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今日大雪|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从前的认知可能并不准确
政务
2024-12-06 15:08
安徽
大雪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会显著下降,北方一些地区的最低温度甚至会降到0℃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大雪节气就成了重要的气候转折点,标志着气温显著下降和降水量增多,反映了降雪量程度的增强。
图片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在这个节气到来之际,我们聊一个大家似乎都知道“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就是“成雪放热,化雪吸热”嘛。
真是这样吗?
游客在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欣赏雪景。新华社发(张晓亮摄)
01成雪放热
当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却并凝结成雪花时,这个过程需要释放热量,称为
凝华热
。这些释放的热量会在雪花周围形成一层微小的
暖层
,尽管这种温暖效应相对较弱,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雪花落地后周围环境的冷却速度。另外,下雪通常伴随着云层覆盖,云层像一层毯子一样减少了散失到大气中的地面热量。
这是“下雪不冷”通常的解释。
北京南海子公园的雪景(图片来源:新华社)
02化雪吸热
当雪从固态变为液态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个过程称为
熔化热
。这意味着周围环境中的热量被雪吸收,以完成其相变,从而导致环境温度下降。降雪结束,天空中少云或无云,在没有云层覆盖的情况下,化雪时地面能够更有效地将热量辐射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了冷却效果。
这是“化雪冷”通常的解释。
大雪过后环卫工人在马路上清扫积雪(图片为版权图库图片,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03因果关系
把“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原因解释为“成雪放热,化雪吸热”,这种说法对吗?
不对!我们从逻辑上来推导这个说法。
即便是下雪时释放潜热,或者云层遮盖导致了保暖效果,但成雪时,气温必须在0℃以下,如果到不了0℃以下,就不可能成雪。
即便是化雪时吸收热量,或者无云层覆盖散热增强,但化雪时,气温必须在0℃以上,如果到不了0℃以上,就不可能化雪。
由此可以推断,下雪时的气温低于0℃,化雪时气温高于0℃,那么,成雪时的温度低于化雪时,那就成了“化雪不冷下雪冷”。因此,用“成雪放热,化雪吸热”来解释“化雪不冷下雪冷”就有问题。
“成雪放热,化雪吸热”没有错,“下雪不冷化雪冷”也没有错,问题出在哪里呢?“成雪放热,化雪吸热”不是“下雪不冷化雪冷”的原因,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
首钢园的雪景(图片来源:新华社)
04根本原因
既然我们通常认为的“成雪放热,化雪吸热”不是“下雪不冷化雪冷”的根本原因,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感到了“下雪不冷化雪冷”呢?追根究底,“下雪不冷化雪冷”的根本原因来自湿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关注气温这个气象要素,对湿度并不重视。所谓湿度通常指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和人体温度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环境湿度较高时,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增加,会阻碍皮肤蒸发的速度,汗液蒸发变慢,导致人体散热困难,蒸发冷却的有效性受到抑制,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已经接近饱和状态,汗水难以蒸发,导致身体感觉闷热,进而觉得环境温度较高。相反,当环境湿度较低时,汗液容易蒸发,可以有效带走皮肤的热量,使人觉得环境温度较低,有助于身体降温,感觉更加凉爽。
我们知道在高湿高热的环境中,人会感到闷热,就是俗称的“桑拿天”,但寒冷和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高湿度的寒冷环境中,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人体散热受到阻碍,汗液蒸发变慢,导致体感温度更低,从而加剧了寒冷感。此外,高湿度还可能导致衣物和皮肤之间的水分凝结,进一步降低保暖效果。
在下雪时,空气中大量的水分子成为固态的雪或冰粒,空气的湿度下降。而在化雪时,雪水大量蒸发逸散到空气中,空气湿度上升。虽然化雪时气温略高于0℃,但因为湿度大,会让人感到更冷。在下雪时气温略低于0℃,由于大气中的水汽被雪花带走,相对干燥的空气会让人感到没有那么冷。
虽然化雪比降雪的大气温度高,但在人体感受上,由于湿度的原因,化雪比降雪感觉更冷一些。
天津市水上公园,一名儿童在雪地上玩耍(图片来源:新华社)
05有条件的冷
凡事没有绝对,还要看时节、看地域,并不是所有时候所有地域都适用“下雪不冷化雪冷”。我们所做的比较,是在化雪和降雪时气温在0℃附近进行的比较,并不是所有的情况。
初冬时节,特别是首场降雪到来时,气温只稍低于冰点,下雪才会感觉没有多冷,而化雪时反而更冷一些,但如果到了隆冬的北方地区,气温远低于0℃,甚至达到了零下20℃以下,只要下雪,就会很冷。
春天即将到来时,气温稍微高于0℃,化雪时会感觉到有些冷,但如果气温远高于0℃,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融化的只是冬日里遗留下来的残雪,我们也并不会感到冷。
来源:科普中国
蚌埠科普
为广大蚌埠市民提供新鲜的科普知识、活动动态、以及科普服务~
最新文章
47.5万人的研究揭示:走路快的人多活20年?不得不看
天上可能没有“不死鸟”,但海中真有“不死水母”
市科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什么飞翼布局?为什么六代机要用几十年前的“老”设计?
