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从临朐南部的一个山村搬迁到一个叫约延(冶源)的大地方,初来此地,一下子被夜晚那盏明亮刺眼的电点灯给震住了(当年在我们老家还没有通电,一直用煤油灯)。它怎么比月亮还亮啊!而且用根绳子一拉就亮,再一拉就熄灭,特别听话!当年各种疑问让我睡下之后老是叫借口起来拉开灯再关上灯,如此三番,方觉过瘾!以至于晚上睡觉之前家里人都不敢让我多喝水了!那个时候的冶源称为“公社”(1956年设冶源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2020年,撤销临朐县冶源镇,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冶源街道),驻地就在老龙湾北岸,现在依然能从网友提供的老照片里找到它的影子。在下图的上方就是当年的冶源公社,记得最前排西边是派出所,派出所前面是一条水渠,是由西往东淌的,穿过墙头流到万宝泉那里,那水是泉水,无比清澈,当年在这里办公的人直接用水壶从这条水渠打上水来炖开喝。下图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拍摄的照片,这个时候公社已经改为镇,而且搬迁到了海浮山南边去了,此地改为冶泉宾馆。同学提供了两张图片可以让我们穿越时空窥其当年此地的一角。这个宾馆后来也消失在历史的云烟里,此处现在是玉泉寺的位置。
眼下到了赶年集的时候,说起冶源集,印象深刻!可能我在来这里之前就从来没有赶过集,并不知道世上还有如此热闹繁华之所!当年赶集是在冶源那几条弯弯曲曲的街道里,街道本来就不宽敞,再加上赶集的人呼呼啦啦的涌来,就是人挨人煎挨肩,热闹非凡。特别是年集,那就是小孩子开眼界的地方,那个年代在冶源集上我还见到过有人售卖狠虎(野生动物,现在售卖违法)的,那东西在铁笼子里瞪着两个大眼睛炯炯有神,也特别凶;见过被人赶到涵洞里饿死的野狼,那毛发如同枯草一般,瘦骨嶙峋!那时候冬日的降雪特别多,一场雪后冶源就变成了童话般的世界,老龙湾云雾缭绕宛若仙境一般。从腊月十九集开始,老龙湾铸剑池畔鞭炮市场就开始有声音传出来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与叫卖声此起彼伏,那个时候我们正好上初中,人在老龙湾畔的教室里坐着,心早已跑到铸剑池那边去了!至于老师讲了些什么,根本没听进去,那刻感觉老师的声音不如爆竹声好听!记得当年同学的母亲用鞭纸摊煎饼,结果炸了鏊子(鞭纸中有落头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东西都慢慢消失了,可是记忆却抹不掉。
老龙湾畔的老初中早已搬走了,绕湖一周的路上写满了求学艰辛的酸甜苦辣。记得教我语文的苗老师就在老龙湾畔居住,每年初一我都去他家拜年,后来老师一家搬到外地了,再后来那个地方成了现在老龙湾的一角。
为何老龙湾能有那么多的老照片保存下来,因为从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就有一个专门从事照相服务的团体出现,再后来数码相机、手机普及,这种职业也慢慢消失了。与之消失的还有那个被称为耷拉子街的地方,其街道是流光的青石铺成,历史的厚重感强,街道两侧有老式的门店,售卖针头线脑,这可能是冶源最有代表性的街道。一些东西消失了,一些东西又出现了,这是或许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