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山大学三大校区之一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
不仅是一次校园空间的扩展
更是一场
对中大百年文脉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本期光明sight
跟着光明君一起
走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了解这座山水校园背后的理念与故事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中山大学,这所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并以其英名命名的高等学府,已历经百年辉煌,迎来了世纪华诞。作为教育部直属“双一流”高校,其以优质的教育质量、深厚的学术传统和影响力、专精的多学科分类,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贡献,始终在国内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相当的分量。
孙中山先生像(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提起中山大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广州校区那片独具历史感的建筑群。诚然,那些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这所百年老校的传承与发展中,每个校区都在努力延续中山大学的文脉与记忆,找到属于新校区因时因地的独特表达。
中山大学广州南校园 ©中山大学
深圳校区,无疑是中山大学迈向新时代的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其面向未来的新起点。与广州校区的平坦地势不同,深圳校区依山而建。这里的地形十分复杂,对设计和施工而言颇具挑战。深圳校区项目规划总用地144.71万㎡,总建筑面积约129万㎡,其中散布着70多栋建筑,规模远远超过广州校区。整个校园被周长近3km的中央山体分割,可以说,深圳校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地校园”。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区位分析
然而,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建校并非易事。如何避免师生每天翻山越岭、长途往返?如何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融入山地特色?怎样设计出既和山地契合、又富有层次感的校园空间?这些问题都成了设计团队需要面对的“必答题”。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总体规划鸟瞰效果图
在深圳校区设计之初,校方提出了一个富有深意的期许——“和而不同”。既要传承中山大学岭南学府的文化特征,又要在新的山水背景下,找到独属于深圳校区的在地性表达。于是,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围绕校园的自然环境提出“山·水·礼·学”的规划策略,打造由“一核、一带、两轴”串联起来的总体布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展现中山大学的个性与活力。
“山·水·礼·学”规划策略
“一核”,即以中心山体为生态绿核。整个校园以山体为核心,建筑依山势层层展开。大尺度、高层建筑沿外围组团布置,而校园内部则更强调与自然的对话——建筑融于山林绿带之间,仿佛与自然山体共呼吸,为师生提供了心旷神怡的学习生活空间。
生态脉络规划
“一带”,则是滨水景观带。设计团队沿河道两岸布置了体育馆、礼堂和景观中心,将这一片区域打造成校园的滨水活力带。同时,结合两条作为主要“骨架”的雨洪廊道,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海绵校园体系。这里不仅承载了校园的基础功能,更为其增添了灵动与生命力。
滨水景观带
医学组团旁的滨水景观带
“两轴”包括南北向的礼仪形象轴和东西向的学术轴。“礼仪形象轴”从南校门出发,将主校门、孙中山先生雕像,以及行政楼、图书馆和大礼堂依次串联,形成一个充满仪式感和历史延续性的精神空间。这既是对广州校区和石牌旧校区的致敬,也赋予了深圳校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礼仪形象轴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主校门
位于校园中轴线上的图书馆
东西贯通的“学术轴”将学科组团、公共教学实验楼与宿舍串联起来,形成鼓励学科交叉和教研融合的学术氛围。
学术轴
