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天津经开区召开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工作,部署了2025年工作任务。天津经开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出席会议并讲话。天津经开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各部门、各机构、各企业、各驻区单位及各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参加。
发展质效有力提升
产业底盘持续夯实
2024年新增项目1294个,投资总额851亿元,其中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上项目68个,新和成、长城汽车DE新平台、津潍宿高铁等标志性项目相继落地;诺和诺德无菌厂等9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大乙烯等50个重点项目完工或投产,渤化二期等100余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落地京津冀协同项目338个,协议投资额2022亿元,其中央企项目25个,国家管网系列项目、国能焦煤、中石油保税燃料油、新兴际华研究院等二三级总部纷纷落户。
创新动能显著增强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21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95家,科技领军企业、瞪羚企业数量位列全市第一,10家企业新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全市近1/3,新增数量及占比均创历年新高,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达281家,创新主体不断增长;全年R&D经费投入突破百亿,列全市首位,新增“三心一室”13家,省部级研发机构总量达190家,膜天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深之蓝、泰达洁净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创新水平不断增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二期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M0新型产业用地一期主体完工,华熙生物、中石化北化院等一批中试转化平台建成投用,创新载体不断丰富。
盘活化债成效突出
围绕资本促活,成功发行全市首单公募REITs,落地实施全市目前唯一的产业园区PPP项目,与AMC深度合作有效盘活不良债权。围绕项目带活,实现闲置地块再利用,满足大冢饮料、SEW等增资扩产需求。国家管网系列项目去化楼宇近6万平方米。围绕科创增活,为原科技发展中心载体注入新动能,打造京津冀智能医药园,入驻企业首年达到20家。南港科创中心初具形象,功能日益完善。围绕牌照激活,引入京东战略投资捷信消费金融,成功盘活消费金融这一稀缺牌照资源。全年盘活资产面积118.95万平方米,其中区属国企盘活91.95万平方米,实现收益22.15亿元。聚焦全口径债务化解,暂付款清理三年任务两年结清,占全市1/4的年度隐债化解任务超额完成,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滨城”核心地位凸显
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2024年,天津经开区成立了全国首个“迎商中心”,打造多功能涉企服务综合体;全市首例“海陆挂牌联合出让”落地实施,审批时间压减4个月;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启动,发布全国首个商业秘密行政执法规范指引、天津市首个核酸药物产业专利导航。全年绿色环境持续提升,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3天,同比增加37天。南港工业区被认定为“节水型工业园”,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园区水效领跑者”。同时,天津经开区率先发布ESG报告,成为全国首个通过生态效益评价的工业园区。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会议指出,2024年,天津经开区知重负重、扛压前行,争气争先、难中求成,应对多重挑战、实现多元目标,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践证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核心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现代化泰达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攻坚突破。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功能的关系,先立后破解决难题,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提升整体效能。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注重目标引领,把握政策取向,强化综合施策,形成协同效应。必须坚持实干为先,全面善作善成。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将高质量发展的“设计图”,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施工图”、落地开花的“实景图”。必须坚持团结奋进,锤炼优良作风。上下同欲者胜,团结出战斗力,只有以担当精神破解历史遗留问题,为“可能”、尽“所能”,就会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稳住基本盘,夯实经济支撑力
塑造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
系统谋改革,释放内生原动力
继续深化招商模式改革、内部管理改革以及要素供给改革,不断适应形势的新变化,集中力量招大商,构建“专业招商+国企招商+职能招商”的全员招商新模式,打造狼性“野战军”,吸引更多重量级项目。要突出重点推进国企改革,扎实开展新一轮法定机构改革,推进“扁平化”改革,更大力度推动资产盘活,促进国企进一步高质量发展,强化高质量发展考核导向,构建职能最清、层级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质效最高的管理服务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向土地要空间、向能源要保障、向数据要价值,以大力度改革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全面扩开放,激发区域新活力
积极促创新,形成未来竞争力
融入大协同,提高区域吸引力
深入推进创新协同、持续加强产业协作、不断深化服务协作,密切与首都科创资源合作,搭建首都科创成果就近转移转化平台,深化与北京中关村、怀柔科学城合作,打造类中关村创新生态,实现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推广至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推动科技园完成扩区,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生产力和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参与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与京冀互为资源、互为市场,把握央企改革动向,完善央企落地要素保障机制,推动更多央企板块落地,充分发挥逸仙智创园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和中转驿站作用,积极融入“通武廊”区域合作,推动协同发展工作关口前移。用好京津冀政务互通互办等机制,增强北京项目落户积极性。
高标抓环境,强化综合保障力
会上,天津经开区对2023年度百强企业、2023年度工业企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30强企业、2024年度特别贡献企业以及15名2024年度记功人员进行表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诺和诺德、北京燃气、思腾合力作为企业代表发言,愿与天津经开区共奋斗、创辉煌,相互成就,共同发展。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促进局、政务服务办、泰达南港集团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管委会部门代表发言,表示将对照2025年工作计划紧抓落实、奋勇争先,继续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辉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25年,天津经开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靠作风吃饭,拿数据说话,凭实绩交账,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善作善成、再立新功,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泰达新华章!
来源:本文来源于天津经开区—泰达,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