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英英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已满三年。作为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履行气候变化承诺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在经历了两个完整履约周期后也不断进化升级。
全国碳市场主要覆盖发电行业,现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40%以上,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截至今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配额累计成交量达4.65亿吨,累计成交额近270亿元。今年4月,碳价首次突破每吨百元大关,实现了碳市场的量价提升。近日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碳市场报告》”)显示,碳市场活力稳步提升,行业减排效果逐步显现。
当前,我国正积极推动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加快将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碳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有利于实现交易主体多样化,增加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一方面实现对纳入行业的碳排放管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相关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
市场量价提升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在过去三年中,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交易规模和价格整体走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达4.42亿吨,成交额为249.19亿元。其中,第二个履约周期的碳排放配额成交量和成交额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上涨47.01%和125.26%。
不仅如此,碳市场启动三年以来,碳价稳步上升。从开市交易首日的开盘价48元/吨上升至如今的89.12元/吨(7月24日开盘),碳价同比上涨85.67%。2024年4月24日,碳价首次突破100元/吨,相比首日开盘价上涨超一倍。
鸿碳伟业(上海)能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专家王玮向记者表示,碳价涨跌受到碳排放配额供需因素影响,也与碳市场政策预期和参与者心理因素有关。“从供需角度看,由于配额发放减少,且市场预期未来配额发放会进一步收紧,需求相对增加,价格则上涨。”
“碳价变化除了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之外,碳市场参与者的交易心理随着碳排放配额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碳分析师代福博向记者分析,有配额盈余的控排企业出于对未来履约的考虑会存在惜售心理,这时候有配额缺口的控排企业便不容易购买到,碳价也会有所抬升。
“碳价持续走高并非一件好事。”王玮认为,碳市场也是一个零和博弈的市场,有人受益,也有人买单。如果成本过高,它会使得控排企业负担过重,挫伤控排企业减排积极性。因此,价格最好在合理范围内浮动,既保证控排企业有减排动力,又保证其承受能力。
全国碳市场量价提升背后,交易主体的交易积极性明显增强。
《碳市场报告》显示,相较于第一个履约周期,2022—2023年新增交易开户338家,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31.79%,多次参与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32.14%,交易量超百万吨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上涨77.59%。第二个履约周期结束后,2024年上半年月均成交量、月均参与交易重点排放单位数量较2022年同期分别上涨49.54%、90.79%。
“历经两个履约期,目前控排企业的减排意识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逐步由被动‘完成任务’转变为‘主动管理’。”代福博说,企业更主动做碳资产管理,盘点自身的碳配额分配情况、履约情况、自愿减排资产持有量等。同时,搭建内部碳资产管理体系,从集团到子公司统筹规划。
随着碳市场有效运行,发电行业减排效果已逐步显现。在保障电力行业快速发展、能源安全的前提下,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单位火力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8.78%。
王玮认为:“碳市场对于煤耗高的火电企业而言可能增加一定成本,但是倒逼企业采取技术升级,同时加速落后火电厂的退出,最终实现降低碳排放。短期来看,减排效果仍具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
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全国碳市场的良性运行向全球贡献了“中国方案”,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力量。不过,相比欧盟碳市场,我国碳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碳市场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碳市场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覆盖行业、交易方式主体和品种、市场活跃度、市场功能发挥、数据质量管理能力等许多方面仍需发展和完善。
实际上,基于目前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发电行业,交易主体、品种均比较单一,全国碳市场的活跃度必然有待提高。
扩大行业覆盖范围,让更多交易主体进入全国碳市场,是当前一个重要关注方向。王玮表示:“若碳市场只覆盖发电行业,市场交易‘池子’比较小,碳减排效果有限。另外,欧盟征收碳关税,驱动着我国碳市场将水泥、钢铁、铝等行业纳入,并加速在品类和价格上与国际碳市场接轨。”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近日也表示,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各项建设工作,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尽快将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
“从履约时间上看,今年碳市场纳入新的重点排放行业的可能性比较小,由于时间紧张,可能需要到明年下一个履约期才有望纳入。”代福博表示。
不过,单纯扩大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并不能完全解决碳市场活跃度的问题。
王玮解释:“从逻辑上看,碳市场交易因履约而产生。如果没有碳排放配额缺口便不会购买,履约完成也不再购买,因此换手率较低。要提高市场活跃度,就需要引入类如投资机构的‘鲇鱼’,让中间商参与进来。”
代福博也认为,当前全国碳市场中的交易主体主要是控排企业,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入投资机构以活跃市场。此外,她还认为,目前全国碳市场体系中的交易品种仅为碳排放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现货,提高市场活跃度也需要引入更多的交易品种(比如碳期货)进入市场。
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是全国碳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此前,由于监督制度不完善、企业利益驱使等因素,碳排放数据造假问题显现,并引起多方高度重视。
2024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及相关活动的主要环节和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强化了依法监督管理和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惩重罚的相关规定。
代福博向记者表示:“《条例》明确了对于碳排放数据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惩罚规定,对于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会起到一定震慑作用,控排企业和核查机构等也将更加关注数据质量。相比此前,目前的惩罚力度进一步加大,不仅停留在罚款层面,严重时或将被要求责令停产,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在王玮看来,从专业角度和监管角度来把控碳排放数据质量问题都仍有提升空间。
目前,他对于核查机构的专业能力较为担忧。“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对于核查机构而言也是一个考验,因为缺乏行业运营经验,短时间内理清复杂的碳排放相关数据可能存在压力。”
新闻爆料、合作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国经营报微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