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稳”是基本盘,“进”是方向和动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这是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现状的有力写照。一组数据,“秀”出福建引以为傲的“民营力量”:贡献全省近70%的地区生产总值、70.6%的税收、7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4%的企业数量,其中对税收、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分别比全国高出两成和一成左右。
硬币的另一面,则是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当前,“黑天鹅”“灰犀牛”加剧不确定性,虽然有坚实的实体经济,有多区叠加的政策优势,但福建民营经济凭何再开新局、再上台阶?营商环境稳、营销市场稳、产业基础稳,这是福建民营企业稳中求进的关键所在。
福建在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中提出,要坚持以创新驱动增添动能,推动民营经济成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力量。“稳”中蓄势、“进”开新局,福建民营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其势日盛。
以“稳”聚势
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与优化营商环境的关系为何如此密切?答案,藏在省情里。据统计,福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2023年为741.1万户,占全省经营主体总数九成以上。营商环境一头连着党政部门的“有形之手”,一头连着市场的“无形之手”。对福建这样的资源小省、民营经济大省来说,良好的营商环境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福建打出政策组合拳,因地制宜优化营商环境,出台历史上首份营商环境建设规划——《福建省营商环境建设规划(2024—2029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地方性促进公平竞争条例,建设完善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努力为广大民营企业创新打造公平环境。
但必须看到,目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为中小企业,拥有较少科研资源,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难免掣肘重重。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科研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联手公平配置资源,服务不断涌现的新质生产力需求,已箭在弦上。
5G+智慧工厂内的规模化生产场景(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起拓 摄)
今年是位于泉州的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成立的第12个年头,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这一纺织行业科研“国家队”的实力。
“地方政府希望我们打造行业科研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这正是我们一直在致力实践的。”通用技术中纺院海西分院副院长郑小佳介绍,首先是引领,通过前沿技术研发引领企业创新向高端化攀升;其次是支持,对实地调研发现的中小企业研发瓶颈问题予以技术支持;再次是服务,每年都向企业宣介最新纺织行业标准、推动行业科研成果对接和交流,服务于技术创新。
用“有形之手”打造科研公共平台,这只是福建推动科研资源经由“有为政府”更好配置到广大民营企业的一个例子。在集成电路、种业创新、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若干个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研发服务;高标准建好民营企业牵头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新增一批民营企业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民营企业“智改数转”,推动7个细分行业1100多家企业“集群式”转型……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西莫格鲁认为,包容性经济制度允许大多数人参与经济活动,并尽最大努力发挥个人才能和技术,这种制度创造公平环境,使得创新过程成为可能。他的观点再次印证公平环境之于创新的重要性。
在产业科技发展浪潮中,中小企业犹如小型船舶难免摇摇晃晃。福建通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经营主体在不确定环境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凝聚起了前进的势能。
“玉在山而草木润”。据统计,过去三年,我省年均新增经营主体70.71万户,经营主体满意率逐年上升,连续3年保持在85%以上。
以“稳”谋力
根据企业管理中常被用到的“微笑曲线理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的研发端和市场端,恰好处在“微笑曲线”两端,也是价值最高的两端。价值最高,意味着开拓创新最难,尤其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复杂,把握好市场端对于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面对不可测的市场风暴,福建民营企业积极拥抱新变化,大胆开拓新市场。
“当市场大环境趋向成熟,一个新兴行业诞生就是必然的了。没有所谓的胜出者时代,只有大时代中的胜出者。”胜科纳米福建公司总经理李晓旻对市场之于企业的战略意义思路清晰。胜科纳米凭借其在业内世界领先的科研力量,建立起了国内半导体领域最具规模的第三方实验室。“我们开创了全新的行业赛道——第三方分析测试实验室,这其实是在传统产业链中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李晓旻直言,胜科纳米布局福建,就是看中了福建位于目标客户群集中区域的市场区位优势——半导体产线一旦出现事故,恢复生产必须分秒必争。
