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并就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的有效机制,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
事关发展、事关全局、事关长远
近年来
我市加快建设
武汉都市圈区域重要人才中心
更加注重对人才工作前瞻性思考
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精准用力、科学投入
打好新时代人才强市组合拳
优化引才政策体系
卢然,湖北强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三年前,他随公司布局鄂州后落户扎根。工作期间,卢然率团队在多肽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去年“7·22鄂州人才周”期间,他名列“产业领军人才榜”。
近年来,鄂州相继推出“梧桐计划”“产业领军人才计划”“人才池计划”“人才强企工程”“才聚荆楚·智汇鄂州”大学生工程等“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新政,构建门类齐全、架构合理的特色人才政策体系。
面向高层次人才,出台“梧桐计划”,通过多种方式集聚国际级顶尖人才、国家级战略人才、省级领军人才和市级高端人才。
面向企业人才,出台“人才强企工程”,为企业引进大学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面向大学生人才,出台“才聚荆楚·智汇鄂州”工程,围绕光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临空物流等产业为大学生人才开发更多的优质岗位。
数年来,“新鄂州人”计划政策体系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已涵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强企、产业领军人才等多个方面,引进了一批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AI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专业型人才。据统计,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22.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超20%。
推动产才互融互促
湖北瑞华光电有限公司2022年投产后,对生产一线实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较大。过去两年,该公司依托“人才强企工程”先后引进各类人才20余名。
近年来,在华工法利莱、容百锂电、瑞华光电等龙头企业带动下,鄂州新兴产业快速壮大,人才需求旺盛。为此,市级财政拿出专项经费,鼓励校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目前,鄂州职业大学已与顺丰、三安光电、容百锂电等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加快培养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
随着中国首座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机场——花湖国际机场建成投运,以及武汉新城机遇叠加,鄂州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才发展与产业布局同时规划、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开展、资源集聚与成果转化同向发力,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立足自身产业实际
加大对高端装备、新材料
智能制造、航空服务
现代金融、商贸服务
文旅康养等各类人才的
吸引力度
加快实现产才协同发展
持续开展“智汇鄂州”系列活动,积极引进科技副总、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等专家人才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
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机制,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建好用好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以需定研、以研促产,推动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生产力。
积极构建 “招商+招才”“人才+项目”“人才+产业”整体推动、互融互促工作新机制,增强“双招双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才产互融”的良好局面。
营造一流人才生态
高水平人才服务是城市吸引人才集聚的 “金名片”。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靠的是人才发展生态体系。
“新鄂州人”系列人才新政推出数年来,鄂州市级财政累计投入的招才引才经费超过亿元。市委还进一步明确,市级财政每年面向人才和科技的投入保持10%以上的增长。
除了人才新政这样的 “硬举措”,我市还同步成立“人才服务联盟”,为人才提供住房、教育、医疗、婚姻、文化等16项暖心服务,营造人才乐业无忧的“软环境”。去年,这一举措获评2023年(第六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优秀案例奖。
为打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生态环境,我市构建全周期的人才创投、服务和安居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
构建精准有效的人才创投体系,注重发挥政府的“引领”和“补位”作用,建立完善“科技+金融”创业支持服务,政府、银行、企业、科研院所、资本多方联动,精准破解人才反映最迫切的资金问题。
构建周到细致的人才服务体系,优化完善 “人才数智服务平台”,依托“鄂州人才码”,实时互联多部门人才基础数据,实现“一码集成、服务全有”。
构建宜居宜业的人才安居体系,打造高品质的人才客厅和人才社区,高标准建成吴都新城人才社区公寓160套以上,青年人才驿站10个,着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