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工程”为戏曲艺术传承保护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   2025-01-03 07:09   湖北  

转发自公众号:武汉艺坛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振兴武汉戏曲“大码头”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的指导下,市戏曲传承发展研究中心、武汉汉剧院、武汉楚剧院、武汉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共同实施了“百戏工程”项目,不断推动戏曲传承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百戏缘起,整理、发掘、抢救传统剧目



2020年,“百戏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共完成、整理濒临失传剧目20出,其中汉剧《下河东》《翠屏山》《收痨虫》《马武夺魁》、楚剧《九相公闹馆》《玉莲汲水》《吕蒙正赶斋》《盘夫索夫》等各10出,复排经典剧目40出,其中汉剧《夜梦冠带》《打花鼓》《秦琼卖马》《丛台别》、楚剧《海舟过关》《贺端阳》《杨绊讨亲》《瞎婆摸包》等各20出,记录21位75岁以上名老艺术家口述戏曲传承经验体会等10余万字。在“百戏工程”传承保护过程中,收集整理保留了包括文学剧本、表演视频、名老艺术家访谈、传承阐释、唱段曲谱、学员心得、教学花絮等全套资料。这些珍贵资料无论是剧目或是口述史,均实现录音录像资料数字化,不仅为地方戏曲抢救保护注入“数字基因”,同时也为舞台教学、实践有效利用提供了保障。

传统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是地域文化创造力的展现,体现出荆楚独特思维与文化意识。但是,在现代主流文化趋势下,传统地方戏曲在文学、音乐、绝技绝活等方面,都面临断层、失传等问题,抢救性挖掘整理和保护传统戏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按照“整理一批、发掘一批、抢救一批”和“传人、传技、传戏”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在综合考量院团申报剧目的学术价值、演出价值、教学价值、保留价值的基础上,侧重选择师承脉络比较清晰、有对路应工的学员能够继承各行当中几近失传的剧目进行挖掘整理的筛选标准。

以汉剧《下河东》《马武夺魁》为例,此前均为汉剧二净和十杂的经典剧目,但因年代久远已濒临失传。在获得“百戏工程”项目资助后,武汉汉剧院主动赴荆州、岳阳等地,向王文华、喻存远两位老师学习此剧。王文华老师当年已八十多岁高龄,由于年事已高对《下河东》部分桥段也已记忆模糊,但对该剧中一段“唢呐二黄”却记忆深刻,因为汉剧其它剧目中“唢呐二黄”运用得很少,于是,大家根据这个戏的特点,凭借王文华老师的戏路,翻阅了大量资料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喻存远老师是岳阳巴陵戏的非遗传承人,历史上巴陵戏和汉剧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巴陵戏老艺人曾说:“巴陵戏是汉剧的崽。”此次赴岳阳学习《马武夺魁》,并使其再现舞台,无疑丰富了汉剧十大行剧目库,满足了戏迷欣赏需求,也通过教学提升了演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可谓一举多得。

濒危意味着紧迫。在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中,年龄最大的指导老师年近90岁,其他老师绝大多数已是耄耋之年,按照“兼顾行当流派、传承舞台经典、延续本门绝技、急需抢救优先”的原则,邀请这些老艺术家传戏谈艺,既救活了一批剧目,同时也保留了影像资料,对于表演者、研究者、评论者来说都难能可贵。

汉剧名家袁忠玉老师在传授《翠屏山》中《醉归》一折的表演时强调,《醉归》中“三回头”的表演,充分调动了手势、眼神、身法、步法以及索线的表演技巧,层层递进,将潘巧云的人物个性刻画的栩栩如生。而“踢索线”表演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出“弹索线”“丢索线”“转索线”“打索线”“勾索线”等,把人物“无形”的内心化为“有形”的外部动作,使人物形象更加个性化、立体化。

杨谟超老师在汉剧《收痨虫》教学中,把睡罗汉、矮罗汉、笑罗汉、知觉罗汉等“十八罗汉”的“罗汉相”运用到该剧角色的表演中,使济公的身段动作富有变化,形象生动,可看性强。

