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新闻发布会。由深圳市政府主办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将于12月5日至6日举办,这场备受全球科学界瞩目的盛会上,将汇聚科学界重磅嘉宾,举行重大设施启动运行、重大项目启动建设、重大合作发布仪式、重要机构成立仪式、重大设施共享邀约等系列成果发布活动。
重头、重磅、重器,这场规格高、内容丰富的科学盛会,为光明科学城量身定制,是光明科学城发展建设成果的展示窗口,将搭建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高端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光明科学城集中度、集聚度、显示度和影响力。
深圳是创新之城,光明科学城作为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是新时期深圳决胜长远的关键板块,是代表深圳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一艘“冲锋舟”。
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是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重要节点。
诞生伊始,光明科学城便备受瞩目。2018年4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光明科学城。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正式批复同意以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先行启动区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明科学城肩负着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新力量的使命。
回首2023年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表示:“光明科学城不仅有诸多重大设施,还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中山七院等,营造了对生物医药发展极为优越的环境,我们对深圳和光明科学城充满信心!”
颜宁的信心来自于光明科学城的快速发展和强劲磁吸力。在重大设施建设方面,鹏城云脑III、超算二期工程加快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突破应用、融合发展;高校机构方面,深圳理工大学去筹设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基本建成,重点布局新工科、新理科、新医科等学科方向,加速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
在链接高端创新资源领域,光明科学城至松山湖科学城通道(深圳段)加快开展可行性研究;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联动发展工作方案即将正式发布,揭牌运行光明科学城香港运营中心;国际合作方面,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上,国际科学机构代表齐聚一堂,为光明科学城发展注入强劲国际动力。光明科学城向全球发出设施开放共享邀约,合成生物研究等设施全部面向全球科研机构、企业、个人开放共享,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提供大型科研物质条件。
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明显提升,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光明科学城不仅聚集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鹏城云脑Ⅲ等设施,也是科技部与深圳部市联动合成生物重点专项、市区联动脑专项等重大科技攻关主要承载地,为科技人才提供了广阔科研事业舞台。同时,光明科学城位于香港—深圳—广州创新集群腰部位置,是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密集、原始创新体系化布局的科技高地。
光明科学城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400余项,穿戴式脑部扫描设备、硅基负极材料、葡萄糖生物合成等创新成果全球领先。
光明科学城创新人才纷至沓来,实施全市首个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培育行动,已集聚院士50余名、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2700人。
以科学赋能产业是光明科学城建设的重要使命。
那么,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光明科学城,产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新优势?
拓展战新产业新优势,动能更足。围绕光明科学城主攻方向,对标全市部署动态升级,光明区构建“3+3+1”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光明区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近五年GDP年均增速达9.1%,先进制造业贡献逾65%。其中,超高清视频显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规模突破千亿,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规模超五百亿,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规模突破一百亿,光明正加快成为全市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显示,光明区地区生产总值为1185.80亿元,同比增8.0%。光明区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4%,高于GDP增速(8.0%)1.4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抢占未来产业新高地,步伐更快。近三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其中近80%的企业集中在光明区。首创“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模式,落地全国首个生物制造领域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累计培育孵化引进合成生物初创型企业117家,总估值约360亿元,涌现出赛桥生物、赛陆医疗等一批极具成长性的领军企业,吸引了华熙生物、广新生物等龙头企业落户。
同时,光明区在脑科学与脑机工程产业前瞻布局,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设施、深圳市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落地了市级产业基金,优质企业总量超过65家,集群总估值达70亿元。
此外,光明科学城正以更大力度拥抱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光明科学城在AI for science方面资源齐备,有鹏城云脑Ⅲ、超算二期等算力设施,材料基因组等科学数据源装置,定量合成生物等IT+BT交叉融合平台。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深圳医科院等推进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AI for science。产业创新中心等聚集区聚焦未来AI+、+AI。光明科学城围绕科学与数智深度融合,正积极探索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科研新范式。
近期,瞄准“AI之城”的光明动作频频,10月22日,光明区与华为云计算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围绕“一集群一园两中心”,共同打造算力集群、国产软件联合创新中心、光明人工智能应用服务中心、开源鸿蒙产业生态园等,推动光明全力打造“AI之城,算力名片”。11月15日,由光明实验室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大湾区昇腾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将聚焦昇腾算力体系的建设,加速AI科技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更实。光明科学城加速集聚落地一批大院大所和产业创新中心,大力推动科学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打造一批概念验证中心、检验检测平台、中小试基地和科技孵化器,积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探索科研经济发展新路径。
光明科学城依托重大创新载体一体化布局产业平台、产业基金以及产业园区,优化产业发展创新生态,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目前,落地50亿元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15亿元合成生物产业基金、10亿元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基金等一批市级产业基金。同时,建成了光明科技金融大厦,发起百亿级科学城母基金,推出100亿元科技金融专项,设立规模2亿元的全市首支种子基金,落地7家科技支行,初步建立“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科学城母基金+种子基金+市场化基金”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覆盖“0→1→10→100”全过程创新链条。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借助光明科学城论坛平台,越来越多目光聚焦这里。那么,未来光明科学城将会变成什么样?
根据《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到2035年,光明科学城将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下一步,光明科学城将以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总牵引,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为深圳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提升科创平台建管成效。将按照世界一流标准和要求,大力推进光明科学城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支持深圳医学科学院与深圳湾实验室一体化融合发展。优化实验室体系和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定量合成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等省实验室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完善研究型高校创新机制,支持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资源协同联动,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进一步优化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将坚持“四个面向”开展科技攻关,全力支持科研机构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鼓励顶尖科学家团队积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攻关。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持续优化“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模式,推动科研机构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开展揭榜挂帅。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依托深圳医学科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等平台,探索组建产学研医创新联合体,聚焦阿尔茨海默病等医疗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努力在生命健康领域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充分发挥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深圳)等大院大所源头优势,打通从项目立项实施、评价激励到技术应用、成果孵化的转化链条,提高科技成果共享运用的效率效益。积极探索科技成果“先用后转”机制,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专业人才,全力支持科技成果“沿途下蛋”,加快形成从技术发现到生产制造的全闭环生态。
进一步涵养世界一流创新生态。将瞄准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培育发展耐心资本,丰富科技贷款产品,完善基金支撑体系,创新科技保险业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有力资金支撑。积极引进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塔尖”人才,大力引育卓越工程师、科技型企业家等“塔腰”人才,持续壮大基础性“塔基”人才队伍,加快构筑具有光明特色的“人才金字塔”。
内容来源:深政观察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 陈圆圆 林秋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