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武汉的“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时代考题,武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湖北省委决策部署,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在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方式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武汉市积极践行共同缔造方法论,坚持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生动诠释了“共同缔造聚民心,志愿服务暖民心,党的领导得民心”的丰富内涵。决策共谋出思路,以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回应基层治理痛点
围绕志愿服务“提供什么”“谁来提供”“为谁提供”等要素,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激发群众主体意识,着力解决“服务质效低、群众不买账”的痛点问题,落实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助力志愿服务在基层精准触达。一是变“一枝独秀”为“百花齐放”,推进供给内容多元化。聚焦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通过“武汉微邻里”等平台,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2.43万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志愿服务孵化基地,开展“社区公益节”“公益创投大赛”等活动,培育孵化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0余个,促进志愿服务拔节生长。二是变“单向输入”为“双向互动”,推进供需对接常态化。武汉市发挥高校多、青年多的优势,不断强化校地联动,探索“青年志愿者协会+N”形式,发布“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通过大数据平台打通志愿服务供需壁垒,引导青年志愿者主动认领服务事项。在汉高校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结对率达75%,实现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三是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推进服务方式个性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凝聚共识、靶向发力,把“群众要什么”和“我们有什么”高效对接起来,依托“i武汉i家园”平台,实施“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的志愿服务模式,同步构建“普惠+定制”双服务,有效回应群众痛点,助力志愿服务高质量供给。发展共建聚合力,以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破解基层治理难点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关键靠人,难点也在人。因此,破解难题找源头,做好服务在前头。武汉市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有效破解“志愿者在干,群众围着看”的难题,实现在志愿服务中完成基层自治。一是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组织动员出奇效。坚持以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工作机制为抓手,大力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分层分类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共商共议“需求清单”与“资源清单”,签订共建协议,打造志愿服务共同体,实现志愿力量握指成拳,合力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二是从“游击队”到“正规军”,队伍力量在壮大。破除志愿服务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旧思维,整合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动员全市457个工会小组、965个青年小组、1945个妇女小组,组建志愿服务队伍1万余支,重点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组织4000余个,组织15.6万名党员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志愿力量真正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小小楼栋长和下沉党员为绿色驿站彩绘墙面。
三是从“粗放型”到“集约化”,能力素质促提升。着力纠治过去志愿服务组织“多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难题,强化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组建“志愿服务讲师团”,开展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以赛促练、以奖代补,培育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和骨干。全市已有15个志愿服务组织、14个志愿服务项目、11个社区、17名志愿者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建设共管强机制,以坚实有力的志愿服务保障打通基层治理堵点
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润滑剂”“减压阀”“稳定器”作用。武汉市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运用制度、法律和市场等手段,打通困扰基层治理的“中梗阻”,引导志愿服务全面融入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制度设计有法可依,透过“小细节”传递“大关怀”,保护志愿者就是保护社会的良心。先后出台《武汉市志愿服务条例》《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意见》系列政策法规,建立志愿服务书面合同、交通误餐补贴、司法救助、保险托底等权益保障制度,持续开展志愿者安全教育、岗前培训、心理辅导等帮扶行动,鼓励和支持政府部门、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共同善待志愿者。二是市场运作有案可循,透过“小切口”打开“大格局”。借鉴“志愿服务+市场化运作”先进案例,支持武昌区实施推广“共同缔造+信托制”物业,支持江夏区探索试行“酬金制”物业,以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物业矛盾为小切口,通过物业管理模式重构,孵化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引导群众参与社区共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三是激励回馈有据可查,透过“小积分”激活“大治理”。推广时间银行、积分超市、“社区合伙人”等志愿服务积分储蓄兑换项目,链接社区、物业公司、辖区商户等各方资源,做大做优“积分池”,将志愿服务受益人群延伸到志愿者本人,促进志愿服务的“自我造血”与内生循环,不断巩固基层治理成果。效果共评求实效,以广泛覆盖的志愿服务阵地塑造基层治理亮点
志愿服务好不好,基层群众说了算。武汉市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必选项”,着力打造广泛覆盖的志愿服务阵地,输出“触手可及、放眼可见”的志愿服务,让群众获取对基层治理成效最直观的感受和最满意的体验。一是站点布局务求管用好用,让基层治理更有“范”。持续扩大志愿服务半径,构筑“15分钟志愿服务圈”,将志愿服务纳入全市3326个社区(村)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依托33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组织共建、项目联办等形式,设置志愿服务岗,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志愿服务矩阵,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二是服务功能务求真招实招,让基层治理更有“料”。整合江城红领驿站、工会爱心驿站、江城蜂巢等各类站点资源,按照“六有”(有统一标识、有固定场所、有完备设施、有管理制度、有人员管理、有地图导引)和“八个一”(一套桌椅、一台微波炉、一台饮水机、一台冰箱、一组换电柜、一个应急药箱、一组积分兑换礼品展示柜、一组书报架)的功能标准,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267万元,精心打造991个户外工作者驿站,引领户外工作者既享受驿站服务,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实现“爱心不打烊、服务不断线”。三是系统建设务求蓄能赋能,让基层治理更有“数”。加快推进志愿服务全程信息化,分批举办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应用培训班,统筹用好“民呼我应”“微邻里”“城市留言板”等特色平台,探索社区志愿服务网络直播模式,实现志愿服务与数字技术“双向奔赴”,让志愿服务在基层治理的新赛道上加“数”奔跑。成果共享惠民生,以特色鲜明的志愿文化体系回归基层治理原点
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武汉市注重发挥志愿服务在群众自治中的支点作用,推动志愿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让基层治理回归初衷。一是坚持融入日常,实现志愿文化“日用而不觉”。志愿服务重在日常,贵在坚持。武汉市不断深化“志愿者之城”建设,将志愿精神融入基层治理的版块之中,锻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志愿服务时时可为、处处可为,让“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成为共识和习惯。二是坚持讲好故事,实现志愿文化“润物而无声”。深入开展“武汉以我为荣·志愿服务进社区 ”实践活动,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文化月”“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采取百姓宣讲会、路演大赛、市民寻访团等形式,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生动景象,让“志愿红”成为英雄城市最美底色,推动“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深入人心。三是坚持成风化人,实现志愿文化“笃行而不辍”。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和社会实践项目,确保志愿服务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推动志愿服务组织与结对社区签署共建协议,营造“活雷锋”赓续接力、志愿精神薪火相传的生动场景,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本文来源:《中国志愿》2024年第7期,原标题:践行共同缔造方法论 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湖北省武汉市志愿服务实践新路径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