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传承历史和文明的载体,也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为了解河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挑战,省统计局开展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情况专项调研。
基本情况
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郑州市郑韩故城、郑州商城、洛阳市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二里头、安阳市殷墟、三门峡市仰韶村等4个省辖市的7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500余名所在地居民进行了调研。
(一)河南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况
全省7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分别于2010年(殷墟、隋唐洛阳城)、2013年(汉魏洛阳故城)、2017年(郑韩故城)、2022年(仰韶村、郑州商城、二里头)被国家文物局正式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目前已建成开放博物馆5个。7个遗址公园总规划面积9278.23公顷,土地管理总面积3409.05公顷,建成开放总面积759.39公顷,占规划总面积8.2%。2023年,7个遗址公园共有在职人员964名,其中文博专业人员149人,占比15.5%,除隋唐洛阳城有运营收入外,另外6家整体运营处于起步阶段,运营收入较低。
(二)居民调查情况
本次调研以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和不同职业覆盖城乡的人群作为调研对象。
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关注认可度较高。66.1%的居民认为文化遗产地展览展示内容有吸引力,63.1%的居民认为文化遗产地对展品内涵价值挖掘和阐释比较充分。
调查发现,多数居民对于考古工作有基本了解,能够意识到考古工作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36.2%的居民认为近年来国家对考古工作非常重视,35.7%的居民认为比较重视。居民对考古的兴趣程度还不高。11.0%的居民表示对考古工作非常感兴趣,26.9%的居民表示比较感兴趣。
调研显示,文博类节目是居民了解考古的主要途径。居民主要通过观看文博类节目了解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拓宽眼界以及满足对考古文博领域的好奇心,享受知识带来的愉悦。68.8%的居民表示主要通过观看短视频获取考古文博信息,67.4%的居民表示主要通过观看考古文博类电视节目获取考古文博信息,52.6%的居民表示主要通过现场参观博物馆或考古遗址获取考古文博信息。72.3%的居民表示看过《探索发现》《国宝档案》等节目,61.4%的居民表示看过《寻宝》节目。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一)国家大力支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全省7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各项规划和建设,在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下稳步推进。目前已建成开放博物馆5个,汉魏洛阳故城博物馆正在建设中。调研显示,各单位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园一策”的政策措施认同度较高,有5家单位认为“非常好”或“比较好”,占比71.4%。国家遗址公园的各项规划也在稳步推进中。殷墟遗址公园项目正在推动宫殿宗庙展示区等7大功能区建设。仰韶村遗址公园正在建设形成“一中心、两环 、三广场、四点、五园”的展示结构。
(二)立足国家站位,坚持文物保护优先
遗址公园所在地积极探索建立保护类地方性法规条例,努力使文物保护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2015年,郑州新郑市开始施行《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条例》。2021年,《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获得通过,安阳市进一步建立了网格管理机制、巡查机制以及“行政+司法”联动保护机制。调研显示,2023年,河南省7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开展文物保护工程15项,处理遗址病害13例,开展遗址本体及环境监测(巡检)639次。截至目前,6家单位建立有文物库房,5家单位建立有考古工作站(基地),3家单位建立有预防性保护设施。
(三)发掘文化内涵,创新宣传利用形式
全省7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积极做好宣传教育与活化利用、知识传承和社会教育等工作,着力提升公众对中国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在宣传方式方面,6家单位建有微信或微博等公众号,5家单位建有抖音或快手等视频直播号,5家单位开发有文创产品。在活化利用方面,7家单位开发有智能导览系统,5家单位开发有互动体验项目、增强现实(AR)或虚拟现实(VR)项目等数字化展示项目。调研显示,2023年,7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举办文博类社会活动562项,举办展览活动28项,游客到访1721.64万人次。
(四)彰显公益本质,文化惠及社会民生
全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秉承不断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理念,持续推动文化建设深入发展,惠及民生。调研显示,2023年,汉魏洛阳故城、二里头、仰韶村、郑州商城等4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游客完全免费开放;郑韩故城免费游客量占比97.0%;隋唐洛阳城免费游客量占比30.0%;殷墟免费游客量占比40.0%。各遗址公园通过多项活动吸引大量群众,人民群众增长了知识,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2023年,7家单位全部开展了教育研学,6家单位开展了公众讲座、进校园活动和社区活动,4家单位进行了社会培训。
来源:河南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