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工作室间教师的教学交流和学习,提升工作室教师的专业成长,温州市郑建锋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在6月7日下午至8日上午在泰顺县罗阳镇中心小学举行“空间与图形”领域主题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泰顺县苏浙闽名师工作室和雷李桃名师工作室学员。本次活动围绕3节课例+1次互动点评+1个专题讲座展开。
首先由工作室学员吴立强和四(2)班孩子带来《平移》一课。吴老师从游戏俄罗斯方块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二年级平移运动的经验,并通过快速判断哪几个图形不能通过图形平移得到,回顾旧知,概括出平移运动的特征,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变。之后,紧扣问题“小房子到底平移了多少距离”展开探究任务,以定量刻画平移。活动中,充分暴露孩子在定量刻画平移时的误区----把两个图形的间距误认为是平移的距离。吴老师用充满童趣的语言组织学生互动交流,让孩子积极参与到辨析和说理过程中,从而明确定量描述平移的距离要先找到对应点,再测距离。最后让孩子找出更多的对应点,并通过动画演示图形在平移时,图上的所有点都同时向同一个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从而很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扎实高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第二节课由工作室学员唐必永老师带来一题一课——《盒子的容积》。唐老师将书本上的一道“把一张正方形纸的四角剪去一个正方形后,折成无盖盒子求容积的问题”的习题设计成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唐老师通过提问直接引入课题:怎样用一卡纸得到一个纸盒?学生提出要通过剪一剪、折一折之后,让学生观察并梳理正方形纸和无盖纸盒之间的联系,为后续探究盒子容积做好铺垫。接着紧扣学生在思考中提出的问题“四角剪去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时盒子的容积最大”组织学生展开探究。学生思考并计算验证发现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是大正方形边长的六分之一时盒子容积最大。唐老师继续组织学生反思和提问:如果正方形纸大一点,还会是这样吗?如果小一点呢?当学生验证边长为12和24时,也是剪去六分之一时容积最大时,唐老师又组织学生思考新的问题:如果不是刚好减去整厘米,小数呢?还会是六分之一时最大吗?唐老师引导学生计算容积峰值两侧的小数,并通过课前例举的大量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数据制成的统计图,让孩子观察发现数据的变化特点,发现还是成立。最后让孩子们带着为什么是减去六分之一时容积最大的问题走出教室。
两节课后,各工作室学员分组进行交流,并选出代表对两节课进行点评。每个小组代表都结合组内成员的意见对两节课发表了看法。两节课都受到了学员们的一致认可,第一节课的吴老师用童趣的语言和课堂组织让所有老师眼前一亮,整节课体现了学生为本位的教学样态。第二节课唐老师关注学生的思与悟,重视学生的提问能力,整节课中多次引导学生根据学习进度进行提问,促进孩子深度学习。
最后,导师郑建锋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认为两节课都有着共同的浓厚的好课味道:教学与设计的逻辑味浓,数学味浓,精致味浓。而两节课由于内容不同,教学老师教学风格各异,又有着鲜明的各自特点:第一节课交互味浓,童真味浓;第二节课幽默味浓,探究味浓。郑老师指出老师除了关注自己如何上课,提升教学能力之外,还应关注怎么听课、怎么评课,这也是一个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次活动特邀苏浙闽特级教师作教学示范课《三角形的认识复习》和专题讲座《学做一名有趣的数学教师》。
在教学示范课环节,苏老师从“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这句话引入,通过:学习什么?为什么是这样?掌握了哪些方法?哪些知识容易出错?哪里还不明白?哪些知识有关联?这6个问题指导孩子如何先把书读厚,再指导孩子用思维导图、错题整理等方式把书读薄。苏老师通过复习课的精彩示范引领,带给学员深深的触动与思考:复习课不能简单地等于刷题,课上要让学生有事可干,有事想干,好的复习课应该有思想、有方法。
最后,苏老师通过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故事为学员作精彩的专题讲座《学做一名有趣的数学教师》。她从怎样做到有趣不失科学?怎样持之以恒地做到有趣?两个方面娓娓道来。苏老师以现任教学班的教学工作中的做法来示范举例,教学语言要儿童化和富有想象力,教学中要学会讲趣味性的故事,从而让学习在拥有科学性的理解的同时直击知识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同时她指出:要追求有表现力的课堂;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肯定激励为导向的评价,不断探究的品质去追求学做一名有趣的数学教师。
讲座中,学员静静地听、投入地想,深深的触动:学做一名有趣的数学老师、一名调皮的数学教师、一名平和的数学教师,让数学课堂成为一门艺术,成为全体数学教师教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