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绿?造富?造福!

政务   2024-12-23 19:26   新疆  

三十四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木塔格沙漠交界地带,这里风沙肆虐,地表沙化十分严重。60余年来,三十四团防沙治沙步履不停,在沙漠边缘播种“绿色财富”,释放“绿色红利”,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和生态融合发展的绿色生态之路,形成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尚新林正在进行四翅滨藜防火巡查工作

近日,在三十四团六连荒地,护林员尚新林正在进行四翅滨藜防火巡查工作。“冬季干燥寒冷,四翅滨藜虽然耐旱,但怕火灾,一旦着火,这片好不容易得来的绿色就会毁于一旦,我们要把这些易燃物清理干净,消除火灾隐患。”尚新林一边说一边捡垃圾、清理杂草。

随着冬季来临,四翅滨藜的养护工作进入了关键时期,护林员们的巡查任务也更加繁重,防火成为重中之重。尚新林每天都会穿梭在四翅滨藜林间,仔细检查每一处角落。干枯的四翅滨藜枝叶在脚下发出“沙沙声,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曾经的荒芜与如今的来之不易。

荒漠中的四翅滨藜


“以前这里就是一片不毛之地,风沙大得吓人,出门一趟满嘴都是沙子。现在情况开始慢慢改变,荒滩上渐渐有了绿色,风沙也少了很多。每天看着这些植物一点点长大,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都是我们用双手一点点创造出来的。”尚新林说。


近年来,三十四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物力、人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四翅滨藜具有高度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的特性,有“生物脱盐器”之称,能有效降低土壤盐碱度,防止土地沙化。2022年,三十四团与新疆铁门关市风芸苁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种植了600亩四翅滨藜,用于生态治理和修复。


护林员正在对四翅滨藜进行日常巡查管护。(资料图)


“四翅滨藜对水的依赖较小,对改造盐碱地效果明显,适宜在三十四团推广种植。四翅滨藜除了有卓越的生态价值之外,还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并且蛋白质含量高,是牛羊等牲畜的优质饲草,可用于牧草改良。”三十四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负责人罗剑洪说。


作为塔里木河下游的农业团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资源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想要发展,就必须把生态治理、生态建设和职工增收、产业振兴结合起来,积极探索一条“绿业并举、绿富同兴、绿进沙退”的生态富民之路,而引进种植四翅滨藜就是三十四团的创新实践之一。


为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三十四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植物之间的互补性,将肉苁蓉接种在四翅滨藜根部,在提高土地产出率、开辟职工增收新途径的同时,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2023年,四翅滨藜接种肉苁蓉实现亩产值500元至600元。


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传。从黄沙漫天到绿满荒漠,三十四团防沙治沙以及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已经初见成效。下一步,三十四团将积极把沙漠化治理与经济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和实践防沙、治沙、用沙的可循环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沙漠增绿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实现团场生态改善与职工增收致富相兼顾的目标。


特约通讯员:马永乐

编辑:党淑娟 张静 责编:朱蕾 李莉

审核:徐龙发

铁门关在线
讲好二师故事,传播二师声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512022990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324200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