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率“爆表”!春节期间央媒持续为非遗泉州“上分”

时事   2025-02-05 09:42   福建  

“这年就非得在泉州过。”当央视主持人在春节节目中发出这样的感慨,被网友誉为“过年氛围天花板”的泉州再一次迎来了关注。


春节假期,泉州再获国家级媒体重磅推介,世遗古城与各级媒体的“梦幻联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璀璨的非遗技艺与浓厚的古城烟火气息在流量加持下“圈粉”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纷纷“种草”,来泉过大年。

首个“非遗版”春节,泉州受到中央及各级媒体的高规格推介,收获高频次关注,让泉州非遗享誉寰宇,让泉州年味与世界共享。 

持续出镜

央媒爱上非遗泉州

当非遗中国年遇上世界遗产城市,会产生怎样的奇妙体验?1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节目组来泉录制主题为“非遗中国年,就在泉州过”的新春节目,向广大网友发出盛情邀约——来泉过大年。春节期间,该节目的2期微综艺(上下集,共60分钟)和3期微纪录片(每期8分钟)陆续在央视频及其全媒体平台上映,短短几天累计收获超千万播放量。



节目中总台主持人孟盛楠、路伦一与“小黑诸鸣”“汪梦云”“南笙”“小龙很忙”等多位中外网络达人一同体验南音、南拳、刣狮、白鹤拳、花灯、木偶戏、簪花围等众多泉州非遗瑰宝,品尝推介地方美食小吃,让广大网民朋友感受非遗中国年里的浓浓年味,共同领略世遗泉州的无限魅力。


既是“过年氛围天花板”,又是“春节必去打卡地”,泉州缘何在众多历史名城中脱颖而出,获得央媒重磅推荐,成为春节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答案在这洋溢街头巷陌的咱厝年味,让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岁岁年年,锣鼓声声,灯影摇曳,泉州的年味藏在热闹的习俗中,藏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热闹而有韵味。”1月31日《人民日报》副刊“我们的春节”专题报道《泉州的年味》,引读者沉浸式感受泉州富有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的特色美食,领略兼具人文底蕴与空前盛况的传统年俗,“传统而深情,酣畅且淋漓”的泉州年味跃然纸上。


答案也在这丰富多彩的非遗代表性项目,引得磅礴浓烈的热爱。新华社1月31日发表时评《世界共此时 文化中国年》,借蛇年春节泉州等“非遗目的地”城市的机票预订量翻倍这一喜讯,展现中国人满满的民族自豪感、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今世簪花,来世漂亮。一定要去泉州,体验一次簪花。”1月26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首个“非遗版”春节,咱这么过》的文章,关注泉州蟳埔村学习簪花技艺等非遗对“年”经济的推动与游客“追着非遗过大年”的高涨热情。采访中,跨越万里奔赴泉州过年的新疆昌吉游客李园表示:“南音缠绵悱恻,木偶戏栩栩如生,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韵味,灯会、踩街、非遗鱼灯车巡演等活动,真攒劲!

高频出圈

泉州年味让世界看见


在央媒持续“高光”之时,泉州同样赢得各方媒体瞩目,将非遗传播得更远,让世界看见泉州年味。

1月30日、31日和2月1日,《福建日报》头版聚焦泉州,连续刊发《民俗表演舞动街头》《一脉连枝情相融——探访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里的“闽台缘”》《晋江:实干争先开新局 奋楫笃行抓首季》三篇报道,关注泉州古城特色非遗表演,探寻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闽台情缘,展现泉州企业“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建设生产热潮;2月3日刊发的《古城“警”色暖人心》一文,更将镜头和视角对准基层一线人员,讲述“90后”民警郭珊过年期间坚守岗位,为群众畅游古城搭建起立体式防护网。


“奔赴福建泉州,在提线木偶戏中品味遗韵……这个春节,越来越多的人为一项非遗赴一座城。”中新网2月4日推出《春节文旅市场非遗热、人气旺、活力足》,以泉州“非遗”旅游为例,讲述各地推出众多非遗体验活动,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搭建文旅消费新场景,为文旅融合添动力;2月3日,中新网题为《立春怎么吃?咬春地图带你“卷”起春日好“食”光》,详细介绍了泉州传统美食润饼菜:“面皮配上胡萝卜丝、春笋丝、豆芽、香菇以及当地盛产的海苔、油炸酥鱼、虾仁等等,口感鲜美而丰富,那是沿海地区春天的味道。”栩栩如生的描绘,令人垂涎。


“春节长假期间,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大批游客蜂拥而至,渴望体验簪花围的魅力。戴着簪花头饰的游客纷纷拍照留念,让整座村庄充满了无限的欢乐与活力。”在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 Daily Asia(中国日报亚洲网)、Morning GBA(早安大湾区)、Hola Fujian(福建国际传播频道)等官方媒体海外账号对春节期间泉州蟳埔簪花围、“七彩刺桐蛇”IP、闽南汤圆、新春街景等节日盛况进行宣传报道,展示了泉州的新春年味与丰富民俗,评论区内各国网友、海外华人华侨纷纷点赞泉州“世遗”年味,不少网友还表达了来泉州过中国年的浓厚兴趣。

融媒出彩

彰显千古风华城市魅力

全过程关注、密集报道春节期间泉州的过年气氛和文旅市场,“泉州发布”等政务新媒体以及泉州晚报社旗下各媒体同频发力,为讲好泉州故事添砖加瓦。


针对春节期间泉州文旅特别是古城文旅火爆出圈的现象及成因,“泉州发布”在几个重要节点推出《人从众!日均超200万人次!拥抱世界,泉州怎么做》《泉州古城游客突破124万人次!人城共生引来四海奔赴》等深度报道,全网转发、访问量超100万。同时关注杰出泉州人在春节期间的感人故事,独家或第一时间发布《三十三载不言弃!泉州八旬老党员和一份特殊的“拜年清单”》《刚刚!央视专访泉籍院士郭光灿:“世界第一”这样实现》等融媒体产品。据统计,“泉州发布”政务新媒体平台在春节发布推文50篇、视频近100条。


泉州晚报社新媒体策划推出“非遗中国年 就在泉州过”系列短视频,营造喜迎春节的和谐欢乐气氛,其中20个视频围绕火鼎公婆、拍胸舞、拔拔灯等泉州各县(市、区)传统民俗,近40个短视频报道春节期间泉州各项精彩非遗活动,展示泉州非遗魅力。系列视频通过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泉州网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强国号及泉州通客户端实时推送,助力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泉州晚报社两微一端,也分别以首页显著位置开设专题、原创推文和视频等形式,聚焦泉州春节各地庆祝活动、火爆文旅市场以及泉州人浓浓的人情味,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民生保障工作举措和各地欢庆春节喜庆景象。其中,泉州通App开设“新春走基层”栏目,并在微博、抖音等开设“新春走基层”话题,充分展现全市各地欣欣向荣、人民群众欢度春节的美好景象,积极营造活力涌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热点推荐

● 泉州:民营经济新春开局起势

● 本周上班时间有变!距离下次放假还有......

● 速看!泉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时间定了!

来源:泉州晚报、泉州通客户端

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范金林 宋尧

编辑:黄诗艺
二审:彭斌
三审:刘倩

戳这里关注我,更多精彩内容等你👇


点亮

持续关注↓↓

泉州晚报
《泉州晚报》系中国“百强报刊”,泉州晚报社旗下有《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泉州商报》、泉州网、泉州通等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