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地名,留得住乡愁!吉阳区大力推进“乡村著名行动”

文摘   2024-10-16 20:09   海南  

乡村地名是乡村治理的“数据底座”,是城乡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承载着一方百姓的美丽乡愁,传承着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人们对地名文化传承发展寄予了更多、更美好期望,对乡村地区地名数量密度、标准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


/乡村/

 /著名行动/


吉阳区作为海南省“乡村著名行动”第一批试点地区,积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选定博后村、中廖村、红花村三个重点村试点先行,从织密地名网、健全地名标志、宣传地名文化、优化地名信息服务等多方位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截至目前,吉阳区已完成包括博后村、中廖村、红花村等3个重点村在内的209条乡村道路命名工作,采集新命名乡村道路等地名信息393条,录入百度地图、高德地图209条,设置了60块三维码路牌,“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1

地名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后村考察时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重要论述。作为精品民宿网红村,博后村内建筑物鳞次栉比、绿白相间,民宿、玫瑰花田错落其中,是市民和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在乡村道路命名中,博后村突出“拼搏、创新、和谐”理念,结合自然条件、产业特色、人文风情与“和美乡村”特点,命名一批村域属性鲜明的道路名称。例如,“小康路”,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玫瑰路”,源于道路旁玫瑰产业园带动村民致富;“糖丰路”,因改革开放以后,博后村村民大面积种植甘蔗且年年丰收,盼望生活甜甜蜜蜜……



“以前没有路名,不少物流公司来送货,还得先问路。现在有了路名和路牌,用手机导航,一键就能直达目的地,非常方便。”博后村民宿老板傅先生说。


目前,博后村已命名52条村域道路,并完成全村新路牌设置。“无论是哪条乡间小路,只要在手机上输入的名字,都能精准导航抵达目的地。”跟着路名,市民李先生精准导航到了博后村一家海南菜馆,和家人一起大快朵颐。



随着乡村越来越“有名”,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新业态也发展壮大起来,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

2

智慧服务,让有名路闻名


“看!这个路牌还可以扫码。”在中廖村的村道上,印制在路牌上的三维码吸引不少游客的好奇,纷纷掏出手机扫一扫。



中廖村是三亚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道路命名过程中,将村里的古树、农田、湖泊、水库等资源与乡村道路命名工作相结合,路名中蕴含村民爱家敬业,追求美好生活,期望村庄兴旺发达等美好寓意。如:为传承古老村名而命名的芭蕉路”;见证村寨演变发展历史的墅榕路”;象征在新的历史时期,黎族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如沐春风的春天里路等。去年以来,吉阳区积极发动和引导本土专家学者和离退休干部、教师及乡贤、村民群众参与乡村道路命名,共为中廖村命名道路63条。



吉阳区自去年被列为海南省第一批“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地区以来,创新网格化管理机制和平台,开展实地调查,摸清“有路无名”“有名无标”“一地多名”等情况,依托数字化技术,在乡村路牌上印刷三维码,融合多项地名公共服务要素,内容涵盖局部地图、当前道路简介、周边场所介绍、农旅特色产品推介、便民服务、民政业务办事流程、求助报警电话等综合信息,拓展了地名公共服务范围和民政为民服务领域,进一步创新推进地名数字化建设。



在试点工作中,吉阳区不断探索地名建设新路径,聚焦百姓痛点、难点问题,推动乡村地名“入网”“上图”,将209条地名信息采集入库,准确规范标注上传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便利乡村百姓和市民游客出行导航,让来往游客由“进村问路”变为“进村看图”。



“游客都是直接搜索地名,通过手机导航自驾过来的,非常方便,随着新地名的应用,来村里旅游的外地游客更多了。”中廖村委会副主任黎亚霞说,通过为游客提供地名服务,村里很多农户的生意越来越好,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3

地名赋能,赓续乡村文脉


位于吉阳区的红花村是承载着红色历史文化的革命老区村,距繁华的市区仅半个小时车程,离落笔洞遗址两公里。这里不仅是美丽乡村示范村,还是集红色旅游、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自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来,红花村已命名56条道路,并挖掘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红花专属气质的地名故事。



红花村的村民历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们始终坚守信念、勇往直前,为海南革命红旗23年不倒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纪念这段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历史,吉阳区民政局将进村必经主干道命名为“红花村路”,并深挖地名背后故事,设置了地名特色村牌和地名故事宣传栏,进一步扩大地名文化影响力。


红花村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村内缓缓流淌的临春河世代哺育着村民。因此,在乡村著名行动中,吉阳区民政局将毗邻临春河的村道和巷道分别命名为“母亲河路”、“观河巷”和“香溪路”,寓意溪流环绕、稻谷飘香,孕育丰收。


地名标志设置,不仅让乡村地名信息“活”起来,同时也激活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近年来,红花村通过打造“红花共享农庄”,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研学科普、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为当地村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注入了新动力。




下一步,吉阳区将以“乡村著名行动”试点工作为牵引,延续“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新时代发展”的工作思路,拓展地名公告服务范围领域;加大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力度,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融合农旅,助力乡村振兴;深入挖掘古村落文化价值,讲好乡村地名背后的故事,提升乡村“著名度”。



主编:陈文娇

审核:彭莉霞
编辑:赵中华
设计:林先云
来源:综合区民政局、海南日报、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等




吉阳区迎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环境综合整治动员部署会议召开
孙德震调研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服务保障工作
2024年三亚市吉阳区基层消防力量专职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公告(第9号)










活力吉阳
吉阳区委宣传部对外发布资讯微平台,立足吉阳,发布最新工作动态、活动以及信息等,通过传播吉阳大小事展示吉阳活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