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考试频繁用橡皮,老师觉得不对劲,马上报警,调查后,竟然惊动了全省

体娱   2024-09-19 20:27   北京  

2015年12月26日,是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日子。

这天,在江苏省某大学考场内,一个学生怪异的表现,引起监考老师的注意,紧接着在考试尚未结束的时候,这名考生被请出了教室。

这还没完,随后老师喊来了警察,带走了这名考生,而随着整件事的调查,竟然惊动了全省。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名考生难道有什么特殊的身份吗?


原来这名考生频繁使用的一块橡皮,牵出一个可怕的黑色产业,并让次年高考,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考试。

这块看似普通的橡皮,有着怎样神奇的魔力,不但让考生锒铛入狱,还影响了次年高考呢?

研究生考试这天下午,江苏徐州市警方突然接到报案,报案人称在研究生考试考场,有学生作弊,被老师抓到。


当警方到达学校后,看到老师手里拿的“橡皮”,一经检查,发现居然是个信号接收器。

这与普通的学生作弊方式截然不同,在这个小东西的后面,隐藏的东西才是值得警方探查的。

要知道研究生考试,这是属于国家重点性考试,相关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在考试之前,就做好了应对措施。

尤其是为了防止这类利用电子设备作弊的情况,早在考试开始之前,当地警方联合通讯、学校、电力等部门,就对学校周边十公里,做了技术处理。

在这种处理下,是不可能有信号进来的,手机、电脑等等电子产品都会短暂的无法使用。


可现场发现的“橡皮”明显是可以使用的,而且操作起来还十分方便。

更重要的是,信号源在哪里?这类产品考生自己是无法操作的,一定存在发射源,必须要有人配合,提供答案,提供发射器,这个接收器才能够使用。

这几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样,都无法完成作弊的过程。

通过对这起考试作弊的调查发现,这名作弊的考生,在考试刚刚开始大概40分钟的时候,就向监考老师提出上卫生间的要求。

虽然这种类型的考试,考生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也不排除紧张等特殊情况,上厕所也是很正常的需求。

监考老师没有多想就同意了,随后在老师的陪同下,两人一起去了卫生间。


只不过是令监考老师奇怪的是,这名考生出入厕所,并没有听到水流的声音,反倒是传来来回走动的脚步声。

这让老师奇怪,这名考生似乎不太像上厕所的样子。

考虑个人隐私,也许有什么特殊情况,老师也没有询问,只是将疑惑埋藏心底,想着回去在观察观察。

等回到考场后,监考老师就有意识地注意着这位考生,但这名考生也没有出现异常表现,慢慢地也就不在意了。

可没有想到,又过去大概半个小时左右,这名考生再次提出想要去卫生间。几乎与第一次的情况一样,监考老师感觉这名考生去卫生间的目的,似乎并不是为了方便。


而当第二次回到考场,在监考老师的留意下,发现这名考生开始出现异常情况。

这名考生坐回座位后,就从兜里拿出了一块橡皮,然后开始答题,这本没什么奇怪的。

问题就在于这名考生拿着橡皮也不使用,就攥在手里,时不时地瞄两眼,然后开始快速答题。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这名考生的紧张,眼神不自然地四下里瞄着,似乎在防备着什么。

这种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典型的做贼心虚,老师当场停止了这名考生的考试,并没收了作弊设备,随后报了警。