于盛乐老师认为楚剧表演最大的特点是生活化,他认为这是楚剧的灵魂,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传授《打豆腐》人物程式化动作时,他反复强调要夹膀子、紧臀部,这样的表演虽然累,但符合人物个性。张光明老师在楚剧《吕蒙正赶斋》的教学中,也反复强调表演的真实性,比如“喝粥”不能直接喝,要转着碗喝,从左边喝到右边,边喝边说,说的时候粥还包在口里,给人含混不清的感觉,这种表演都是有生活基础的很接地气。

“百戏工程”5年来记录了21位名老艺术家口述戏曲传承经验,促成了60部地方传统戏的挖掘整理恢复,虽然量不大,却好比药引子,成为治病的关键。

五年来,一批濒临失传经典传统剧目通过活态传承重返舞台,充分体现其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汉剧《哭秦庭》《双狮图》《秦琼卖马》、楚剧《九相公闹馆》《演火棍》《清风亭·盼子》等剧目,在城市剧场、送戏下乡、进景区、进校园等文化惠民活动中频频亮相,这些剧目不仅帮助引导观者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可以与传统戏曲交流的机会,这也许正是对传统戏曲保护发展的有益尝试。

此外,这些传统剧目还为一批年青艺术人才提供了一个历练提升的契机,使他们在各类艺术活动和大赛中崭露头角,屡获佳绩。近年来,他们分别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黄河流域戏剧大赛红梅奖、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大奖”、武汉艺术人才“江花奖”、湖北卫视《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最佳国风戏曲人”“优秀表演奖”等,为戏曲艺术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年来,与武汉广播电视台文体频道合作,共录制传统剧目60出,总计时长近3000分钟。此外,还跟踪采访、拍摄、记录剧目传承全过程,对传承老师进行深度访谈,详细梳理师承源流、表演经验、技术要点等,整理撰写传承阐释文本10余万字,录制名师传戏访谈近500分钟,真正做到一戏一档。



百戏归来,繁花似锦戏码头



为弘扬优秀戏曲文化,展示五年来艺术成果,10月11日—16日,“繁花似锦戏码头”百戏工程成果展演演唱会,以及5场12出(汉剧2场,楚剧3场)经典剧目(折子戏)专场在人民剧院上演,《下河东》《翠屏山》等暌违舞台多年的剧目再度和武汉戏迷见面,让许多老戏迷连声叫好:“好戏又回来了!”

10月11日,有着百年历史的人民剧院修葺一新,“繁花似锦戏码头”百戏工程成果展演演唱会在此拉开了帷幕。这是一场展现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的戏曲盛宴。汉剧、楚剧名家和青年演员齐聚一堂,共唱梨园深情,饱含情感和对戏曲体验迸发的真情演绎,将戏曲以演唱会的方式唱响、用全新的舞台演绎,让更多年轻人感受到戏曲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

年近八旬的汉剧、楚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和颜、张光明,在晚会上携两代弟子毕巍然、吴思雨、盛婕等共唱《贵妃醉酒》《瞎婆摸包》赢得阵阵掌声。

胡和颜说,当年陈伯华大师经常带着学生同台演出,大师常常说,老师教十遍,不如自己在台上演一遍,多演出、多琢磨才能出戏,这是百余年来艺术家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

五年来,胡和颜、程良美、袁忠玉、于盛乐、张光明、张一平等21位戏曲名家,先后参与了“百戏工程”传承和录制工作。在谈及从2020年至今教学体会时,胡和颜感慨不已,虽然陈派艺术流传甚广,但《秦香莲》《三请樊梨花》等剧目也少见演出,更少有影像资料。借助“百戏工程”的实施,她带着几代弟子将剧目仔细梳理:“我快80岁了,想将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传承下去的心愿愈发强烈。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持续下去,不断挖掘和传承更多的剧目,让汉剧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在演唱会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刘子微、夏青玲、王荔,以及毕巍然、陈晓檬、程丰、蔡薇、毛危、万江红、朱昌敏等优秀青年演员携手演绎经典名段,演出现场灯光华彩、座无虚席,你方唱罢我登场,熟悉的名角,熟悉的唱段,使晚会高潮迭起。

