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衣冠知多少》——明代百子衣

文摘   2025-01-19 21:09   北京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其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的合葬陵墓,始建于1584年,历时6年建成,占地面积达18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进行考古发掘的古代皇帝陵。1956年开始试掘,历时一年试掘成功,其地下玄宫由前、中、后、左、右五座高大的殿室组成,石条起券,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3000余件。1959年就原址建立定陵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定陵地宫出土的文物种类丰富,制作精良,其中包括金冠、凤冠、衮服、百子衣、大碌带、玉带、金酒注、金爵杯、玉爵、三彩瓷炉及瓷觚、青花梅瓶、镶猫睛石金带饰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明代的高超工艺,也成为了研究明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明代百子衣


百子衣,以其绣工繁复而著称。通身用红色丝线绣出菱形花纹,99个形态各异的儿童在其中嬉戏玩耍,面目生动。百子图案之间,绣有荷花、梅花等各种花卉,构成了一幅四季景色的画卷。图片中这件名为“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的百子衣,因其上绣有一百个童子而得名,寓意着多子多福。


织工巧妙地运用了五种绣线,十余种针法,以及五十多种颜色,精心绣成了一百个童子嬉戏的场面。这些场面按画面情节内容来分,共有39个,包括跳绳图、踢毽图、蹴鞠图、沐浴图等,生动展现了儿童的欢乐时光。在百子衣的衣领、袖口、后背,还绣有腾飞的金龙,周围点缀着花草、树木,点翠其间,使得这件百子衣显得异常富贵华丽。


更为巧妙的是,衣服的扣子也是用黄金制成,并且被织工巧妙地设计成莲花的形状。莲花多籽,这一设计同样寓意着皇家多子多孙。这件百子衣不仅打破了皇家御用的威严,更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民间情趣,展现了明代刺绣工艺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END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明十三陵管理中心

视频内容来源:北京昌平

了解更多

























旅游指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点亮星标








北京昌平文旅集团
昌平文旅集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