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就是心与宇宙相合!

百科   2025-01-11 17:00   山西  

世界之大“虚空”名为最大,因为“虚空”无相、无形,故名为大。


我们先来谈一谈究竟什么是空虚无相?


虚空没有法相,虚空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之虚空,但在一切法中,没有空虚这个法相。


虚空是一个施设之名,为一个地方的空间而设立的地方名。意指方位之名。


虽然虚空没有法,但虚空是存在的,我们看不见,并不代表它没有。


我们凡夫都是通过六根接触六尘,从而起六识分别。见山知道这是山,见水知道这是水,而虚空看不见,所以虚空实无有法,唯是假名。


盲人因为眼睛看不见,见不到色,内心就没有色法可言,没有见到色,都不入心相,又谈何有虚空之法相可得呢?


借色来显示虚空无相。一切法相都由心生,虚空都不在心里头,无相无形又何来的虚空之法相。


心无外色,意思是说,心本无色,一切色都是外面的万物所照才有的色相。


既无色,就不能说有空虚之法可得,因为一切法中并没有虚空这个法。


虚空因为无边,所以广大,因为无边,所以无限量。


换言之,若众生的心量犹如虚空那样无边无际,即离了四相,我人众生寿者相。

为什么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有限量?

因为住相是有我相,有施的我相,有施的物相,有受施的人相,有这三相就是住相布施。


因为住在布施物的这一法的法相上,比如,我把钱拿来献捐寺庙是为了得到名声,是为了得到福报,有心而行布施,就是住相布施,这种布施是没有什么功德可言的。


以为布施物越大,得到的福报越大,但都是住相而行布施,虽然有福报,但也是有限量。


无心去行布施,不去想我在行布施,这就是无为法,无为法所得的功德是无可限量的。


因为,无为法是不住相布施,故所得的福得无有限量。


布施有净施,和不净施,清净布施所得的果报大,不清净布施之果报则小,净放可分为三种,一者是物净,二者是田净,三者是心净。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想了解清楚透彻,就买一本《金刚经》的国学经典来看吧!


这些都是布施的内涵,需要我们努力去修学。



空虚若以人的心量来形容,曰无我。在方位上曰,无边无际,无有限量。


借虚空无相来比喻无相布施,因为无相,所以布施犹如虚空无相一样,无边无际,因为无边所以广大,因为无边,所以无限量,所以布布施所得的福德亦无限量,周遍法界

若住相行布施,虽然有福德,但不一定有功德。


何为有功德又有福德,是与有相与无相来区分的。住相布施,唯是布施,没有波罗蜜。无相布施,既是布施,亦有波罗蜜。


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会问,布施波罗蜜是什么意思,这个需要自己去体验,你在行布施的时候,如果以执着之心去布施就是住在这个布施物的相上,以为有布施的功德可得,实则是无得,因为布施的功德是不求自得,有心去求,反而不得。


因为功德是本心而为(自然而然的心去修),若有心去修行的,就会住在这个物上。


比如,一个人为名声而去布施,他就是住于“名声”这一法,就是住于这个名声之相。心量被这个法相所局限了,心有限量,所得的福报亦有限量。心无相,则无有限量。


布施有波罗蜜,才会有功德,波罗蜜是与心的智慧有关,为什么说与心的智慧有关?


因为心生万法,心是一切法相的根源,无住就是智慧,行于布施时无住,就是得般若,菩萨了知一切法是虚幻的,所以于法行布施,不住于相,这样的布施才算是布施波罗蜜,这种无住相布置,不但有福德,还有功德


经常有人在修行的时候,比如打坐悟禅,双手合十,身心与天地融化在一起,这种境界实则是打破自我,整个人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让身、心、灵进入一个无我的境界。


无我则为空,我空则心亦空,一切空回归了本我,本心,这时纷扰、杂念全无,心在天地间驰骋,身亦在天地驰骋。


天地之间即是宇宙,宇宙无相,我亦无相,无相与无相相合就是融合在一起,这时的你,心即宇宙,宇宙即心,天人合一,这种感觉就是于虚空中得见真我,这时的我是周遍法界的,无为而无不为……


兵心永存
欢迎关注《军旅资讯网》,这里是全国退役军人交流的平台,欢迎战友归队!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