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了《中国农业大学实施“青苗工程”加强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文,提到该校建立了从辅导员队伍选拔学校管理干部的长效机制,实施“遴选专职辅导员到机关实训锻炼”项目,首批遴选6人到职能部处和学校重大专项工作中挂职锻炼,推动经验交流和能力提升。根据考核结果、日常表现等,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优秀辅导员,作为学校干部选任的重要参考。近三年提任的中层干部中有辅导员任职经历的占比约1/3,有效激发了辅导员内生动力。
多年以来,不少高校在进一步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培养或加强与外部的联系沟通等,一些高校在鼓励辅导员挂职,挂职方向包括校内、其他院校、党政机关、用人单位等。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挂职经历的优秀表现,有助于其晋升干部。同济大学明确,要制定学生工作系统内部轮岗与转岗工作方案,鼓励辅导员多岗位挂职锻炼,每年在校内、校际、党政机关、街道乡镇等挂职锻炼的辅导员30人左右,并将优秀工作者作为储备干部进行选拔、培养。长安大学提到,注重从具有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干部,支持辅导员到党政机关、企业、基层等挂职锻炼,努力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北京科技大学把辅导员作为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队伍的“后备军”,支持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教学科研,积极选派优秀辅导员到党政机关、基层一线等挂职锻炼,助力专业化深造、职业化发展,努力确保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河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选拔第十三批高校政工干部、辅导员 挂职锻炼的通知》表示,省教育厅德育处、学校德育工作中心自2012年起,连续十二年选拔高校优秀政工干部和辅导员挂职锻炼。实践证明,每一批经过挂职锻炼的干部,履职能力显著增强,成长速度明显加快,挂职锻炼工作成效显著。对在挂职锻炼期间综合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派出单位应优先提拔使用,或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列为后备干部继续培养。当然,挂职锻炼并非和晋升直接挂钩。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聚军曾在《干部挂职:基于政策目标变迁的“嵌入”问题三维呈现与发生机理》一文中指出,早期的干部挂职制度主要是“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被视为培养后备干部的重要渠道。对于挂职干部而言,派出挂职往往是职务晋升的前序。但现阶段干部挂职制度本身的政策导向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挂职不再是晋升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目前挂职锻炼并不一定意味着必然会得到晋升。辅导员挂职的去向和目的不尽相同,高校各有考量。天津大学连续10年选派辅导员赴重点用人单位挂职,每年暑假都有天大辅导员深入一线,充分掌握单位用人理念和人才需求,并将用人单位准确、真实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做好就业引导。上海电力大学启动辅导员校内挂职锻炼工作,挂职锻炼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年轻辅导员迅速成长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途径,根据辅导员队伍发展规划,制定辅导员挂职要求,明确挂职时间、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等内容,旨在为辅导员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升能力搭建平台,以辅导员成长为抓手,促进学生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三峡大学对接办学理念先进的高校,定期选送优秀辅导员赴团省委、教育厅等上级部门及相关高校工作锻炼,学习借鉴先进管理工作经验和优秀学生工作方法。三峡大学还明确,干部教师在实践锻炼期间的工作表现,作为提拔任用、职称评审、评先评优等的重要参考。同时,高校选派辅导员也会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派到不同的地方。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校内外立交桥,积极支持辅导员挂职锻炼。选派辅导员到市区团委、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挂职锻炼,组织辅导员赴徐州等地开展实践教学,组队赴兄弟学校调研交流,帮助辅导员拓宽工作视野,提高工作能力水平。立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选拔辅导员到重点合作企业挂职交流,深度调研相关企业的用人需求、员工培养体系及职业发展通道等关键信息,为增进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毕业生精准对接做足功课。 高校积极推进辅导员挂职锻炼,一方面可以让辅导员在实践中磨砺成长、拓宽视野,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另一方面辅导员校内挂职能接触到学校运行方面,将各类业务知识融会贯通,有效拓宽自身能力边界,提升综合业务素养;辅导员校外挂职,让学校与外部搭建起了稳固且多元的沟通桥梁,可推动校企、校际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让学校的人才培养能更好地契合社会发展需求。同时,辅导员可以将挂职锻炼中的经验反馈于学生,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提升综合素养、增强思想政治觉悟。对此,高校应持续重视并不断完善辅导员挂职锻炼机制,让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能担当社会责任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麦可思研究整理自教育部网站、各高校网站、《中国行政管理》等。
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