在5场12出专场演出中,汉剧《文昭关》《辕门射戟》《双狮图》《翠屏山》、楚剧《清风亭·盼子》《吕蒙正赶斋》《小姑贤》《九相公闹馆》等经典折子戏的演出更是场场爆满,让戏迷朋友过足了戏瘾。表演中一招一式尽显戏曲之美,一颦一笑传递戏曲神韵,扎实的戏曲唱功、细腻的表演引得台下观众们屏息凝视,叫好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展现了观众对于传统戏曲的热情与喜爱。

这些剧目在整理、传承过程中,不仅陆续被搬上舞台,有些剧目还走出了武汉,受到全国戏曲界的关注和肯定。由楚剧名家夏胜东传承、国家一级演员夏青玲主演的《百花赠剑》,在“伶人王中王”戏曲名家巅峰汇总决赛中,与8位戏曲名家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斩获金奖榜首,得到了全国戏曲界专家和观众的肯定。

五年来,“百戏工程”项目以戏出人,促进青年演员集体“涨功”。武汉楚剧院青年演员陈晓檬,先后跟随吴波、张光明等楚剧名家学习了《访友》《吕蒙正赶斋》《庵堂认母》《打金枝》《小姑贤》等剧目,是传承剧目最多的青年演员之一。陈晓檬说,经过多部剧目的学习和淬炼,自己的表演更加纯熟,先后获得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中国黄河流域戏剧大赛“红梅奖”等多个奖项,并在《把一切献给党》《向警予》,以及沉浸式小剧场楚剧《又从西厢过》等创作剧目中担纲主演,“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剧目的学习和积累,帮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才让我有了创造角色的能力,更好地进行现代剧目的创作”。

藉由“百戏工程”的助推,余维刚、毕巍然、范琼、陈晓檬、邓雅倩、张雷、吴思雨、邓诗洁等一批优秀演员迅速成长,在各类艺术活动和大赛中崭露头角,逐步为江城戏迷和全国戏曲界所熟知。

以戏出人,以戏出功,“百戏工程”守住戏曲的根脉,探索出人、出戏的路径,让戏曲在新时代焕发时代光彩。

为给“百戏工程”展演展示活动造势,8月1日至10月7日,由武汉电视台文体频道“大武汉戏码头”栏目,精选“百戏工程”经典剧目录像作品——汉剧《三关排宴》《收痨虫》《祭江》《取成都》,楚剧《访友》《打金枝》《吕蒙正赶斋》《杀庙》等20出剧目进行展播,深受广大戏迷、老年观众欢迎,每周一、周四守在电视机旁观看戏曲剧目,成为戏迷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观众们的福音。






百戏传承,共商发展新路径


10月18日,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期文艺沙龙在中南剧场举办。本期沙龙以“抢救、挖掘、传承、发展”为主题,邀请“百戏工程”传承老师及学员、戏曲表演艺术家、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交流经验,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地方戏曲,促进戏曲艺术繁荣发展。

文艺沙龙由市创研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刘子微主持。一级编剧罗慕磊、江东,一级摄影师杨德萱,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黄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传承人胡和颜、姚长生,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张光明、张一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剧代表性传承人杨谟超,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夏胜东,国家二级编剧林大成,市文旅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菁,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市文旅局艺术处,武汉汉剧院、楚剧院、市创研中心、武汉电视台等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出席了活动。

研讨会上,胡和颜、姚长生、张光明、张一平等传承老师代表发言。他们认为“百戏工程”项目,不仅是传承剧目的平台,更是一个凝聚了市委市政府、剧院、老师和学员共同心血的文化工程,对于整理、抢救经典传统剧目,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情。他们强调传统的东西绝不能丢失,需要一字不漏的保存下来,在保存的基础上再根据时代去发展。“百戏工程”既救了戏,又教了人,剧目和演员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救戏是手段,教人才是目的。他们希望“百戏工程”能够成为一盏长明灯,成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工程。

