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时政|热词解读之“新就业形态”

文摘   2024-10-29 23:45   山东  


新就业形态



热词来源

在全体营销团队的翘首企盼中,我们迎来了年度营销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营销精英汇聚一堂,互通有无,共谋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指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同步推进户籍、用人、档案等服务改革,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热词解析

含义

新就业形态是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工作模式,如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具有劳动关系灵活、工作内容多样、工作方式弹性、创业机会互联等特点,对于扩大就业容量、调节劳动力市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提升就业质量、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提出新要求,既应该鼓励发展,也需要对其进行规范。


价值

01

扩大就业总量和规模

相比于传统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涉及的领域宽、包容性强,在数字技术与市场需求相融合下,各类互联网用工平台大量涌现,新就业机会和新职业大量出现,扩大了就业规模,为民众就业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重要抓手。

02

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新就业形态的工作岗位、内容和雇佣方式等呈现动态性、即时性和扁平化特点,既有利于缩短就业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搜寻时间与成本,又有利于从业者灵活安排个人时间和平台企业根据客观环境灵活调整人力资源策略,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03

有利于改变就业市场结构,激发创新创业动力

新就业形态在缓和就业结构性矛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就业理念和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时间和社会资源等就业,提供了自我实现的新途径,而且使得就业总量、结构、类型等方面出现重大变化,大大激发了整个社会创新创业的潜能和活力,进而能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04

扩大就业总量和规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新就业形态下,很多岗位准入门槛低,对专业文化技能要求低,使得困难群体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消除就业歧视,并在残疾人群体、失业群体等关键群体的增收方面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新就业形态也有利于农民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手段销售农副产品,从而实现增收致富。因此,新就业形态对于保障和维护基本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挑战

01

职业流动性强,收入不稳定

新就业形态主要分布在外卖、快递、网约车等生活服务领域以及网络直播、在线教育、网店微商等以平台为载体的行业,具有劳动关系去雇佣化特点,且多数从业人员仅凭爱好兴趣择业,缺乏职业发展规划意识,转换工作岗位频繁,职业流动性强。另外,新就业形态中“人多单少”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收入不稳定问题愈发突出。

02

数字化管理带来算法困境和新劳动异化问题

平台通过算法管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过程管控,一些平台为了利益最大化,利用其垄断地位和信息不对称优势,对从业者进行盘剥,以至一些劳动者在算法的驱动下为了提高收入从事强度高、负荷重并且伴有较高的安全风险隐患的工作,面临算法困境,带来新的劳动异化问题。

03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难度大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具有雇佣关系虚拟化、工作场所无形化等特点,现行劳动法规不能完全适应新就业形态的需要,与新就业形态表现出不相容性,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身份和法律地位难以认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难度大,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多元主体难协同等问题,并对劳动法规体系提出一系列挑战。

04

社会保障有较大难度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扩面仍有较大难度。一方面,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热情不高,主要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只能全部由个人缴纳。另一方面,社会保险在新就业形态领域中的覆盖率相对较低,参保人员范围、缴费主体、缴费标准等方面的制度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


应对措施

面对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新就业形态对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作用,加强就业促进、创新创业、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新就业形态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及时对新就业形态发展中的不规范现象进行纠偏,并通过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方式,加强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顺势而为、补齐短板,让快速发展的新就业形态成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阵地。



相关热词

教育综合改革

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银发经济



小试牛刀

1.简述如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从“稳就业”的角度论述如何保障民生发展?



上期提示


资料来源: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24

2.《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2024

3.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网络和新媒体中心,2024

4.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时报》,2024


·END·

                                 文字  李璟秀 陈晓萌

                                 编辑  郭海楠

                                 责编  葛文钰

                                 初审  张   林 杨   朝

                                 复审  姜振栋

                                 终审  陈庆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