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相对应,福建民营企业培育新兴市场所体现出的长期主义同样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福建华清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施纯锡恰是这么一位长期主义者。
华清电子研发生产的电子新材料氮化铝陶瓷,是2004年晋江市引进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863计划”重点研究成果进行产业转化的项目。可在2018年之前,华清电子经历了长时间、高投入的科研量产阶段却未盈利。究其原因,原材料进口受限、技术上落后国外固然是一方面,主要还是由于国内尚未形成电子新材料应用领域的市场。
“我们坚持投入巨资研发,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十几年来的技术沉淀,让华清电子牢牢把握住近些年光伏储能、LED封装、5G通信、电动汽车等氮化铝陶瓷下游产业起飞的风口,迅速占领新兴市场。”施纯锡讲述了一个不同于胜科纳米的“拼市场”故事,持之以恒重视发展新质生产力,无疑也是这个故事反转的关键。
近年来,泉州持续引导企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新发展,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泉州晚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小阳 摄)
在厦门,作为储能领域的明星企业,海辰储能凭借“无内不稳,无外不强”的核心战略,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成立五年,海辰储能已成长为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前三的“独角兽”企业。
海辰储能联合创始人、总裁王鹏程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海辰储能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开启新的五年“中长跑”。“无内不稳”,公司要持续加大布局国内生产线和先进产能,进一步夯实国内市场基本盘;“无外不强”,以进取的姿态全面推进国际化进程,积极开拓增量市场。目前海辰储能已完成了厦门、重庆、深圳、菏泽四大基地及研究院的布局。同时加快国际化进程,目前公司产品方案全球交付项目数量累计超300个。
以市场之“稳”谋求新质生产力的前进之力,以新质生产力的前进之力谋求市场之“稳”,这样“稳”“进”相生的故事,在福建民营企业中每天都在发生。
以“稳”赋能
长期以来,福建民营企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厚实产业基础所带来的产业“稳”,正赋予福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新优势。
在中国鞋都莆田,一个鞋服产业的全新生态链正被不断构建完善。抓住工业互联网的风口,整合供应链和技术优势,打造柔性快反供应链,通过私人定制、个性化、柔性化生产新模式,推动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福建制鞋产业已经形成完整且有竞争力的产业配套,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拥有优秀的企业。”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副会长李军认为。
在纺织重镇长乐,恒申集团在2024年完成了申马环己烷脱氢项目的投资和投产,该项目采用其自主研发的绿色循环工艺,总投资2亿元,产能10万吨/年。不仅如此,曾经的纺织企业恒申,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拓展延伸,已实现化纤、化工和新材料一体化的产业布局。
在“数字福建”先行实践地福州,中海创科技集团的实验室里,机器人各执黑白一方正在围棋对弈,数字孪生智能超级工厂系统有序运行,AI机械手在自动生产文创纪念品……从1992年成立之初致力为传统产业的工厂实现设备自动化,到今天发展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该公司董事长、创始人陈米力始终坚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海创能够站上智能制造新赛道的关键。
看传统产业,起跑新时代;看新兴产业,开辟新赛道。
前段时间,《中国日报》(China Daily)发布了一个访谈视频,视频中美国汽车制造巨头福特公司CEO吉姆·法利在谈到中国的电动汽车时说:“先别管华为和TikTok了,想想中国汽车吧。”他还特别提到,中国掌握电动汽车电池加工的所有环节。
以电动汽车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还有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智能化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福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重点。近年来,福建持续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支持民营经济加快链条协作、集群发展,提升不锈钢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石化、集成电路与软件信息等国内领先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新型显示、计算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产业层面落实到一个个鲜活的企业,厚实的产业积淀正为福建民营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
凝聚前进之势、谋划前进之力、赋予前进之能。展望未来,我们从营商环境、市场和产业的“稳”里,读懂福建民营经济向“新”求“质”的底气;从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进”之能里,勾勒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明天。
热点推荐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黄诗艺
二审:肖国敬
三审:黄凌燕
热点推荐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黄诗艺
二审:肖国敬
三审:黄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