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王安石和解后写下一首词,最后7字,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文摘   心灵鸡汤   2024-08-23 06:02   福建  


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在黄州待了4年多的苏轼,接到了转任汝州的诏命。


不过,在前往汝州的途中,苏轼特地绕道江宁(今南京),去拜访了已经隐退政坛的王安石。


苏轼与王安石在政治上虽有分歧,甚至曾互为政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对彼此的才华都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在江宁的逗留期间,苏轼与王安石摒弃前嫌,畅谈诗文,共同游览山水,相处得十分融洽。


王安石甚至建议苏轼在金陵(江宁)买田置地,永久居住,但苏轼因故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此次拜访不仅展现了苏轼与王安石之间超越政治纷争的深厚情谊,也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苏轼写下了这首《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最后7个字,安慰了世人上千年,很多人都会背。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词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清晨,细雨斜风带来阵阵寒意,这是早春特有的气息。但苏轼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反而以一颗平和的心去感受这份清新与宁静。


淡淡的烟雾缭绕在稀疏的柳树之间,它们似乎在向刚放晴的河滩献媚。这里的“媚”字,不仅描绘了柳树的柔美姿态,更透露出苏轼对生活的热爱。


入淮清洛渐漫漫。”


随着视线的延伸,洛水汇入淮河,水波荡漾,显得宽广而深邃。


这一景象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苏轼心境变化的象征。


与王安石的和解,让他内心的重负得以释放,如同这宽广的水面一般,逐渐恢复了平静与豁达。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转至午间,苏轼与友人围炉品茶尝鲜。茶盏上浮着细腻的泡沫,如同雪沫般洁白;盘中盛着新鲜的野菜,那是春天的味道,清新而诱人。


这两句词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与珍惜。他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美好,感受生活的韵味。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词的最后七字“人间有味是清欢”,堪称千古绝唱。这里的“清欢”,不仅仅是指清淡的欢愉,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领悟。


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苏轼更加珍惜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他学会了在平淡中寻找生活的美好,享受那份清新而淡雅的欢愉。


这种对生活的态度和领悟,让苏轼的词作充满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或许我们也应该像苏轼那样,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与宁静。


无论是细雨斜风的清晨,还是雪沫乳花的午后,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和与感恩的心,就能发现“人间有味是清欢”。


文章看到这里,记得右下方+在看+分享,您的认可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


猜你想看:

历史上最神奇的一首古诗,顺着读是天亮,倒着读却变成天黑了
苏轼很唯美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如今却羞于出口
累了就读读苏轼的这首词,超然豁达,结尾18字引无数成年人向往

诗词墨香阁
每日分享精选诗词,与君共赏诗词之韵。于此,感悟人生之美好,共享世间之芳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