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此情此景很眼熟,就是关键词不太一样。
作者丨林登万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何增荣
“你们这里木柴可还有?”一德国小伙推门进入柏林一家商店,大声问道。
“一兜15欧元……但前面货卖完了,我可以给你去库房看看”店员回答。
“可外面的标价,明明每兜10欧元!”
“你算上了要给泽连斯基的‘税’了没?”店主有气无力地说着。
“Verdammt scheiße!”小伙气愤地当场德式口吐芬芳,但最后还是得不情不愿掏出了10欧和5欧的钞票各一张。
收下钞票后,老板推门去了库房。这害得小伙子一阵好等,足有半小时后,老板回到了店里,默默拿出5欧元递还给小伙。
“不是15欧么,怎么不涨价了?”
“抱歉,我这儿木柴卖光了。”
图|朔尔茨:“抵御俄罗斯是有代价的”小泽:“是的,你们就是”
又是一年北半球隆冬时节,欧盟“抗俄”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冬天,所以又到了被誉为人类文化遗产瑰宝的苏联笑话,改掉各种关键词直接套用应景的时候了。然而与2022年,2023年初相比,现在的德国乃至整个欧盟,对于现状虽然已经不再张皇,但取而代之的并非从容或者胜券在握,而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麻木。
欧洲特别是德国的整体经济,已非三年前全球疫情间歇反弹期间,那种家底还在而且财政尚有盈余,所以面对断气断油给得起补贴的财大气粗状况。
更何况,之前美元加息周期的长尾效应,来自中国新崛起的车企冲击,以及德国车企在华市场的萎缩。种种一切叠加到一起,对于德国乃至德国民众来说,这个世道可谓日益艰难。
但艰难归艰难,各种德国社会的潜规则、魔怔行为,仍然一如既往。只不过映衬着当前的大环境,显得越发荒诞起来。那么,下面我们来针对德国汽车行业,八卦一下吧……
请问A.I.主管,您专业对口么?
在A.I.大流行的今天,整车品牌又有哪家敢不宣称自己跟进了这一至关重要的未来技术呢?所以最近一两年来,全球车企都在竭尽所能,组建自己的A.I.部门。
某德国豪华品牌,近几年也组织了自己的A.I.部门,招募了数百人员,其中不乏资深软件工程师、有PhD学位的技术人员,以及好几个具有正式职称的高级工程师,并为此配置了一位主管负责人。
图|图文无关
只不过,和手下一众大牛相比,这位管理人员不仅一行代码都不会写,甚至没有理工科背景——此人传媒专业出身,进入企业后也一直在干传播、营销的差事。而唯一能让此人有可能接近该岗位的理由,可能是其与某董事会大佬有“非比寻常的关系”。
鉴于企业内的这项任命,该豪华品牌内部员工戏称,他们现在是突出一个要技术有宣传,要数据有宣传,要成果还是……有宣传!
德式劳动法,保护的是躺平
还是某豪车品牌,去年初有位工程师过了试用期就开始消极怠工拒绝执行任何任务,理由居然是“我有不同的看法”。按照德国相关法律以及合同要约,企业方面并不能以此为理由直接开除他。他的上级乃至企业高层,对此抓耳挠腮一番后,也只能进行劝告。劝告不听之后警告,然后建议其转岗。
当然咯,这些都是无效的,人家根本“不鸟”——劝告不理、警告无视,转岗要求干脆直接拒绝。同时,德国法律也赋予了其“不鸟”的相关权利。
不过好在,这位并非跑来躺平的,可能是真的有比较不同的看法。在折磨同事(估计也折磨自己)并零产出整年后,因为实在太过百无聊赖,主动辞职了。
据说整个团队恨不能为此开香槟庆祝……
臭打工的,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这次仍旧是某豪华品牌,不过和上面那个不同。该品牌曾有过一位锐意进取的CEO,可惜的是他并非家族内的皇亲国戚,而是㊣德式优秀职业经理人,想在任内推行一系列优化改革方案。
图|还是图文无关
别的动作啥的,其实还好。比如针对工作效率的改革,乃至于一线裁员等等,虽然有工会这个阻力,但大体上管理人员、董事会等都是全力支持的。但当有一年,其将矛头针对企业供应商时,却立即触动到了集团内盘根错节的利益。
因为没有听懂董事会某些大佬委婉地劝告,或者说这位CEO认为改革是有必要的所以必须顶住压力,其旋即遭到董事会以及原本配合其工作的那些下属的双重排挤。很快就被踢出了企业,于是这位的改革也不了了之。
Headcount限制是对人不对事的
某top级顶尖tier1,因为面临东方对手的巨大压力,从2021年左右就锁headcount了。简而言之就是停止社招,应届更是基本免谈。
不过,天底下从来都有优秀人才。
某PhD虽然刚刚拿到学位谈不上有什么工作经验,但凭借其傲人的专业相关实力——比如发过相关领域多篇paper,甚至手握一项专利,还是获得了该tier1某部门负责人的青睐,直接口头许了工程岗的offer。
图|继续图文无关
于是这位心仪该公司的PhD也就屁颠屁颠回绝掉了另外一家颇有前途但规模有限的中小公司的邀约,一门心思去该tier1啦。
但正所谓口说毕竟无凭,很快在入职工作签合同的时候,被管理层的某个大领导驳回了——用得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没有headcount”!
