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孕育新风口:尝小吃、议小吃,溯源小吃、爱上小吃。
802年前,即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曳岭脚村学子蔡仲龙(字子奇)即将赴京赶考之际,家里为他设宴饯行。席上,他母亲特意端上两碗馄饨,一碗水煮,另外一碗油炸。水煮的那碗,给他单独吃。油炸的那碗,全家人当下酒菜,一起享用。
一家至亲欢聚,又有自家酿造,贵为贡酒的“金盘露”助兴,其乐融融。酒过三巡,其父蔡磏起身举杯,对着蔡仲龙说:“赠子奇八言,望汝谨记”,他提高嗓门说:“打破混沌,开天辟地。”蔡仲龙顿时醒悟“两碗馄饨”原来还有特殊含义。
联魁金玉龙头选,诏下今朝遇己知。
上国风光初晓日,御阶恩渥暮春时。
内庭考最称文异,胪唱宣名奖意奇。
故里仙才若相同,一年攀折两重枝。
圣朝兴运自天开,又值临轩策草来。
廷对自愧无宿构,胪传何意冠群魁。
幸瞻北阙承殊宠,忍负南山咏有台。
稽首君恩难报称,誓殚忠赤赞规恢。
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800年的时光流转,我们无法确切知晓蔡仲龙爱吃的馄饨长啥模样?或制作、烹煮用啥方法?他虽然贵为状元,后官至大理寺卿、信州知府,但其身后留下的事迹、履历、诗文极少,甚至连他的生卒年也不详。然而,我们知道,我们今天吃过的馄饨,蔡仲龙当年也曾经吃过。
从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些旁证,可以佐证:宣平馄饨与蔡仲龙当年所吃的馄饨存在“血缘关系”,且高度相似。
地缘基因。唐至明洪武年间,宣平区域及曳岭脚村就同属一个县域。明景泰三年(1452),新置宣平县,曳岭脚村属宣平县。曳岭脚村与宣平三港只有一山之隔。如今,由块石垒阶而成的曳岭古道,历经千年沧桑,依然清晰可辨。
亲缘基因。宣平从置县以来,历史上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与曳岭脚村人口迁徙的时间、路线是吻合的。多数人口是从福建、江西往浙江的龙泉、松阳、丽水迁徙,然后从松宣古道、曳岭古道等几个方向进入宣平。在这些迁徙的人口中,以畲族人的亲缘最为明显。大批新居民带来了新的餐饮品种,与原住民合力营造更丰富的饮食文化。
曳岭脚村古街道
血缘基因。随着手工业、商贸、文化等各类活动频繁交汇,邻村、邻乡、邻县的不同族人开始通婚。蔡氏望族与别的族人“同在一个锅”吃饭、饮酒、吃馄饨的机会越来越多。
文化基因。武义人徐邦宪曾在处州任知府,其子徐谓礼与蔡仲龙年龄相近,且先后出任信州(今江西上饶)知府。徐邦宪父子与蔡仲龙除了工作关系,私底下也有交集。
据传说,蔡仲龙赴京赶考前,仰慕吕祖谦学识已久,曾数度进入过明招山明招讲院研学,甚至把吕祖谦学术思想作为“高考复习资料”。“状元文化”与明招文化有没有碰撞出思想火花?尚有待于学术界相关专家进一步考证。
地缘、亲缘、血缘、文化缘等这些关系不断交织,有力促进那个时代宣平县域民族融合,并初步形成言语相同、习俗相近、文化同源、产业链接、百姓安居的新气象。
今天,步入曳岭脚村,驻足街头巷尾,倾听村民用宣平方言交谈,仿佛觉得自己就是身处武义县柳城畲族镇。
曳岭脚村自北宋以来,先后出过14位进士,被誉为“进士村”,其中以蔡仲龙考取状元最负盛名。蔡仲龙是宣平建县506年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蔡仲龙塑像)
东阳梅干菜被称为“博士菜”,宣平咸菜被称为“院士菜”,如出一辙,蔡仲龙吃过的馄饨被民间亲切地称为“状元馄饨”,他喝过的“金盘露”酒被戏称为“状元酒”。
以蔡仲龙的思想观点、文化理念、处世哲学为核心,逐渐形成影响一方、流芳后世的“状元文化”。其主要内涵是勤劳纯朴,诚实守信,耕读传家,登科报国,公正为官,一心为民。清光绪《宣平县志》卷十三《赐大理寺卿兼端明殿学士蔡仲龙敕》赞蔡仲龙“秉心端确,律志忠良,正色立朝,百僚仰其师表。公心执法,群度式乎章程,抱尊主庇民之奇谋,敷经邦济世之嘉绩。”道光有关县志则誉其“宅心平恕,不为高论”“以经明行修立于朝,如玉在山”。足见其为人低调、品格高尚。
《赐大理寺卿兼端明殿学士蔡仲龙敕》
宣平从置县至今,老宣平区域的居民,其精神特质与蔡仲龙“状元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高度契合的。
二
馄饨作为天下通食,早在汉代就已见有其名称记载。据雷国强编著的《秦余风味》介绍:“馄饨,福建人称‘扁食’,广东人称‘云吞’,四川人称‘抄手’,山东人称‘馉饳’,浙江武义宣平人称‘面食’。”
蔡仲龙怎么也想不到,800年后的今天,宣平馄饨声名远扬,俨然成了武义县小吃舞台的“当家花旦”。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上千家宣平小吃店。
