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科普】防诈“心”攻略

文摘   2024-11-04 20:00   福建  



防诈·"心"攻略

大一,刷单被骗了3000,两个月生活费.......”

“21岁,被骗网贷30万,怎么走出来?”

“对这个世界失去了信任......”

“被骗后睡不着觉,我该怎么解决,怎么面对家人......”

      

      近期大学生被网络诈骗事件频出,网络诈骗一词我们并不陌生,虽然如何防网络诈骗的知识和信息我们了解过很多,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被骗经历听上去依然让人惊骇不已。为何被骗会一再上演,是我们太傻?贪欲作祟?相关知识太少?太过单纯?太过自信还是......无论我们是被骗者还是旁观者,事后细细琢磨受骗经历,会发现整个过程虽说是有人在精心策划,却是漏洞百出,但依然会让被骗者陷入了深深的陷阱。究其根本,是诈骗团伙针对受害者某种心理特点制作了一套完整的系统,编造出各类诈骗剧本,创设种种心理陷阱式对话,以达到对受害人进行“心理控制”的目的。此“恨”本可不缠身,只是当时已惘然,诈骗团伙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才使被骗者深陷泥潭而不自知。今天我们就从心理层面来聊聊网络诈骗如何利用人的心理因素实施犯罪,看一看他们到底是如何一步步突破我们的心理防线的。知己知彼,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避开那一个个可怕又可笑的陷阱。



-   趋利避害心理   -

      有研究者根据公安部刑侦局公布的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分析整理出了趋利型诈骗和避害型两种诈骗手法。其中趋利型诈骗手法有我们常见的中奖类诈骗如娱乐节目中奖、折扣类诈骗如抵价购物、网贷类诈骗如引诱汇款等。避害型诈骗手段有救急类的如手术救急、恐吓类的如冒充公检法、避免非正常损失的如追回已付的款项。

      心理分析:趋利心理,是网络诈骗分子利用的主要心理缺陷。当我们想着迅速致富、获取意外之财和高额回报时,面对诈骗分子给出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的诱人条件时,意志薄弱者往往会趋向利益的诱惑,丧失辨别能力和控制能力,导致陷入泥潭之中不能自拔。比如虚构中奖、网上刷单、网上投资高回报、网上优惠贷款、退税分红、高薪招聘等。避害心理,是指受害人在危机事件中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而陷入到犯罪分子的陷阱中,如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机关、检察院、客服、医院或其他人员告知被害人银行卡涉嫌洗钱、信用卡被盗刷、亲人涉嫌违法犯罪、电话欠费等紧急事件。如果被害人此前从未接触过此类短信和电话或社会经验较少,被害人的第一反应一般是意外、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理性思考时间减少。在应激反应情况下,此时个体更多地受到紧张情绪的影响,思维意识狭窄,怀疑能力下降。这容易导致“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诈骗者借机利用被害人的紧张情绪假意提供帮助,导致被害人对之心存感激,在紧张和感激之情的裹挟下辨别能力下降。



-   沉没成本心理   -

      山东某高校郑小小在聊天软件上认识了一个陌生好友,在聊天过程中,对方向郑小小推荐了一个“mm”APP。声称可以通过该APP做任务挣钱。郑某有些心动,便根据对方提供的APP安装包,下载了该APP,并联系到了APP内的“任务客服”。“客服”声称:“只要转账充值,给他们淘宝的店铺刷销量,就能拿到转账金额10%的佣金返利。郑小小信以为真,便转账了300元开始做任务,并成功收到了300元的本金和30元的返利。郑小小看到做任务的收益如此之高,便又转账5000元继续做任务。”但这时,“客服”声称:“郑小小操作失误,需要再转账20000元做‘补单任务’才行,否则不仅无法收到佣金,平台也不会退还5000元的本金。”郑小小为了弥补损失的5000元,选择相信了对方,便又转账了20000元完成了“补单任务”。但随后,“客服”又以进行“验证任务”为由,让其继续转账汇款。这时郑小小察觉自己被骗,遂报警。

      心理分析:在很多网络诈骗案件中,因为受害人期望能挽回之前支付出去的高额本金,或是希望自己之前“工作”付出的努力有所回报,所以会本能地拒绝支付“沉没成本”。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他们对损失的厌恶,以及承受损失所带来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导致受害人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引导受害人不断投入,屡次被骗。沉没成本一般指人们已为某种商品或劳务支付过的成本。决策心理研究发现,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后续的决策更加冒险。在网络诈骗中,受骗者正是由于拒绝沉没成本的心理,而选择了继续相信诈骗者。所以,如果你不小心进入了骗子的圈套, 一定要及时止损,避免与骗子纠缠。