然而几乎就是同一时间,另一位各方面都更差的PhD直接拿到了研发岗的offer。理由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她老公是该公司的中层,此前以headcount为理由驳回高材生PhD入职的企业内大佬的心腹……
这是关于职业经理人的定位问题
某德国车企巨头的前职业经理人CEO,上任之初就力排众议,通过自己从原东家带来的铁杆心腹,斥巨资赶时间搞出了全欧洲第一款真正的纯电汽车平台,虽然在时间上略晚于中、美这边的顶尖对手,性能上也略差,但至少靠着这个突破在时间窗口内冲入赛道,并且在之后的欧洲市场本地竞争中,与中美的对手打得有来有回。
然而此人职业心太重,只搞整车平台还不够。基于其本世纪初在老东家的经验,还计划筹建强势靠谱的软件部门,解决后续汽车智能化问题。
图|依旧图文无关
想法是好的,也足够深谋远虑,但奈何“皇帝不急太监急”。股东觉得其占用资金难以短期盈利,会让之后很长一段财报难看。而工会则认为,停油车产线上新能源,还要大量增加码农和IT工程师这些,动了我打螺丝人的蛋糕,影响了大家的待遇。
于是,趁着人家休假,他直接被股东大会+员工大会一致给撸了。
当然咯,这个其实不算什么“新”闻,人物和企业很多朋友也是一猜就能中的。
八卦故事,到这里基本讲完了。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八卦了,而是如果要把笔者所知道的所有都列出来,估计按照2~3K字每篇的本栏目容量,大概能包场到今年3月底了。
而且保不齐中间还有大量新料可以继续延期。
图|知道德国人现在怪谁么?怪默克尔——是她导致了德国长期依赖俄罗斯廉价能源,也是她使德国企业特别车企,对于中国市场长期的巨额利润食髓知味。只能说,很多人确实思想苦难配得上苦难
而且其实吧,这些事情若是换掉关键词,十几年前摆到微博里面,估计能让一堆公知深感兴奋了。这也只能说,真的太阳底下无新事了。
德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很多文章里都说过,这里我就不连篇累牍水字数了。然而我们从上述八卦内容可以看到的是,好像曾经在滤镜内曾象征着守规矩、干事认真、不计私利、专业而且敬业的汉斯们,表现出来的却是类似“对难缠的摆烂者唯唯诺诺、对指出问题的人重拳出击”的风格。
不但欺软怕硬,而且“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指出问题的人”。
把精力放在“念经”而非实干上。实在烂到不行的时候就企业和工会一起演双簧,逼政府拿全体纳税人的钱买单,以为这样就能不用努力、吃苦,苟几年等到经济回暖就万事OK啦!
当这样的虫豸大量出现在企业的各个角落的时候,好得了的又怎么可能仅仅是汽车产业呢?
|林登万|
凡是有自由意志的地方,就会有林登万
THE EN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iAUTO2010
推荐阅读
车均华为,等于没有华为
都十年了,哪还有什么新势力造车” | 救赎2024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丨救赎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