宣平馄饨的崛起,是武义文旅产业兴旺发达的一个缩影。这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武义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宣平小吃”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扶持政策,加强了小吃人才队伍建设和品牌建设。建立小吃行业协会,一系列标准正在制定,并逐步实施。
宣平馄饨“全身”藏着两个“馅”。一个“明馅”,由原宣平土猪夹心肉剁成,人眼可见,伸手可触摸。另一个“暗馅”,由蔡仲龙的“状元文化”熏陶而成,只能意会言传。前者,用刀剁。后者,历经岁月的熔炉千锤百炼。前者,藏匿在面皮折叠的蝴蝶里,以鲜嫩的姿色诱惑食客的味蕾。后者,像清泉,流淌在馄饨加工的每道工序里、各种食材中。“状元馅”是馅,它可以穿肠而过,养胃。也不是馅,是魂。以神奇的力量,滋养食客的灵魂,丰盈食客的人生,慰藉游子的乡愁。
宣平馄饨能从武义130余种小吃中脱颖而出,其中的“状元馅”功不可没。
其实,馄饨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掌握其中的技艺也不难。难的是选取食材。食材之关键环节就是做馅用的猪肉和做调味的猪油。地方乡土文化研究学者、武义县小吃行业协会会长雷国强说,宣平馄饨所取馅肉:一要宣平乌猪,二要夹心肉,也叫前腿肉、前夹心,是一只猪身上的精华部位。宣平馄饨所取调味猪油:必须带有猪皮的肥膘来熬制,只有这样熬出的猪油才最有味道。
选“对的食材”不易,长年累月坚持用“对的食材”不打折扣,不缺斤少两,则更不易。前者需要慧眼识材。后者,需要与初心交友,与信仰为伍,与文化同行。
假如宣平馄饨是一座桥梁,那么“状元馅”就是桥心。无论是赶考前的踌躇满志,还是金榜题名的荣耀时刻,还是洞房花烛夜的甜蜜温馨,还是衣锦还乡的春风得意,亦或是他乡遇故知的惊喜交加,宣平馄饨就是激情、豪情、爱情、乡情、友情、亲情的纽带和信物。历经千年的洗礼,宣平馄饨已融入了吉祥如意、喜庆欢乐的美好寓意,与考试、状元、乡愁如影随形,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千年一碗,成就千年祥瑞。
三
千百年来,尤其是近500年来,宣平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以蔡仲龙“状元馅”为媒,宣平县一个个风流人物跨越时空,健步走来。
徐阶(1503-1583)是明朝中期的一位重臣名相。他的出生地和读书启蒙地就是宣平县城(今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明嘉靖二年(1523),他参加了殿试,登上龙虎榜一甲第三名,即探花郎。
于敏中(1714-1780)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位重臣。其父于树范就任宣平县令期间,于敏中离开老家江苏金坛随父在宣平县城读书。清乾隆二年(1737),他进京赶考时中了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潘漠华(1902-1934)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锋,湖畔诗人,中共早期党员。宣平县上坦村人(今武义县坦洪乡上坦村)。民国13年,潘漠华考进北京大学,攻读文科。90年前以血肉之躯倒在津门的冰冷雪地,为的是“爱着人间,穿越痛苦去爱着人间。”
徐阶是官僚中的状元,于敏中是殿试中的状元,潘漠华是中国“状元学校”的大学生。他们都是“打破混沌,开天辟地”的华夏英才。
他们头顶上戴着状元的光环,浸润在蔡仲龙的“状元文化”中,生活在市井烟火里。他们亲近过“状元桥”吗?他们品尝过“状元馅”的鲜美吗?他们是否一边嚼着油炸馄饨,另一边又举起盛着“状元酒”的杯子干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处州金盘露,水和姜汁造曲,以浮饭造酿,醇美可尚。〞清《宣平县志》载:“酒名金盘露者,其色清故得名。初酿于曳岭大家。”
我们要努力让800多岁的蔡仲龙“站起来”,为“状元馄饨”“状元文化”说话。蔡仲龙是状元文化的“芯片”,蔡仲龙状元文化是武义优秀传统文化的“芯片”,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芯片”。在守护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到既守正也能创新,比如在形象策划、品牌推广、数字赋能等方面进行创新。
手握“文化芯片”,笑傲“小吃江湖”,让宣平馄饨、宣平小吃永远香飘四溢。
三审:吴景阳
终审:吴 艳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