“登门槛”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会为了避免自身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而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比如,“网络男友”刚开始不会要求对方告诉他们银行卡密码,而会提出“开一个100元账户”之类的小要求,不会一早就要求对方“投资”上万元,而是会提出“拿300试试”的小建议。一旦上套,他们就会慢慢地提出越来越离谱的要求,最终让受骗者做出各种不可思议的行为。


      心理分析:“登门槛”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受骗者正是出于人避免认知不协调、保持前后一致的动机,才会选择继续相信对方,而且在这个持续加码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自我意识”的假象,错误地将对方的想法当成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对诈骗者的信任。此后如果拒绝,他们就会在认知上产生极强的不适感,进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内部压力,迫使自己无法拒绝对方。



-   从众心理   -

       诈骗者在沟通交流中不定时投放各种“信息”,营造他人也在参与的情境,利用受骗者的从众心理,让受骗者误以为真。如有的受骗者提到:“当时在一个培训群里,那个所谓的培训老师一直说开通会员的可以退群,以及马上就可以做任务了,那个人还开着语音一直在说×××微信或者支付宝已经完成转账。我当时就觉得是真的”“会有很多和别人聊天的记录和各种交易记录”“有他给我发的那些数据啊,就是上面有很多人的名字,我也是其中一个,还说这些人都是任务完成了,所以我要抓紧完成啊,才能把钱退给我。”



      心理分析:从众效应,一般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为了适应社会生活,人们会不自觉地想要保持和群体的一致性,在群体的压力或影响下放弃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心理”。这样的心理特别容易受到骗术影响。一些骗子会让内部人员来当“托儿”,制造出热闹繁荣的假象。他们经常说的是:“你看别人都在做!”“这么多人都选这个,错不了!”“我们肯定是拉着你一起发财,几百个人都报名了,你看你的熟人都在做,你做不做?”他们甚至用时间紧迫来催促,让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询问他人和做慎重考虑。如果你习惯于凡事听别人的意见,不善于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思考问题,就很容易中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被骗了才发觉“整个群里除了自己,其他全是骗子”的现象。



决策避险化

       诈骗者在与受骗者首次沟通时,往往会制造一些紧急情境或事件,如“账户异常”“行为违规”“发生事故”等。通过虚构紧急事件或情境,受骗者往往就被激发出“避免损失或危险”的强烈动机,导致无法做出理性决策,出现决策的避险化。如有的受骗者提到:“骗子说他们是医院的医生,打电话给我是为了告诉我父母出车祸了,现在立马要做手术,让我打一万块钱过去,我给父母打电话确认,电话那头有人模模糊糊的说自己出车祸了,让我赶紧打钱,我心想打了父母的电话他们都确认了肯定不会有错,于是就按照他们给的账号打钱过去,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新的骗术,他们通过某种方法截取了我给父母打过去的电话,我当时太着急了,现在回想那会儿听到的声音并不是父母的声音”。“骗子说他是某某公安局的办案民警,准确说出了我的身份信息,出示伪造的警官证、通缉令等资料,我以为自己真的涉嫌违法犯罪了,于是在他们的引导下将所有资金转入所谓’安全账户’,以此洗脱自身嫌疑。”


    

      心理分析:在紧急事件或情境中,个体能够利用的认知资源变少,因此更加依赖直觉和本能来进行决策。而规避风险是人进化来的本能,因此在网络诈骗的紧急情境中,受骗者为了规避风险而产生了决策偏差。所以,学会在紧急事件发生时稳定自己的情绪,用理性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避免被骗子牵着鼻子走。




01 提升价值认知


      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每个人的表现和选择取决于个人认知程度与个人利益需求度。所以,对金钱、感情需求强烈的人需要更加谨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赚大便宜”“不劳而获”的念头。将有限资源用在自我投资上,这才是成功的捷径。



02 保持独立思考


      当我们遇到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时,因为没有足够的客观资源来构成我们的判断标准,可能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对此,我们需要搜集、掌握足够准确的信息,来帮助自己独立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不要轻易受诈骗者干扰。



03 保持情绪稳定


      当突发紧急事件时,我们会产生慌张、焦虑、恐惧情绪,这会影响对事件的准确判断,可尝试通过深呼吸、暂时停顿、与家人共同商讨等调整方式,稳定情绪后再去应对,这样才能做出客观理智的判断,避免受骗。


来源:干部心家园

编辑:黄文娟

审核:章辰汶

监制:廖如艳

新罗雁石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人民政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