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厦的
非遗分享会
艾草锤
✦
•
✦
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
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城市非遗之光
坚定青年文化自信
人文教育学院开展了
非遗主题系列分享活动
第十一期分享会如期展开
主讲人刘成坤
带我们了解艾草锤的故事
请紧跟小厦的步伐踏上这场非遗之旅
去探寻那些深藏在民间的文化瑰宝
让我们一起领略
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分享开始,刘成坤同学向我们介绍了艾草锤的由来。早在古代,艾草就被用于艾灸等疗法,《本草纲目》记载其具有纯阳之性,可以理气血、驱除寒湿。艾草锤源于古代宫廷,御医依据经络原理设计,后传至民间并不断改进。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以锦缎包制香料进行捶背、敲脚、按摩经络的类似艾草锤的养生工具。
主讲人又介绍到艾草锤的几种形式。其分为单纯填充和复合填充,单纯填充以艾草为唯一填充材料,侧重于发挥艾草本身温通经络、祛湿散寒等功效,能满足一般养生保健需求,价格相对便宜。复合填充则是在艾草基础上添加其他中药材,如决明子、女贞子、山苍子等。添加决明子的艾草锤,有清肝明目作用,可缓解眼部疲劳,添加薰衣草的艾草锤,其香味有助于舒缓神经、助眠。随着时间的推移,填充物也更加丰富多样,除了艾草,还会添加其他药物,使得艾草锤的功效更上一层楼。
通过主讲人刘成坤的讲解,同学们认识了艾草锤的主要传承人郑云光。郑云光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蒙山妈妈”品牌创始人,其公司的艾草锤等产品展现了匠人精神与传统文化魅力。如今随着艾草锤的不断改进和发展,艾草锤的流行,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增强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传承千年智慧
艾草锤间凝聚
轻敲慢打
唤醒活力
手握艾草锤
古法养生随
一锤一叩间,安康紧相随
轻挥艾草锤
驱散寒湿累
传统养生妙,身心皆陶醉
—END—
来源|人文教育学院
文稿|刘成坤 赵米茹
图片|人文教育学院
排版|李越 刘学雯
指导教师|赵睿鑫 宋金泽
图文校对|贾若楠 吴甜甜 王雨桐 朱婉茹
责任编辑|阚捷
审核|王莫楠 赵云龙
责任部门|校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