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不迷路,每天获取精彩历史内容
中国古代自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以来,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便成为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存在。在中央取得了与世族斗争的初步胜利之后,皇权便开始将矛头指向了阻碍其发展的相权之上,统治者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皇权,加强对相权的制约,从唐代开始建立了翰林制度,因此翰林院也就成为文人雅士与鸿儒硕学的聚集之地,之后却随着清代科举制的消亡而瓦解,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与政治上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翰林院是如何建立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翰林院在清代时期政治功能逐渐弱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土地辽阔,人口众多的国都,生产效率低下的农耕经济再加上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而导致无法及时地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导致了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而其得以强大,则需要寻求知识阶层的支持。儒家思想既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以其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希望统治者能够像家长一样对百姓实行仁政,但是对于统治者而言,社会毕竟不是家庭,他们对待百姓不是蒙蔽就是欺骗,并且要求他们对自己所发出的政令无条件的服从和忍耐。
秦代的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便是只有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地位是由血缘决定,而其他各级政权组织靠其他方式形成,废除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无疑实现了社会统治的一大进步。
自隋代起,实行科举制度,开始了对血缘、地缘色彩进行宣战。科举制度的建立是以皇权政治为前提,以考试为手段,对人才进行限制。时至唐代,科举日盛,皇权在取得了世族政治斗争的初步胜利的同时,开始将矛头指向了阻碍其发展的相权。皇权对相权的限制,唐代即已开始。皇权若想进一步的寻求发展,则须创立新的制度和机构,翰林院及其制度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后来学士院从原先的旧翰林院中独立出来之后,中国古代的翰林制度开始正式建立,翰林制度从唐代建立伊始,在历朝历代都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元代以前,翰林院的文官们充当着皇帝身边的智囊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由于清代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如果统治一个从文化素质或者经济形态、历史渊源等方面都比自身高很多的汉民族,除了要争取同盟者之外,还必须利用汉族业已形成的制度加以扩张,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因此,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满族统治者十分注重利用汉族社会已经形成的科举制度与翰林制度,因此各项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造。这才导致清代翰林院在政治上的作用明显比明代更加微弱,政治出路也不像明代时那么广阔,而且清朝统治者还用在职的翰林官员来证明自己是重视人才的。所以翰林官员的社会地位非常优越,甚至超过了唐、宋、明时期。
对于一般的士人而言,入翰林的基本途径便是通过科举制的层层选拔,由最底层生员到秀才,再由秀才参加乡试成为举人,成为举人之后,还要参加中央所组织的会试,最后经过皇帝的殿试之后,成为进士当中的一甲前三名,才可以顺利地进入翰林院,其余的进士,则需要再一次经过皇帝的选拔,也叫馆选,成为庶吉士。能否进入翰林院,还要再等三年,等待三年之后的散馆考试而定。清代庶吉士的选用标准,除了常规的论、赋、诗三者和基本的年龄体貌考察之外,尤其注重士子们书写的规范程度,其所选用的书体风格,被后世称之为馆阁体。
不过这漫长的科考之路已经让许多文人才子耗费了人生中一大半光阴,之后再进入翰林还需要考试,又需要漫长的三年时间,所以清朝统治者为了鼓励士子们的积极性与更好的网罗人才,便有了特科一途,优者直入翰林,这个方法被人们成为野翰林。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稳定,清王朝实行满汉复职制度,翰林院作为文人群体的聚集之地,亦设置了满、蒙、汉阙。
