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力荐!顶级谋略家都在看这本书!

文化   2025-01-25 06:07   山东  
这本书仅有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字,却被称为“千古谋略第一书”。

据说张良凭借这本书,从一个“刺客”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顶级谋略家,辅佐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建立不世之功。

张良死后,这本书一度失传。无数人都想找这本出过历史性的大风头、有旋乾转坤之能的神秘奇书,学政治的、学军事的、甚至学神仙道术的人都在找它,但没有一个人见过它。

五百年后,这本书却似命运般地出现在一个战乱的年代,书的扉页上赫然刻着两行话:“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这本书就是相传由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黄石公所作的《素书》。



黄石公三试张良寻传人

此书不传不圣不贤之人

《素书》的传书过程十分传奇,这给原本就内涵深奥的《素书》多了一份神秘色彩。

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

张良刺杀秦始皇失败后,逃亡到了下邳(今江苏邳州)。

这天,烦闷的张良正在散心,石桥上坐着一个穿着很不起眼的老头。老头看见张良后,径直走到他身旁,把自己的鞋扔到了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你下去给我把鞋子捡上来!”这时张良心里略有怒气,但因顾忌对方是个老人,于是下去把鞋子捡了上来。不料老人又伸出脚说:“你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无奈只好又跪着身子把鞋给他穿好。老人十分高兴,哼着歌就走了,留下目瞪口呆的张良看着他离开。

老人走了大约一里路左右,又折了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五天以后天亮时,与我在这里见面。”张良似乎对这个老人产生了一些好奇,于是就答应了。

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到了桥上,却发现老人已经先在那里等着了。老人一看见张良生气地说“你和老人有约,怎么能比我还到的晚呢?再过五天再来吧。”

又过了五天,张良天不亮就来到了桥边,一看,老人早就站在桥上等他了。见到张良他又十分生气地说:“五天后还在这里见面。”

这次张良不敢怠慢,半夜就到了桥上。不一会老人也来了,看见张良很高兴地说:“这才是应当有的样子。”就这样老人三试张良以后,才终于把这本奇谋绝学传授给张良,并对他说:“读了这本书,你的才略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以后可以出去干一番大事业了。”

张良得到了这本书后,觉得它非同寻常,于是就经常研读揣摩,终于在十年后得到了刘邦的赏识,成为了“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的将相之才。不仅帮助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自己也功成身退,得到善终。

张良死后,这本书就再也没出现过。很多人拼命寻找,却始终没探听到它半点踪影,直到五百年后的西晋。

当时天下混乱,有一个盗墓贼盗入了张良墓中,在一个玉石枕下发现了一本奇书,上有秘诫云:“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这正是当年黄石公传授给张良的《素书》。原来张良找不到传人,就把它带到墓中了。

自此以后,《素书》屡屡被官方列为禁书,却在民间流传不止,成为民间的“奇书”“天书”。因为这本书集儒、法、兵的思想于一体,除了安邦定国、军事谋略,还有很多修身正己的法门。

进士出身、官至宰相的张商英对《素书》的评价极高:

黄石公,秦之隐君子也。其书简,其意深,虽尧、舜、禹文、傅说、周公、孔、老,亦无以出此矣。然则黄石公知秦之将亡,汉之将兴,故以此书授子房。而子房岂能尽知其书哉!凡子房之所以为子房者,仅能用其一二耳。(《素书序》)

张商英认为《素书》文字简练含意深邃,即使像张良这样的智者,也无法完全理解这部书的深邃含意;张良也仅仅领略了《素书》中十分之一二的智慧,就成就了一番大功业。

这实际上把《素书》放置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销百家于一炉

导众流以入海

《素书》的“素”字,意为简单、朴素。

所谓“能至素至精,悎弥无刑,然后可以为天下正。”如果能够明白万物的本质,懂得精微的道理,心胸宽广而不固执于一端,然后就可以成为世人之楷模。

明朝天启元年的《素书》开头对“素”字作了解读,说:“素者,符先天之脉,合玄元之体,在人则为心,在事则为机,冥而无象,微而难窥,秘密而不可测,笔之于书,天地之秘泄矣。”可见,人若能做到这一个“素”字,就可以参透天地之玄机了。

《素书》全书分为六篇,即:“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

原始篇讲为人处世的五个要点,“道、德、仁、义、礼”这五项缺一不可;

正道篇讲贤人君子的三个等级:“俊、豪、杰”;

求人之志篇讲君子行事的准则;

本德宗道篇讲个人的修养;

遵义篇讲与人相处之道;

安礼篇讲的实际上是安邦治国之术,在今天看来是决策之术。

《素书》全书仅一千三百三十六个字,文字简单朴实,语言却高度凝练,含义深邃奥妙。它的内容涉及面极为广泛,却能做到说理明确而不晦涩,论事切中要害而不迂腐,语言平实而不偏激,对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深刻的把握,有益于为人,有教于处世,使得世人千百年来追寻其奥义。

关于君子德行: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释义】品德高尚,则可使远方之人前来归顺。诚实不欺,可以统一不同的意见。道理充分可以得到部下群众的拥戴。才识杰出,可以借鉴历史。聪明睿智可以知众而容众。这样的人,可以称他为人中之俊。

关于待人处世: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济物。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释义】为人尽量宽容,行为敦厚,这是待人处世之道。任才使能,使人人能尽其才,这是用人成事之要领;抑制邪恶,斥退谗佞之徒,这样可以防止动乱。

关于时局: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释义】贤明能干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国家兴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晓事业成败的规律,明白社会政治修明与纷乱的形势,懂得隐退仕进的原则。因此,当条件不适宜之时,都能墨守正道,甘于隐伏,等待时机的到来。

关于修身:

“夫志,心独行之术。长没长于博谋,安没安于忍辱,先没先于修德,乐没乐于好善。”

【释义】欲始志向坚定,笃实力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深思多谋;最安全的方式,莫过于安于忍辱;最优先的要务,莫过于进德修业;最快乐的态度,莫过于乐于好善。

关于福祸: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吉者,百福所归;凶者,百祸所攻。”

【释义】人的所作所为,符合行事之道则吉,不符合行事之道则凶。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好处都到他那里;不吉祥的人,各种各样的厄运灾祸都向他袭来。

关于古今经验: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应卒。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释义】推求往古,验证当今,这样可以不受迷惑;了解事态,心中有数,这样可以应付仓卒事变;采用灵活手法,施展权变之术,这样可以解开纠结。


融智慧与美感为一体

千古奇书 典藏级珍宝

团结出版社基于《素书》的价值,出版了一部典藏级别《素书》。

书的底本采用官方筛选、认证过的,具有较强的可信度与权威性的《钦定四库全书·素书》,精美小楷写本搭配道士画家方从义水墨山水,淡雅而不失真意。

封皮为丝布面,雅致考究,内页选用护眼的纯质纸,书脊锁线装订,便于180度平铺阅读

全书逐字精校,更附有北宋宰相张商英注解、清代王氏批语,颇赋古注今读之意。内容全面而权威,是一部集书法、绘画荟美学、哲学、谋略学之粹的珍藏版《素书》。

读这样一本《素书》,与先贤论德,在美学中悟道,“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千古奇书
典藏珍品


《素书》
小楷插图珍藏本

原价 ¥ 128 

 现售 ¥ 80 元 





读史开眼界
历史·人文·生活·哲思·开眼界·阅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