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新能源车、消费者、强势品牌便是答案。
作者丨崔力文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何增荣
2024年的中国车市,至少就表现来看,一片欣欣向荣。
作为最直接的论据,结合乘联会不久前发布的成绩单,整个1-12月,国内累计新车零售销量以2,289.4万辆正式收官,同比实现5.5%的增长。其中,新能源车零售销量更是达到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
而将视线进一步聚焦,随着游戏规则发生彻彻底底的重塑与改变,自主品牌的零售销量份额占比突破60%大关,俨然真正意义上战胜了合资品牌,成为了中国车市的“主流选择”。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为首的传统巨头,包括以理想、鸿蒙智行、零跑、蔚来为首的新势力造车,2024年在终端表现上,纷纷创造了历史新高。
究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大部分肯定还要归功于自身在产品推新端的不懈努力,尽可能的满足着潜在消费者的诉求。
当然,也与国家“以旧换新”的保驾护航密不可分。换言之,该项政策无疑成为了大家实现绽放的“催化剂”。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盘的总量同样得以愈发向好。
为此,继续拿数据说话,结合商务部的统计,2024年汽车报废更新超过292万辆,置换更新超过370万辆,合计超662万辆,带动汽车销售额9200多亿元。
要知道,2024年上半年,新车零售销量曾连续走跌,8月甚至降幅达到了7.3%。但自从9月开始“加码”,当月便实现同比转正,接下来的10月、11月、12月,增幅进一步扩大,慢慢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
另外,在“以旧换新”的带动下,废旧机动车回收和再利用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对应回收量达到787.2万辆,同比增长70.7%。
综上所述,明晃晃的数字不会说谎,刺激与撬动的效果摆在那里。
至于文章开篇,花费较大篇幅去阐述以上内容的,还是为了向大家印证一个道理:“你可以说中国车市的发展依靠拐杖,但理性客观的讲,其的确拥有存在的意义。”
这不,刚刚迈入2025年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拐杖”又一次被加粗了。千呼万唤始出来,“以旧换新”几乎无缝衔接。
与2024年的上一个版本的对比,展现出了更大诚意与诉求。
首先,商用车部分,扩大了老旧营运货车辆报废更新的支持范围,将营运类柴油货车的支持范围由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扩展至国四及以下;提高了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平均每辆车补贴由6万元提高至8万元。
而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乘用车部分,扩大了汽车报废更新的支持范围。即传统燃油车从国三及以下,扩大至部分国四及以下(并非全部国四车辆)。
按车辆首次注册时间,汽油乘用车从2011年6月30日前扩大至2012年6月30日前;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车从2013年6月30日前扩大至2014年6月30日前;新能源乘用车从2018年4月30日前扩大至2018年12月31日前。
金额方面,依旧维持纳入《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新能源乘用车2万元,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1.5万元。
并完善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个人消费者转让登记在本人名下的乘用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不超过1.3万元。
另外,为了与报废更新补贴做好区分,2025年从中央层面对置换更新补贴标准上限进行统一指导,将有效遏制2024年各地置换补贴政策“内卷”现象,坚持全国统一大市场。
汇总下来,福利得以延续,幅度略有提升。
而“以旧换新”政策的几乎无缝衔接,也令许多本计划暂时观望一手的用户,迅速投入到了春节前夕的购车热潮中。加之各大主机厂,为了触及更高的销量目标,最近疯了一般的进行各种促销。
2025年的中国车市,给人一种“上来即决战”的架势。
顺势,引出今天这篇文章,试图好好讨论的又一个话题:“你说以旧换新得以延续,究竟谁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关于答案,或许要分几方面去看。
其一,无论选择报废也好,选择置换也罢,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标准都要比燃油乘用车要高。势必,前者将获得更大的青睐。对应的零售渗透率,在2024年稳步迈过50%大关之后,不排除冲向55%甚至60%大关的可能性。
其二,对于消费者来说,相信没有人会和真金白银过不去。因此,2025年肯定会是一个入手的好时机。
其三,站在各大主机厂的角度,即便不愿意承认,但电动化浪潮的愈演愈烈,整个中国车市的资源无疑还在朝着头部梯队成员集中。
身处赢者赚得盆满钵满,弱者只能靠边喝汤的大背景之下,2025年“以旧换新”的延续,以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为首的传统自主巨头,肯定会再次分得最多的“蛋糕”。
毕竟,就拿比亚迪为例,2024年本来其公开的销量目标为360万辆,最终却能以超427万辆取得大获全胜,政策层面的“加电”功不可没。而随着这位“大魔王”进入到新的周期,仍将吃下送上门来大把的发展红利。
类似的道理,放在其它强势车企身上同样适用。“以旧换新”像极了点燃干柴的火苗,造就了越来越炙热的燃烧。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设想一下,如果该政策有一天完全退坡,对于那些弱势车企,必然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灭顶之灾。背后的逻辑,你品,你细细的品。
不吹不黑,“以旧换新”对于它们就是续命的“强心剂”。丢掉这根拐杖,跌入的也会是万丈深渊。
至于说的是谁,欢迎对号入座。
|崔力文|
爱车如命,
更爱电动汽车的小编一枚~
THE EN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iAUTO2010
推荐阅读
回到番禺,广汽寻求重生
电车真成大型家电了?
车均华为,等于没有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