1、崇董书风的盛行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一个文人书家集中聚集地的翰林院,其书法风格却并没有完全的紧随时风。清朝的统治者对汉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兴趣,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集中代表,更是受到了统治者的喜爱,于是,由于此种原因,臣下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喜好,便开始临摹与统治者喜好相近的碑帖,尤其是在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书法的好坏甚至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尺度用来衡量应试学子的才能。
2、帖学的高潮
由于康熙皇帝本人喜爱董其昌的书法,导致朝野上下董书大行其道,但是,由于董其昌书法的极度流行,导致了书家在书法取法上的单一,和清朝前期书法风格的靡弱。到了清朝中期,文人学者逐渐意识到董书导致的弊病,再加上乾隆皇帝对于赵孟的推崇,帖学书风开始转变,这一时期的帖派书家便由一开始单纯的学董,转变为了在继承董、赵的基础上将唐代楷书的笔法融入到笔意之中,以二王为主的帖学书法,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潮。在这一时期的帖学书家的风格类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馆阁体书法的成熟与定型。另一类便是在采取董其昌与赵孟的基础之上,不甘于沉迷于馆阁体的单一,意欲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3、碑学兴起后清代的翰林书风
清代书法在经历了清初的崇董书风与乾隆时期皇帝对于赵孟书法的大力推崇,帖学书法在清朝中期达到了顶峰。到了嘉庆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和人为条件的具备与促成,学术界的关注方向进一步向训诂考据的方向发展,由于考古的逐渐挖掘与人们关注方向的进一步转变,人们也开始逐渐发现了在这些残碑断额上所承载的文字本身的魅力,反映在书法艺术上则表现为人们原先由对帖学的欣赏逐渐转变到了碑学上,由原先欣赏帖学书法的婉丽流畅到开始欣赏汉代魏与时期的雄强朴实,大气磅礴。还有一批书家虽然在书法作品的风格与面貌上,虽然呈现出帖学的面目,但在书法理论方面进一步将碑学推向了高潮。重视碑刻特别是汉魏隶书碑刻的倾向,在清代前期是学术界的一个明显的变化。
1、清代宫廷书法的整体风貌
无论是清朝初期董书的盛行还是清朝中期帖学的高潮,再到乾嘉时期碑学的兴起与到最后清朝末期碑学掀起的高潮,以翰林院为代表的宫廷书法群体,始终以帖学为主,即使到了清朝末期出现了阮元等极力提倡碑学书法的翰林学士,但在他们的书法面貌上总体上体现了帖学书法,或是做碑帖融合的面目,他们并没有完全的放弃帖学,帖学书法在文人士大夫群体中始终占据主流地位。以翰林文人群体为代表宫廷书法始终体现出一种端庄平稳,含蓄内敛的气息,与清朝中后期兴起的碑学书法相比,这种温润平和,端庄清秀的风格样貌,更加符合清朝统治的需要和文人士大夫的儒者气质。
2、清朝宫廷书法风格形成原因
对于大多数文人士子来说,参加科举考试是他们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一手工整的书法是他们必备的一项素质。而且由于清代皇帝都喜爱书画,并善于研究,乐于写作,再加上皇帝又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一些喜好自然会影响到臣下与士子的行为。
以清代翰林书法为代表的宫廷书法,在风格面貌上总体上偏向于结构平稳,端庄秀美的风格,在即使是在碑学迅速崛起的清代中后期,翰林院的文人群体也没有跟随时风亦步亦趋,而是在原先帖学的基础之上走上了碑帖结合的道路,与纯粹倡导碑学的书家不同,他们书法在加入碑学的雄强之后,更有一丝柔软,灵动的气息。清代翰林院中的文人群体,由于其职能与地位的特殊性,他们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更多的受到了政治与礼法的束缚,所以在他们书法艺术的外在表现上更多的是注重结构的平稳和中锋用笔的流畅,整体风格上追求平整典雅,端庄稳重。
- END -
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叫绝历史:解读历史事件,品读历史人物,讲述民间历史故事,揭秘古今历史趣闻,一个让你叫绝的历史故事会!如您也酷爱历史,欢迎与小编交流!】小编感谢您的关注,祝您生活多姿多彩!
版权申明:凡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的,内容版权归本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本公众号;未标注【原创】的,图片与文字内容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文章图文均无关联,内容仅作学习,文中所有内容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