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作者丨查攸吟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半个多月前,一汽-大众官方公众号推送了名为《众心向远》的新年贺词。
全文由不久前才得到委任,负责分管公司的集团副总经理陈彬执笔,在回顾
2025”为名,扼要但又明确地阐明了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公司新领导班子的“突破”战略。
正如四年前,陈彬在东风集团任上,以总裁助理的身份临危受命负责神龙公司,也是通过一封内部公开信,推动整个公司上上下下扭转精神面貌,开始推动企业重新向上。
没有人怀疑这位“救火队长”的能力,乃至于集团管理层安排副总挂帅分公司所表达出来的变革决心,也同样值得肯定。然而所有人也必须认识到的是,一汽-大众无论体量还是规模,几乎十倍于当初的神龙汽车。
实际上包括一汽-大众在内的,当前所有合资车企所面临的问题,纵观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均无先例可循。包括陈彬以及委任其以重任的一汽集团核心管理团队在内的,所有值此关键历史时刻,勇于挑起历史重任的企业掌舵者们,正是在创造属于自己乃至中国汽车工业的,全新历史。
核心管理层,变和不变
公社此前在《陈彬接棒一汽-大众: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的骨头》中介绍过一汽-大众目前的状况,以及陈彬四年前在神龙汽车担任“消防队长”的经历。
但集团副总经理直辖分公司的另一个意义在于,从此之后一汽-大众的所有动态,可以直接反馈到集团核心管理层,并且得到集团最直接的支持。这对于在当前大背景下一汽-大众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战略目标的快速落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然而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陈彬其实并非一个人在战斗。
去年12月25日,就在其接过重任的同时,集团的决策层也同步对一汽-大众的领导团队,进行了诸多至关重要的调整。
去年12月,吴迎凯升任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接替聂强职务。就在去年年初,吴迎凯出任了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一年之内两次升任。
接替吴迎凯担任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的,则是原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媒介中心部长赵建民。而赵建民原职位由刘耿接替。
奥迪宿将梁梁,则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在张强转任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之后,挑起了重担。
毫无疑问,上述人事调整的逻辑实际非常明确,简单归纳不过“知人善任”四个字而已。集团根据一汽-大众分公司高管各自在其领域内积累的履历和经验,以及是否取得过成绩来确定其管辖的职务范围,亦如将陈彬本人派遣过来的逻辑。
而这番操作的意义,也立即得到了体现,因为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整个分公司在工作效率上的大幅度提升——人事任命落地至今不过半个月多点的时间,一汽-大众已经开启了一轮中层管理人员的改革动作。
突破,从“促销”到“营销”的转变
本月15日,也就是两天前,一汽-大众宣布了对营销条线的大调整工作。这一轮调整工作,共涉及各战区高级经理以及1.5级经理,中层管理岗位调动合计达到了三十人。无论密集程度还是规模,为近年来所罕见。
对于本次人事调整的具体标准,负责具体实施的吴迎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调整方案中人员的选择业绩和能力,以及“内部的民主测评,或者叫老百姓给他打的分”。
调整方向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十六个字的评价体系: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清正廉洁。把话说得更白一点就是,中高级销售经理人选需要在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的同时,能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在所属团队具有足够威望。
至于调整的意义,正如在去年最后一天在一汽-大众召开的三千人内部思想动员交流会上,陈彬本人阐述的核心思想:从用户到客户,从产品到商品,从促销到营销,从价格到价值——通过这些合格并且优秀的销售公司中层管理,实现一汽-大众在销售模式上的创新突破,摆脱思维惯性,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全价值链”转型。
将价值核心从车转换到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将销售工作从“促销”向着“营销”进行转变。而对于一汽-大众这样,累计销量突破2800万辆的车企来说,其意义不言自明。
除了人事上的调整,公司在制度上,也正在展开更加务实的举措——建立新的发言人机制,同时推动高管更加积极参与到发布活动以及营销工作中去。其实就是一个“收话筒”和“开话筒”的问题。
所谓“收话筒”,是指当前一汽-大众旗下掌握大众、奥迪以及捷达三个品牌,各自有其新闻发言人。“话筒”的权力被完全分散了,需要设法归拢。
至于“开话筒”,则是一个如何顺应当前大趋势的需要。自2022年起,国内车企的一大变化是企业高管逐步从隐身幕后迈向前台。一众CEO们不仅亲自主持产品发布,同时也积极配合线上线下营销活动。相比之下,此前一汽-大众的高管们,在这一方面实在太过低调了。
对于上述问题,吴迎凯不久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相对低调是一种策略因素,企业需要在技术以及商品上有所储备,但“2025年,在技术和商品上,我们自己判断,已经储备得差不多了。”
他进一步表示:“这个时候我们要对外发声,要把我们未来的策略规划,经营状况跟媒体和用户说清楚,向经销商传递信息。所以设置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未来我们会主动向外界发声。”
技术、商品以及效率
毫无疑问,在一汽-大众目前面临的诸挑战中,与营销相关的一环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调整工作。但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实际却不仅仅这些而已。
仔细阅读《众心向远》元旦贺词,那么便可以发现,一汽-大众所面临的诸多挑战,除了促销到营销的转变外,实际还有技术、产品、以及效率等部分。其余的三个方向,亦是今年的主要攻坚方向。
首先是产品。根据规划,未来20个月内,公司旗下的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将合计推出十九款新车型。涵盖燃油、纯电、混动等多种动力路线。
其中大众品牌将陆续投放七款重磅车型,包括全新的探岳L、速腾L系列换代车型等。大众品牌计划月月推新车,同时多款主力车型“上新不退老”。而奥迪品牌也推出全新奥迪A5L等五款新车型,实现“油电双智”和软硬兼备。
至于捷达品牌,将被作为一汽-大众发展自主能力的阵地和“第二增长曲线”,计划推出VA7、VS8等车型,并陆续推出五款新能源商品,彻底告别无电车时代。
当然,大量新产品的背后,离不开技术层面上的支撑。而通过自主研发实现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布局,也将成为一汽-大众未来突破的重点。为了确保这一点,公司计划未来每年投入超过180亿用于支持研发工作,将重点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技术架构、三电系统以及造型设计等领域。
在实现上述突破的同时,一汽-大众将通过流程优化、数字化转型等手段,提升企业内部运营效率。在以保障产品质量为前提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管理等手段,降低产品成本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汽-大众定下的短期目标,是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累计产销30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吗。同时,一汽奥迪也将成为国内首个突破1000万辆销量的豪华品牌。
企业的中远期诉求,是深化与股东双方的合资合作,结合双方股东核心技术,实现能力上的跃迁。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从许多年前开始,一汽-大众每每会在岁末,为下一年设定一个关键词。就比如2017年的“专注”、2022年的“众志”,以及去岁的“自强”。
显然,“突破”一词,正是新的管理层对这个2025年,乃至更长远的未来,表达的殷切期望。正如陈彬在元旦的新年贺词中的寄语——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与“自强”的2024年作别,我们迎来了主动“突破”的2025年。
望前方,路阻且长。但却必须坚定走下去,因为我们只能胜利。
|查攸吟|
没有万无一失的防呆措施
THE EN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iAUTO2010
推荐阅读
智能化,一卷到底 | 救赎2024
中国汽车出口600万辆:打了谁的脸,伤了谁的心|救赎2024
“大力出奇迹”,2025年继续?丨救赎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