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调解】段杰:“没有解不开的结”

政务   2025-01-14 17:22   云南  


编者按

近年来,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曲靖法院涌现出一批勤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

他们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却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他们德高望重、群众工作能力强、熟悉社情民意,用老百姓视角断案解纷;他们是扎根基层的根、深入基层的角,是司法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特在“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身边榜样·特邀调解员】典型宣传专栏,宣传展示来自基层一线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党员、法官、干警学先进、当先进,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补短板,始终保持勇于追求、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奋力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曲靖实践中展现司法新担当、彰显司法新作为! 

今天,我们推送的是来自富源县人民法院墨红法庭的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 段杰


他,曾是一名军人,刚正不阿、责任心强是与他共事的人对他的评价。如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全心全意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他就是富源县人民法院墨红法庭特邀调解员段杰。

“没有解不开的结”

“老段,有件事要麻烦你帮我解决一下。”“怎么了?你说说,我听听。”原来,老刘和老李是多年的朋友,老李因做生意需要周转资金,找老刘借了5万元。借款到期后,老李一直没有还款,老刘听说老李做生意亏了,也没有催老李还款,但现在孩子要结婚,老刘准备翻新一下房屋,于是找老李要钱。本就生意不顺利的老李见老朋友也来催债,更加生气,便与老刘发生了争执。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了解情况后,段杰首先对老刘进行了安抚。随后,他来到老李的店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听了段杰掏心窝子的话,老李表示自己一时拿不出这笔钱,会分成5个月偿还。

“每个案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调解员需要耐心倾听、理智分析,并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段杰说。

“点子多、方法多,群众基础好。”提起段杰,墨红法庭庭长肖锋竖起了大拇指。

段杰(右)入户走访

1995年8月,段杰退伍后在富源县人武部工作。两年后,他回到老家墨红镇,被司法所聘用,负责法治宣传、安置帮教和人民调解工作。因工作成绩突出,经过层层推荐、考核,他于2018年被富源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人民陪审员,于2022年被富源县人民法院聘为特邀调解员。

“没有拉不开的架,没有调不好的事,没有解不开的结。”段杰以细心、耐心、真心、苦心和精心“五心法”调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段杰共调解民间纠纷800余件,调解成功600余件。他先后获得富源县优秀人民陪审员、曲靖市司法行政系统调解能手、云南省调解能手等荣誉

心中有爱眼中有情

老张和老傅是多年的邻居,关系很好。老傅去世后,老傅的老伴儿将自家的煤炭堆放在老张家的花坛旁,每到下雨天,煤炭被雨水冲刷,老张家门口污水横流;天晴刮风时,煤灰飞扬,老张家花坛里的绿植都穿上了“黑色外套”。与老傅的老伴儿沟通多次无果后,老张无奈之下一纸诉状将其告上法庭。接到法庭委派调解通知后,段杰多次到争议地了解情况,随后上门调解,然而被告却一直避而不见。为了彻底解决这件邻里纠纷,段杰开始“蹲守”,终于在一天早晨等到准备外出买菜的被告,可不愿意沟通的被告毫不犹豫地关上了门,调解工作再次陷入困境。

“碰壁”是诉前调解工作的常态,尽管感到失落,但段杰并不灰心。有的同事劝他还是转法庭依法判决,段杰说这样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还可能被激化,现在被告正在气头上,再沟通一下矛盾或许就解决了。认真复盘案件信息后,段杰决定再次登门。最后,在段杰的用心劝说下,被告同意进行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共同在花坛旁边用砖头砌一个方形煤池并加盖防尘网的协议。

“心中有爱,眼中有情。”段杰说,“化解矛盾纠纷不能只靠法条,还要用心用情。”



审核|区鸿雁

编辑|蒋应娟

作者|区鸿雁 陈志愿 

来源|曲靖日报

2025年19期

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信息,推进司法公开,提供司法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