,感受一场汉画艺术的视觉盛宴。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专业(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2021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创建于1998年,依据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以服务地方产业为人才培养导向,以区域性建筑环境与景观设计服务、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为特色的应用型环境设计学科。本次毕业设计的选题立足徐州、面向淮海经济区,其内容涉及乡村改造、红色展馆、城市园林、老龄社区等多个综合性领域,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1
“溯本寻茵”——基于AVC理论下城中村改造策略
作者:韩婉玉 黄逸童 孙宁 冯雯雯
指导教师:侯伟伟
作品简介:
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针对城中村文旅改造策略研究。首先加入刘滨谊教授所提出的“AVC”理论,即从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三个方面分别分析设计,给予乡村生态景观更具有理论的奠基;其次,利用现有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建设中打造共享养殖、儿童娱乐、滨河景观、步行慢道、结合植物造景打造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最后把地域文化,色彩搭配,公共区域的功能性,采光相融合,将原本的闲置房描摹成现实的美丽家园,形成独特的民宿风格,以此吸引旅游者驻足,促进城乡互动,文旅融合。
2
绝对之篮——儿童疗愈中心
作者:王诗涵 卞霜 吴悠
指导教师:杨渤
作品简介:
该方案在健康中国战略这一背景下,旨在为患有由“自然缺失症”这一社会现象引发的心理问题儿童创设一个属于他们的疗愈中心。选址位于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矿业大学附属中学旁的空地,背靠山脉、环境安静,交通便利,场地面积约为10000㎡,主要针对的人群是2-12岁的儿童以及他们的父母、老师,所以考虑到人群的特殊性,整体形态从一个胚胎的形状即母体孕育孩子的这样一个造型演变而来,提取圆形等弧形元素再根据功能进行分区得到最终规划图,寓意特殊儿童能在此处感受到像在母亲怀抱里一样具有安全感。整体方案规划分为功能建筑区、功能活动区、景观种植区、水景观赏区这四个主要节点,并将五感疗法、绿色可持续理念体现在各个节点上。本次设计方案的主题颜色是蓝色。蓝色有使人平静,是有治愈力的一个颜色。想通过设计出一个蓝色空间,使整体空间让儿童感觉平静与舒缓。并且这个蓝色是贯穿整个设计方案的,我们的主题“绝对之篮”的篮不仅是摇篮,而且也是谐音蓝色的蓝。在展板设计上也是用同一种主题色,贯穿始终。
3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美丽乡村视域下的乡
村景观设计改造
作者:李源 黄玲玉 许欣悦 谢雅娴
指导教师:张超
作品简介:
本案改造项目位于徐州市铜山区吴邵村,为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将从“散、整、聚、合”四个方向整合改造吴邵村建筑与景观设计,营造一种全新的景村融合模式。在对吴邵村原有院落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扩建,民宿设计上因地制宜,结合设计了水体、农田、菜园、道路等乡村景观。设计的理念是尊重乡村原有的院落围合的建筑形式与树木围绕院落的田园景观,挖掘原生态的乡村记忆,并为村民提供休息,集会和生产活动的场所。共同打造“聚绿—散居—合业”的三生融合格局,以期实现“产业时宜,人居适宜”的最终目标,满足身处快节奏社会人们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的愿望。
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专业(Product Design Major)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22届毕业设计课题立足徐州,面向淮海经济区,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生活情景的现代产品创新,突显设计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二是基于传统造物智慧的现代化转译,以传统工艺与文化传承为目的进行的现代文创产品,服务于现代生活。以“艺工结合”区域设计服务为目标,实现产品创新与地域文化的设计成果转化,促进产品设计理念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1
“楚汉雅辞”——FACE×徐州博物馆IP及衍生水杯设计
作者:刁佳慧
指导教师:李向洲
作品简介:
本课题是对徐州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主题为“徐州博物馆IP形象及衍生水杯产品设计”。旨在设计一系列徐州博物馆IP形象,并借助IP,打造一系列水杯文旅新产品。IP的设立主要凸显徐州博物代表性馆藏的特色,兼具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汉文化韵味。人物形象可爱且具有个性特色,通过运用拟物设计的符号化设计语言,将典藏文物的特征作为徐州博物馆重要的形象符号,运用到IP形象和系列文创水杯设计中,传达徐州博物馆特色典藏文物的具体特征,使两汉文物“活”起来,打造更具徐州博物馆特色的文旅产品。
2
“空中接力”—基于共享理念的应急无人机设计
作者:王瑞杰
指导教师:苏旭
作品简介:
在疫情环境下,有很多区域受到封城处理,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人们无法正常购物,无法取回或取出重要的随身物品,所以基于疫情封控等场景中实际问题,力求创新共享无人机应用系统,实现人机交互,人们通过手机APP扫码、定位、下单等一系列操作让共享无人机更有效地为人们服务,也为更多人服务,解决此类难题,极大降低了疫情期间消毒治疗的心理成本、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人们工作效率,开创出无人机共享新时代,使无人机真正意义上实现共享。