全国科普日表彰来了!蚌埠这些单位和活动入选
中疾控:目前流感病毒99%以上为甲流!紧急提醒
全年384天!为啥?
“坠冰”事件进入高发期!牢记这些缓“冰”之计,关键时刻能保命
大话“数字孪生”:虚拟世界中的双胞胎
到4000年前,和中国古人一起“观星”~
生产1辆新能源重卡需要多久?“不到5分钟!”
流感科普 | 占比最高,同期最高,匹配度很高(附:问答九宫格图片)
祖冲之三号:让“计算”不走寻常路
别错过!2024年水星最后一次“华丽亮相”
“无畏”冲向太阳,帕克如何“掠日飞行”?
亚光速旅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幻冒险
中国“沙漠之王”白雪皑皑,网友炸锅求真相……
出土兵马俑为何都是单眼皮?可能是这两个原因
2024年首届安徽省青少年编程普及蚌埠市选拔活动成功举办
稻田里的追梦人
煤炭,如何完成从“黑”到“白”的华丽转型?
2024年度最佳流星雨时间确定!北京这些地方适宜观星→
防冻、防晒、防滑、防摔,冬季旅游安全指南
地摊火锅“出圈”,谨防“餐桌炸弹”!关于卡式炉的安全提醒→
大冬天要被“电麻了”!到底有谁能管管静电啊?
防灾减灾小课堂 :原来这就是电气火灾的5大征兆!
我们一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吗?完美主义并不“完美”……
怀远县科协:开展“科普进社区,点亮生活趣”活动
固镇县举办2024年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
尊宪崇法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今日大雪|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从前的认知可能并不准确
蚌埠市科协赴淮北市科协学习举办省青创赛经验做法
不用挠头,你被大数据“杀熟”了……
省、市委社会工作部调研市科技馆志愿服务项目
蚌埠市科协召开全国科普日活动总结分析会
蚌埠市科协推荐3个项目荣获第十一届淮海科学技术奖
第四届国际新材料产业大会长三角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圆桌会议举行
蚌埠市科协开展2024年蚌埠市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暨科普为民惠民行动
五河县举办“传承中医国粹 护航健康成长”疾病防治科普宣传活动
怀远县科技馆开展2024年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 手工创“艺”点亮童趣时光
蚌山区开展“学科学家精神,做精神文明人”宣讲活动
蚌山区开展少年爱科学“科普进校园”暖心护苗活动
未来农业新篇章:“伏羲农场”引领智慧化浪潮
一吵架就冷暴力,这对亲密关系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点亮科技未来路,播种创新强国梦——蚌埠市科技培训中心在蚌埠三中举办“人造太阳,点亮未来”主题科普讲座
小小水火箭飞出大大科普新天地——怀远县古城镇科协开展“水火箭发射”航天科技科普活动
高新区开展“小竹林”乡村振兴科普研学活动(第二期)
2024年安徽省皖北片区科技辅导员培训交流会暨蚌埠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成功举办
蚌埠市科技培训中心组织蚌埠市第三中学学生赴安徽科技学院(凤阳校区)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经开区开展“短频飞扬 剪艺成长”手机拍摄短视频宣传活动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