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内的烂摊子丢给总理巴尼耶,法国总统马克龙全心投入国际舞台,开始了新一轮的表演。
10月13日,马克龙与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通话,“敦促”伊朗支持在加沙地带和黎巴嫩“全面缓和局势”,他认为德黑兰支持的真主党正在黎巴嫩与以色列军队作战;10月9日,马克龙在法国东部的一个军营视察了乌克兰军队的训练,以此表示对乌克兰的支持;10月5日,马克龙在第19届法语国家组织峰会上公开表示,针对巴以冲突,首要任务是回归政治解决方案,法国“不会提供任何武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立即用“可耻”一词愤然回怼;10月6日,马克龙突然转向,与内塔尼亚胡通电话表示法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以色列,维持两国之间的“尊重和友谊”;10月7日,法国外长巴罗在到访以色列时却又重申了马克龙武器禁运的呼吁,称此举旨在“保障以色列安全”。此外,法国还带头在欧盟投票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以保护本国汽车产业。自上任以来,马克龙一直认为,法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虽然站C位有些难度,但是不可或缺;他更坚信,法国刷存在感,对其领导地位的稳固和提升也是必要的。然而,国际社会看到的却是马克龙野心与现实的碰撞。马克龙为什么如此“强硬”呢?是为了法国利益,还是为了个人的政治资产?法国历来以“法兰西的伟大”自我标榜,自戴高乐时代起,法国就追求独立于美国和苏联(后来的俄罗斯)之外的“第三力量”定位。马克龙继承了这一传统,他的外交政策充满了在全球事务中重振法国使命感的意图。无论是处置欧盟事务、推动中东和平对话,还是应对俄乌冲突,他都力争成为关键的发声者,甚至是调停者。然而,问题在于,虽然马克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但法国的影响力并不足以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单方面外交行动完成实质性的全球政治转向或博弈升级。法国经济规模和军事力量相对有限,无法单独在诸如俄乌冲突等热点问题上撼动局势,尽管如此,马克龙依然热衷于以“欧洲代言人”自居,寻求成为西方和其对手之间的桥梁。马克龙在国际上如此活跃,不仅是为了追求法国重新崛起的大国地位,也是为了在国内赢得更高的政治资本。作为一名近年来饱受国内困境困扰的总统,马克龙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政府风雨飘摇、经济增长放缓、养老金改革引发的社会分歧,以及抗议与示威反复不断。国内矛盾并没有因为他温和派的政治形象得到有效化解。因此,他选择了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存在感,试图转移部分国民的注意力,将自己塑造成能够提升法国国际地位的领导者。他通过频繁调解国际冲突,制造一种法国正积极塑造全球事务的印象,从而为自己在国内寻求更多的政治支持。但这个算盘并不总是奏效。法国国内的民众更为关注就业、社会保障等实质性问题,而不是抽象的大国地位。因此,马克龙的外交活跃不一定能消解国内积聚的矛盾,甚至可能使他显得远离民生。马克龙一直试图在欧盟事务中占据主导角色,力图打造一个相对独立于美国和中国的“强大欧洲”。在英国因为脱欧离开欧盟后,法国似乎成为了欧盟的天然核心国家。而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卸任和欧盟内部利益纷争加剧的背景下,马克龙似乎看到了引领整个欧洲的机会。他同样借此机会,亲自参与推动一系列欧洲内部的议题,从防务自主到应对能源危机,向外展现法国作为欧洲领导国的雄心。但欧洲局势的复杂性以及各国利益的多样化,让这一野心始终难以彻底实现。德国的谨慎外交策略、东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强硬态度等,形成了对法国外交的制约。此外,欧盟内部对于与美国、俄罗斯及中国的关系,始终存在不同声音,很难通过法国一国的外交努力来统一立场。马克龙还向世人展示出一种“博弈平衡”的外交策略,试图通过多边外交,不偏不倚地寻求全球事务中的解决方案。他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同时,也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求“中间道路”,甚至与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多次进行电话会谈,试图调解俄乌冲突。从表面上看,马克龙展现了主动外交和广泛网络,但实际上法国能否通过自身成功改变这些局势,依然存疑。马克龙的多边外交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博弈格局。他既希望通过维护自身独立性来对抗美国一边倒的强势立场,也试图在俄罗斯和中国面前建立信用。然而,在各大国强化自身战略利益时,法国作为一方“平衡”的力量,其影响力在不断被消解。尤其是在某些关键议题上,法国的姿态更像是符号化的存在而非实质性解决力量。因此,马克龙在国际上猛刷存在感,对于法国也许并非好事儿,还有可能会扯了法国的后腿儿。(孔帆)
(转载请注明微信公众号“向东向西eastwest88”。)
点“在看”把好文章分享给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