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预测,元宵节(2月12日)前后,珠江口正值天文大潮期,咸潮上溯覆盖珠海等地取水口,影响珠海、澳门等地供水安全。
水利部决定于2月9日起启动2024—2025年珠江枯水期第5次“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调度期间,西江干流大藤峡和长洲水利枢纽、西江支流郁江西津水电站、北江干流飞来峡水利枢纽等骨干水工程联动加大下泄流量,预计向下游补水约7亿立方米,可有效压制珠江口咸潮,保障元宵节期间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同时还将增强航运用水保障,助力节后复工复产。
什么是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或盐水入侵,是一种天然的水文现象。咸潮多出现在河流的枯水期,当河流流量不足、水位较低,海水便会倒灌与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珠江水系由多个入海口流向大海,水量较为分散,当河流后劲不足加上天文大潮的出现,咸潮便容易乘虚而入。
在咸潮的影响下,为确保自来水安全达标,供水系统对河流的取水量将会锐减,也进一步增加了淡水供应压力。
怎么抵抗咸潮?
珠江三角洲地处珠江入海口的河口地区,珠海、澳门等城市供水水源以河道取水为主。每到枯水期,受咸潮影响,当地居民就容易出现“守着珠江没水喝”的困境。
为解决这一问题,水利部门实施了“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通过紧急调度上游水库向下游放淡水,把海水咸潮压制下去,保证供水安全。
多年来,西江龙滩水电站、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珠江三角洲形成了“江水为主、库水为辅、江库联通、库水调咸”的独具特色的珠澳原水供应系统,构筑起了珠江流域的供水保障防线。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
大江澎湃,不舍昼夜
如今生活在珠三角地区的人们
虽已不用担心用水问题
但也不要忘记“节”尽所能
珍惜水资源哦
综合:中国水利网站、总台央视新闻、澳门日报等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