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天生镇仙桥社区农民工“共享超市”里,人潮攒动,社区居民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有的在就业服务专区咨询家政服务业务。仙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天生镇幸众劳务专合社经纪人曹先银忙着为大家拿货、并对货物一一登记,还一边解答劳务咨询。
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
“只要你想得到,我们就做得到!”曹先银介绍,仙桥社区农民工服务“共享超市”功能齐全,有共享厨房、共享食堂、童伴之家、健身中心、共享书吧影院、共享客房等等,就连充电桩在这里也能共享!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一站式生活生产服务,服务站根据群众需求还提供代办出行购票、就医挂号、代缴水电费、电话费,代办农保、医保等日常生活服务。
共享充电桩
仙桥社区农民工“共享超市”只是宣汉县农民工服务的一个缩影。在南坝龙文、普光石堰、马渡关德胜、天生仙桥、大成三桥、土黄茗乐等村社区高质量建设运营了6个农民工服务“共享超市”,在政务服务功能之外,植入了金融、邮政、生活服务功能,实现了家门口办事、买东西一站式解决。
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副主任唐朝文介绍,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宣汉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6万人,为让他们在外安心务工,宣汉县农民工服务中心实施了农民工服务“共享超市”微改革项目。
宣汉立足特色产业多、各类企业多、零散务工人员多的劳务大县“三多”实际,统筹考量农民工分布情况、服务需求等因素,依托县、乡镇(街道)农民工服务中心和村级农民工综合服务站,通过盘活城乡闲置国有资产、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创新打造“1+37+N”共享超市服务阵地体系,配齐配强服务力量,切实为全县农民工提供以“劳务经纪+”就业招聘为主导,以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沟通交友、家人关爱、日常生活服务为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高效破解农民工务工等问题,同步解决农民工群体的后顾之忧。
为确保宣汉农民工服务“共享超市”建好用好,县农民工服务中心积极联动相关部门,推行“公建民营”建设运营机制,按照“规范化、统一化、公益化”原则,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运营,高质量完成共享超市的阵地及内部功能区硬件设施打造。同时,实行“四点补齐”资金保障机制,持续打响达州“微改革·微创新”特色品牌,擦亮宣汉农民工服务“共享超市”惠民改革特色名片。
县农民工服务“共享超市”微改革项目实施以来,宣汉农民工服务中心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点突破,“共享超市”让农民工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在搭建农民工信息共享平台的同时,开展“劳务经纪+”农民工精准就业服务,为每个“共享超市”配备不少于1名劳务经纪人,借助农民工信息共享平台、村(社区)微信群、村(社区)干部等载体,有针对性地向片区农民工动态提供务工就业等咨询服务。
同时,延伸开展N项配套性农民工特色服务,助力返乡就业创业,推进职业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促进返乡创业,开展走访慰问,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不断绘就人民幸福的“最大同心圆”。
县农民工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做好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持续完善农民工基本信息,持续推进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建设工作。
来源:封面新闻
编审:杨元华 责编:向 萌 编辑:胡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