服饰与服装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Apparel and Accessories Design Major)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在徐高校唯一的服装设计本科专业,兼具艺术设计与纺织工程的内涵。本专业依托“国潮汉风”文化战略,深度挖掘地域文脉实现设计创新,着力构建大设计视野下符合区域设计产业发展又兼顾传统地域文脉,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本次毕业设计作品展诠释了学生不断探索服装设计的多重可能性,以“中华传统服饰文化+新材料新科技”为内涵,以“先锋概念+实物呈现”为形式,探索“文化+科技”打造个性化的服装服饰的新路径。
1
佰·年
作者:李梦忍
指导教师:王婧昕
作品简介:
本系列以《佰·年》为系列设计名称,将传统扎染元素的晕染肌理与虎纹进行结合创新,用数码喷绘技术突破传统图案的单调与刻板,进而生动的反映时代气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在色彩上,采用流行色克莱因蓝与扎染中的土靛蓝进行混合得到主色,以中黄色为辅助色,红色点缀,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廓形上结合JICHEN服装品牌与当下廓形流行趋势进行融合,以X型、H型、O型和T型使系列服装在实用性与艺术性中找到平衡点;面料上,选用略带光泽的棉质织物,并在肩部和袖部等进行面料改造,进行层次感与质感的升华。
2
破茧
作者:丁岩岩
指导教师:付冰冰
作品简介:
本次服装设计在“中国红”这个视觉符号的基础上与情绪压力进行结合,情绪压力和“中国红”的碰撞给人以生机勃勃,积极乐观的心态,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化压力为动力,缓解心理上的焦虑与不安,来暗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和生命延续下去的方式,也表现了人物对生命的欲求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直面困难。服装在设计上不断钻研创新,不断修改,打破常规传统服装,大胆创新,给予服装情感、思想、个性的表达,使服装内涵不断丰富,增添服装的魅力。
3
“狮”至运来
作者:张澜
指导教师:张姝
作品简介:
“‘狮’至运来”设计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传统醒狮文化。通过对醒狮元素的创新、对醒狮造型的夸张、鲜艳的色彩搭配、吉祥寓意的研究,可以看到传播传统文化审美的魅力,尝试通过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的无缝融合,尽力体现出中华本土文化艺术的原生原创魅力的审美意蕴。用传统元素结合现代手工艺,通过丰富的色彩、创意的造型、精细的纹样制作来展现融合了醒狮元素服装的欢乐跳脱、别有风趣的格调。“‘狮’至运来”谐音时至运来,醒狮表演往往存在于逢年过节的欢庆时刻,它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时,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这个主题的名字更是希望时光不负,一切如期而至,在运筹生活的同时运气也可以随之而来。
动画
动画专业(Animated Drawing)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专业,本专业立足“智慧徐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以“产城融合、文旅融合”为向导,注重科学与人文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涉及“互动新媒体、数字影像”等行业领域,凸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打造“强富美高”新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为契机,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文旅产业为突破口,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美丽乡村建设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积极探索、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1
Throbbing
作者:朱佳雯 王翊宁 虞嘉晴
指导教师:刘阳 张显卫
作品简介:
生命中总有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如流水一般悄然逝去,却会在不经意间轻轻扣动你的心弦,引起我们心中不经意的悸动。二维动画《Throbbing》以写实的手法,围绕一个正值青春时期的男孩子,一心追逐却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态展开的动画。
2
莫比乌斯环
作者:孔箐
指导教师:侯赠
作品简介:
《莫比乌斯环》讲述了生命从生到死的循环过程,借此告诉人们,每一次看似是生命循环的尽头都会有一颗种子埋下,诞生出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3
生命妙语
作者:刘文雅、刘文倩、陆洁、孙雨秀、唐振翔、王野
指导教师:毕露予
作品简介:
《生命妙语》以二维动画短片为载体,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6.17
即日起,将陆续推出
视传、环设、产品、服装、数媒专业
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