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展望2025丨农业增活力 连队添魅力 职工有动力

政务   2025-01-02 19:08   新疆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新征程上,二师铁门关市践行大农业观,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提升现代化大农业的供给能力和产业韧性,让职工群众的饭碗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职工群众忙着采收成熟的孜然。(资料图)


2024年6月,在三十四团七连职工王环平的60亩农田里,孜然已从绿色转为黄色,200余名职工群众正热火朝天地采收,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采取孜然复播玉米的种植模式,孜然收入很不错。”  王环平说。

三十四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汤清秋说:“如今,‘干播湿出’‘膜下滴水春灌’、棉花套种孜然、孜然错时套种玉米等多种‘孜然+’模式在三十四团广泛应用,这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拓展了农业增效空间,更实现了一地多种、一地多收,为职工群众开辟了增收新渠道。”

二师焉耆垦区小麦喜获丰收。


2024年7月,二师焉耆垦区泛着金黄,万亩小麦已经成熟。在二十二团,由兵团农业农村局邀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疆农垦科学院等单位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正对该团创建的冬小麦百亩高产示范田、千亩示范方进行实收测产。


“二十二团种植小麦3.42万亩,平均亩产620公斤,产量创新高。”二十二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副主任王宜娟说。


小麦增产,离不开科学管理。田管期间,二十二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加大技术投入和指导服务,提高了职工群众的科学管理水平,为农业丰产保驾护航。

2024年,师市播种粮食作物39.2万亩,完成兵团下达任务的105%。师市围绕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大力开展全面积高产创建工作,小麦总产7.65万吨,小麦百亩示范田单产为747公斤、千亩示范方单产为718.9公斤。


职工群众移栽的番茄长势良好。(资料图)


与此同时,师市立足各垦区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冬小麦+工业番茄”等种植模式,提高职工群众种植积极性和土地利用率,实现增产增收。


二师农科所技术员陈魏涛说:“我们在焉耆垦区、库尔勒垦区探索‘一年两熟’模式,攻关复种番茄关键技术,确保对职工群众的技术指导服务到位。”


二十九团十连职工张伟2024年第一次尝试“一地两种”模式,在2024年6月15日收完小麦后,立即整地,于6月19日完成番茄苗移栽。

“库尔勒垦区小麦收得早,番茄移栽也早,光照充足,为番茄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石玉华说。


2024年,师市多熟种植面积57.8万亩,“孜然+”种植49.3万亩,产值实现4.61亿元,职工亩均增收937元;试验种植麦后移栽番茄1076亩。


棉花机采现场(资料图)


金秋十月,二师铁门关市65万余亩棉花大面积吐絮,田间“白浪”翻滚,职工群众正利用机械采收棉花,确保朵絮归仓。


三十三团2024年种植棉花13万亩,为确保棉花采收工作顺利进行,从8月底开始,该团16个连队严格按照机采棉采收要求,提前开展喷洒脱叶剂、人工捡拾地头地边棉花等工作。


“1台机子1天作业200亩左右,效率和采净率都很好,我们根据不同地块,调整好采棉机的间距、高度,减少浪费。”该团农机驾驶员王建说。


近年来,师市各植棉团场全面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棉花从种、管、收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同时注重对采棉机驾驶员的培训,为促进职工群众持续增收和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疆朋汇棉业有限公司轧花厂收购的棉花有序堆放。(资料图)

2024年,师市共有34家棉花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做好棉花加工生产工作。棉花收获时节,在位于铁门关市的新疆朋汇棉业有限公司轧花厂,一辆辆满载棉花的车辆整齐排队,等待交售籽棉。加工厂的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其中,为棉农们过磅、质检、开票,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在该厂的棉检室内,棉检员们则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机器,对取样的棉花进行检测。


棉检员正在检测棉花湿度。(资料图)


“我厂通过‘一试五定’确定棉花质量,做到优质优价。另外,我们采取‘随秤随结’的方式,保障棉农的切身利益。”朋汇棉业公司总经理张伟说。


2024年,师市坚持稳面积、增单产、提质量,大力推进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种植棉花65.69万亩,优良品种占比84.3%,推广“干播湿出”技术种植42.6万亩,已交售籽棉32.43万吨。


好产量离不开好土地。近年来,三十六团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所有农田实行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机耕作的高标准农业生产条件,让连片的土地、整齐的沟渠成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必备的硬件基础,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显著提高。


“种植红枣让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渠更通畅了,田间小路也好走了,红枣长得更大更甜了。”三十六团一连职工刘关志说。


2024年,三十六团投入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资金3750万元,改善6个连队的灌溉体系和农村道路,合理优化滴灌系统,对年久的渠道进行防渗处理,把小块地改造成大块地,并改造机耕路,确保职工群众出行安全。


师市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建良田、育良种、用良法,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持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目前已建设高标准农田125万亩,还将新建高标准农田4.8万亩。


新疆羌都米兰猪业有限公司养殖的生猪。(资料图)

新疆羌都米兰猪业有限公司是三十六团重点招商引资企业,项目建设总投资12.6亿元。经过近6年的不断发展,公司已有2个种猪场、1个生猪扩繁场、2个育肥场、1个50万头生猪屠宰场建成投产。在建和规划建设1个种猪场、1个育肥场、1个肉类分割厂、1个1.2万吨冻肉储备库、2万亩饲草基地,力争形成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繁育规模,打造生猪全产业链体系。


“截至2024年11月底,公司已经出栏61万头猪,实现产值9亿元。”新疆羌都米兰猪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宗青说。


近年来,羌都米兰猪业多举措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粪污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进行分解和转化,使其成为适合农作物和改良土壤生态系统的有机肥料,实现绿色种养循环发展。该公司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职工”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集种植、饲料加工、养殖、屠宰加工、冷链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经济循环体系,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师市扎实推进生猪扩量提质,全力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三十六团35万头猪场(二期)已全部投产,全年牲畜出栏131.4万头,其中羌都米兰猪业通过国家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验收,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航拍二十七团五连 (资料图)

2024年12月17日,在二十七团五连,一座座院落排列得整整齐齐,曾经斑驳破旧的围墙已被翻新,彩绘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二十七团职工赵省鑫站在自家院落前感慨地说:“我家投入5万元,不仅翻新了围墙,还铺设了水泥地面、搭建了彩钢棚,整个庭院焕然一新。”


2024年,师市投入资金1.4亿元用于14个“百连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涉及10个团场,分为公建和民建两部分,涵盖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路灯、住房屋顶及外立面提升改造、院墙修缮新建、入户大门改造提升等方面,同时稳步推进户厕改造,完成改厕1852户,完成率达97%。

在推进“百连示范工程”之初,许多职工群众对改造项目不理解,不愿意参与改造……对此,各团场、连队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做安抚和解释工作,动员职工群众“动”起来,共同参与美丽连队建设工作。


“‘百连示范工程’落地实施后,职工在围墙修建、外立面粉刷等方面可以享受高达70%的补贴,这一优惠政策极大减轻了职工的改造负担。改造后,连队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群众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二十七团五连“两委”成员朱云飞说。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督查考核,将‘百连示范工程’推进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评价体系,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示范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将成功经验推广运用到更多连队。”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邓志锋说。


记者:李嘉成
编辑:党淑娟 李帆 责编:朱蕾 李莉
审核:徐龙发

铁门关在线
讲好二师故事,传播二师声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512022990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242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