校园功能布局的组团也经过精心考量,教学科研区占据校园中部,而生活区则环绕四周。学科组团与实验楼相邻,便于教学与科研的紧密衔接。这样的布局不仅优化了空间的使用效率,也为师生的日常学术活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建筑风格上,设计团队采用通透、现代的几何形体语言,以简洁而不失力量的表达方式,呈现“形神兼备、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在新的场景下诠释了“中山精神”,用创新续写百年学府的新篇章。
西区公共教学楼和理工组团
东西园宿舍
校园外景
图书馆
既要延续广州校区的岭南韵味,传承其中西合璧的文化风格,又要在现代环境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深圳校区从设计之初就承载着的厚重使命。为此,设计团队择取老校区中的红墙碧瓦为主要建筑符号,意图营造庄严、幽静的学习氛围,同时通过现代建筑语言转译,展现传统与当代的完美融合。
红墙碧瓦的校园
作为主要设计语言之一,“红墙”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重要媒介。为使本应采用砖混结构的红砖在大体量的框架结构中得到完美呈现,团队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摒弃了单薄的涂料和工艺简化的石材,选用了经过1200℃高温隧道窑烧制的陶砖。
陶砖应用在校园空间
团队还克服了材料供应的难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技术突破。其使用了2600万块陶砖进行了创新呈现——面对砖块自身沉重,又要保证建筑物顶部近6m的大挑檐结构施工安全的状况,项目团队最终采用了每一层建筑楼板往外挑出约1m,再将陶砖压上去,利用楼板自身承重来确保结构安全性的方案。并且,为保留岭南传统建筑的历史感,团队选用了“7: 2: 1”的颜色不一的陶砖,还通过与人体尺度相符的尺寸设计,赋予建筑更强的亲和力。
陶砖立面
在供应商和节点做法均得到确定后,项目团队仍需提升方案的经济性。为此,项目团队进行了模拟实验,最初的设计构想是每10匹砖做一层横向拉接,进行震动台实验和抗台风实验(分别模拟8级地震和16级台风),结构验证安全后,逐步减少到5匹砖,最终达到既能够满足安全性基础又更加经济实用的效果。
大面陶砖做法(50m以下)
“碧瓦”则取自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上与“红墙”相呼应,但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以更契合当代校园功能需求的方式重新诠释。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碧瓦采用自由落水的方式让雨水直接排出,而深圳校区的建筑高度大,不适于让雨水直接下落。因此项目团队采取雨水收集的方式,既能够保持建筑外立面清洁,还能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通过在瓦屋面下方设置辅助空间,将所有设备如空调、管道等隐藏起来,使得建筑外观更加整洁。屋面上精心设计的镂空百叶,也实现了功能与美观的和谐融合。
逸仙楼
体育馆的碧瓦挑檐
中山堂
校园中的每栋建筑几乎都设有大挑檐,其中悬挑最长可达5m,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难度与安全风险,这对于团队也是一重挑战。如作为“学术殿堂”象征的图书馆,以其具有凝聚力的切角六边形平面构型和宽敞的数字检索大厅成为整个校园的视觉中心。
图书馆穹顶
其建筑正是通过双层屋顶结构巧妙地将屋面设备、机电管井以及楼梯都收束在下方,最终呈现出干净统一的整体视觉效果。同时,由于图书馆穹顶采用桁架双层设计,屋面内径47m、外径64m,最低垂直高度50m、最高点达80m,属于超大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穹顶高度极高且技术要求复杂,团队参考了国内多个案例,但类似难度的项目并不多见。面对项目过程中安全管理和技术方案的挑战,最终在各方协同努力下攻克难关,圆满完成了这座地标建筑的建设。
图书馆穹顶室内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以院落式建筑布局为特色,这种设计适应于规模较小、院系相对分散的学科模式,创造了小而宜人的校园空间。然而,随着现代科研对学科交叉与团队合作的需求日益增强,传统的小院落布局已难以满足日趋复杂的交流与协作需求。因此,深圳校区以“大学科平台”组团为核心理念,尝试在传承岭南院落风格的基础上,为现代科研与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校园鸟瞰全景
“大学科平台”注重跨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旨在为师生打造一个灵活开放的学术环境,适应学科发展和科研合作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将现代科研教学理念、创新平台共享、学科交叉、大型科研团队间的互动合作与校园规划相融合,一种可根据学科变化动态调整边界的灵活校园形态应运而生,为跨领域合作和知识互联提供了理想载体。