毕巍然、毛危、邓雅倩、陈晓檬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们认为“百戏工程”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年青一代得以探索戏曲艺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们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作为年轻戏曲人,将继续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实践,为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东、杨德萱、罗慕磊、黄蓓等戏曲专家对“百戏工程”也进行了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点评,为“百戏工程”进一步改进提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们认为戏曲传承不是一个口号,每一代戏曲人都有责任去降低剧目和舞台表演技艺损耗的速度。“百戏工程”通过一对一教学、经验口述记录、录像等,无疑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修行的意思就是再学习,要把被动模仿状态变成主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强调“百戏工程”不仅是一项关于戏曲艺术保护的行动,更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重塑的行动,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路上,每一位参与者都应肩负起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市文旅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杨菁代表市文旅局对社会各界,以及传承老师和专家学者一直以来对“百戏工程”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对学员们在此过程中的成长表示欣慰。她强调,五年阶段性成果不能就此搁置,要作为日常剧目常演常新,她希望青年学员要继续向老艺术家们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同时,她祝愿老艺术家们健康长寿,永葆青春,祝愿戏曲事业红红火火,繁花似锦。



百戏赓续,抢救性发掘刻不容缓


抢救、传承、发展传统戏曲艺术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而对戏曲的保护实际上是对文化传统的保护,是对文化心理的建设。五年来,一批经典剧目的复排演出,在艺术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积累,这无疑成为遗产抢救与保护、人才有效培养、观众吸引与引导、良好戏曲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好方式。

总结以往经验成绩是主要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整理濒临失传剧目中,有些剧目如汉剧《烹蒯彻》《讲宫》、楚剧《庵堂认母》《打豆腐》《访友》等没有达到失传的程度,在复排经典剧目中,也有些常演剧目,在挖掘名老艺术家身上的绝技、绝活等方面做得也不够。此外,传承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员在身段技巧等方面,由于个人的原因,达不到老师传授的效果等,这些都是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加以改进的问题。

为更好活态传承、研究、利用戏曲遗产,丰富上演剧目,下一步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把目光聚集到亟需抢救传承,且年事已高的名老艺术家们身上,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有些濒临失传的剧目只存在于老艺术家的脑海中,如若不尽早进行抢救性保护、修补和续编,恐将面临永久性失传的后果。下个五年计划,将重点对如汉剧杨谟超、袁忠玉、周家耀等老师,以及对散落在他们脑海中的传统剧目进行深度挖掘,确保地方戏活态传承,让好戏有根可寻,为观众带去更多更好看的传统骨子老戏。

二是从院团申报剧目中严格遴选有挖掘价值、濒于失传的优秀传统剧目进行重新改编整理。汉剧、楚剧在历史沿革中,曾创作过大量剧目,仅汉剧剧目就有八百出之多,这些都需要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一次全面梳理,为这些老戏拭去历史尘埃使其重回舞台。

提炼主题,从思想上剔除旧剧的封建残余,挖掘人民性的思想成分,赋予剧作以时代精神。传统剧目大多诞生并成熟于封建社会,难免会有一些糟粕成分,所传递的主题思想或多或少地会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抵牾。在改编过程中,既要看到它们在思想上、艺术上的薄弱环节,又要发掘它们所蕴含的积极因素,以回春之妙手点铁成金,赋予传统戏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重立主线,情节上去除枝蔓,突出主要矛盾,使剧作情节精练,线索分明。如楚剧《葛麻》原名《打葛麻》,剧中的主要角色葛麻之前被定位为一个刁钻圆滑,自私自利的小人,后来在对该剧的改编整理中,既突出了矛盾性,又强调了人物的差异性,既剔除了封建性的糟粕,又使该剧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升华,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成为楚剧的经典剧目之一,这也许印证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说法。

重塑人物,将人物个性的发展与主题的嬗变、情节故事的推进相结合,弥补旧剧只演行当不演人物的弊端,注重人物心灵空间的开掘。比如汉剧《秦琼表功》,也是在对人物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后,成为了汉剧看家戏。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不断传承和创造的结晶,我们将通过对戏曲传承和保护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为戏曲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钱林子

校对:魏 林  马 亮

审核:蒋仪菁



武汉艺坛

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武汉戏码
武汉戏曲、演出信息、图文音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