这名考生作弊被抓后,也不敢隐瞒,不但交代了自己考试作弊的情况,还举报了两名正在考试的同学,以同样的手段进行作弊。


几人首先交代了作弊过程,因为知道考试当天会干扰信号,在考试前一天熟悉考场的时候,几人就带着“橡皮”进行了测试。

因为几人都要考试,就专门找来一个朋友帮忙,既帮忙测试设备是否好用,同时考试的时候帮忙传送答案。

经过测试,几人发现,只有在厕所的时候,信号最好,考场里面收到的信号断断续续。这也是作弊考生为什么反复提出上厕所的原因,他只是去厕所接收答案,回来后方便抄袭。

在考试作弊被发现后,省教育厅专门对这些答案做出鉴定,结果出乎意料,正确率居然达到了70%。


事实清楚后,警方带走了三名参与作弊的考生,进行详细调查。

这几名学生,是同一个学校的同班同学,分别是蒋某、赵某、张某,第一个作弊被抓住的是蒋某,而这件事的起因,则是因为赵某。

据赵某交代,在考试之前,几人清楚地知道,凭他们几个,根本就无法考上研究生,但觉得还不死心,于是就想到了歪门邪道。

作弊,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不陌生,甚至不少学生都曾经有意或是无意地,在考试中作弊。

这也是赵某想到的办法,但是赵某几人也知道,像这种国家级考试,想要作弊,那其中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赵某开始上网查询相关作弊手段和设备。


经过筛选,赵某看中一块高科技考试助力产品,一个类似橡皮的电子设备。橡皮是考试中必备的用品,不引人注意,使用简单,如果好用的话,那一定能起到作用。

最初的时候,也考虑过风险,担心作弊被抓,但想到凭几人的情况,如果不想办法的话,通过考试根本无望。

要是真的能像卖家承诺的那样,通过率达到60%以上,还是值得冒险的。而且几人都不想在学校再继续复习下去了,况且一年复习的花费也不小,还要承受来自家里和自己心里的压力。

于是,三人决定铤而走险,共同凑了一万元钱,买了三套设备。

几人用qq的方式与卖家进行联系,付款后采取不见面的方式,邮寄设备到异地,三人到异地拿货,完成了交易。


他们全程与卖家没有见面,没有明确的联系方式,也曾经担心上当受骗,但这个时候考试迫在眉睫,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上当也认了。

卖家的其他的信息几乎没有,唯一的信息,就是卖家的发货地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这也是警方掌握的唯一线索。

为此,警方成立专案组,赴三地展开调查。

第一路赴深圳,这种电子产品都是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警方调查各个网络的终端,查询线索。

第二路赶往长沙,调查犯罪分子的准确信息,并实施抓捕。

第三路则是收集资料,通过各种方式确定犯罪分子的准确地点。


很快,案件就顺利告破,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到案。

贩卖作弊器的卖家姓曾,是长沙一家教育机构负责人,而这家教育机构所经营的主要项目,就是贩卖考试作弊器。

几乎各类型的国家级考试,这个曾某都参与其中,以贩卖作弊器为生。

这些设备,也不是曾某自己生产的,在其做教育机构之前,偶然机会了解到这个行业,也了解到,这种作弊器市场需求很大,才转行做起来这种灰色产业。

为了安全,曾某从不与任何买家见面,全部都是都过qq联系,网上交易。

至于曾某提供的考试答案,是他们专门有一个这样的qq群,里面提供各类考试的答案,至于准确率能有多少,曾某自己也说不清楚。


所谓的答案,其实来源基本就是蒙的,至于考试到底能不能过,完全看运气。

事后,曾某对考试结果概不负责,而且交易完成后,想要再找到曾某,对普通人来说,也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这起案件发生的时候,我国尚且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能对考试作弊做出明确规定。这也是犯罪分子一直抱有侥幸心理的原因。

在蒋某等几名学生看来,考试作弊被发现,大不了就是取消成绩,或是之后取消考试资格,反正对他们来说,考试也通过不了,被发现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然而,就在此案发生后,我国就正式出台了刑法修正案。


其中第25条,明确规定了国家级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除了对作弊考生有明确规定,对于提供作弊设备的,也明确规定了,视情节轻重,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刑法修正案的出台,给此类考试作弊案件提供明确依据,对此类案件的审理,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考试作弊的发生。

家长希望孩子成才,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成绩仍然不及品行重要。

家长不要急于求成,给孩子灌输不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孩子急于求成,走上错误的道路。


本主儿
有深度 有温度 有态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