文学园
如坐落于深圳校区西南角的医学组团,通过共享平台综合整合多学科资源,体现了高度互动的学科协作模式。建筑设计因地制宜,天际线与周围山体景观自然呼应,呈现出错落有致的轮廓线。
医学园
两个理工组团则在功能布局上大胆突破传统。相比传统校园布局院系分散的规划方式,深圳校区创新采用学科融合的大体量组团式复合布局,将公共教学、科研设施与学院实验空间有机融合。
在组团内,随处可见供师生使用的交流区和协作空间。教学与科研空间共享的一体化平台,让学习、实验、讨论都能在同一空间内高效实现。这样不仅优化了空间利用率,还能充分利用共享设施,为师生提供更多跨领域的沟通机会,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激发创意与合作潜能。通过公共空间的巧妙配置,不同学科师生之间的对话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为产学研协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理工科组团鸟瞰
深圳校区秉承“山水相融,生态持续”的原则,在规划中尊重自然地形,顺应“一山矗立、七丘环绕、新陂头河横贯”的地貌,创造出一个与环境共生的校园。其建筑用地仅占全校区约三分之一,其余大部分被划为生态保护区,得以完整保留的中央山体和七座小山构建起校园的生态绿核。这样的集约化设计不仅减少了对自然的破坏,还提升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校园的实践范例。
校园全景鸟瞰
在建筑设计中,深圳校区优先采用被动式绿色建筑技术,充分利用自然光照、通风与温度调节,降低能耗;同时结合主动式节能设计,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健康与舒适性能。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使校园能够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实现“会呼吸”的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此外,节材、节水措施的广泛应用,降低了资源消耗,让生态理念贯穿整个校园建设。
示范性海绵校园
校园的绿色细节无处不在。图书馆前的宽阔台阶两侧配备雾森系统,在炎热的夏日里为学生降温;风雨连廊系统贯穿全校,通过骑楼、遮阳廊道和依山架空步道,打造了一条能够在室外遮风挡雨的连续步行网络。
针对基地多山的地形和深圳炎热多雨的气候,校区内还贴心设置了自动扶梯和无障碍服务设施,化解山地高差带来的不便,并确保其在各种天气条件下都能无障碍通行,为师生的日常出行提供便捷。
风雨连廊
楼间连廊
除了宏观的生态设计,校园在建筑软硬装细节上均体现了对师生需求的高度关注。宿舍设计人性化,模块化的家具设计不仅具备超大储物空间,也带来了灵活调整空间布局的便利;上铺床位处特别安装了控制灯光的开关,方便学生无需下床即可控制灯光。
校园内百步梯黑白相间的韵律迎合着中山大学校歌中“白云山高,珠江水长”的简谱,台阶还通过特殊工艺处理,有效解决了返碱、积水和流水问题,让日常通行更为安全。整个校区7.5km的环路上,井盖被全部隐藏起来,保证路面的干净平整。
对应中山大学校歌韵律的百步梯
校园景观
尽管校区规模宏大,建筑物体量相对较大,但空间设计始终关注师生穿行驻足校园中的身体感受。建筑的宽度与高度经过精确控制,室外公共空间大胆“留白”,确保其开放而宜人。团队还通过不同开放空间的推敲,竭力打造经典名校空间中具有集体记忆与情感的场所。
中山大学百年诞辰
相山广场
主楼前广场草坪开阔,其两侧挺拔的行道树郁郁葱葱,打造出一个自由而有序的学术空间。教学空间则布置有灵动多变的连廊,并以遮阳和季相植物创造出不断变换的景色。师生还可以在相山广场下的水边交流,在滨河运动公园散步慢跑,在书山径的树荫下看书,在湿地公园亲近自然。
校园内特意预留了建筑内庭院空间和大量灵活的草坪,为师生保留了举办沙龙和学术交流的可能性。这些宽敞的公共空间不仅功能丰富,也象征着师生心胸与学术思维的开阔与自由。
从校园正门鸟瞰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项目名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项目类型:教育建筑
项目地点:深圳市光明区公常路66号
建设周期:2018年6月 - 2023年12月
建筑面积:1293705㎡
用地面积:144.71万㎡
使用单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建设大事记
内容来源:深圳工务署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 陈圆圆 林秋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① 覆盖生活、住房、教育……光明社会救助帮扶政策轻松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