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绿而行 ”,底气十足 “垃圾处理关乎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我们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当成国计民生来对待。”河南县委书记车向贤的一番话语,毫无修饰地表明一份坚定如磐的决心和信心——高标准做好垃圾处理这件事情。 作为相对闭塞和滞后的青南纯牧业县,高标准优化垃圾处理方式,河南县底气何来? 自上而下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强而有力,环保领域科技运用日益成熟,牧民与生俱来的环保观念与党和政府倡导的环保理念恰好相符。这就是河南县推进每一次生态保护行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高标准优化垃圾处理方式的底气所在。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依赖草原,守护草原,这是蒙旗牧人在千百年的游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植根于他们心底的深刻信念。探访蒙旗草原,几乎每一次都能在不经意间目睹,牧民们或三五结伴,或独自一人手提纤维袋,沿河流、公路搜寻垃圾的身影,耳闻一位位牧民对于生态保护意味深长的见解。 “牧民本身骨子里就带着比较深刻的环保意识,这为我们推进生态保护工作营造了非常好的环境。”河南县生态环境局局长恩科介绍,至今,在蒙旗草原,由各乡镇党委领导的生态保护协会里,自愿入列的成员逾800人,他们不计报酬,守护着家园的美丽。 犹记得河南县第二十届“那达慕 ”盛会闭幕现场,在最后一项赛事万米耐力赛马结束后不久,现场的数万牧民成群结队,自发捡拾垃圾。一小时后,腾格里赛马场偌大的草山上人群已经散尽,碧绿的草山恢复了往日洁净的容颜,百余名环卫工人正将集中堆放的垃圾搬上清运车运出赛马场。时隔多年,那令人动容的场景依然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每一次与河南县环保部门干部职工交谈时,他们依然将其作为谈资,进行生动的讲述。 事实胜于雄辩。2023年,是河南县开启“禁塑 ”行动 的第19年,如今站在河南县城的街头,可以看到,往来于大小超市或蔬果店采购的人们,都手提着一个个红色的环保编织袋——19年“禁塑 ”,让一次性塑料袋在蒙旗草原难觅踪影,19年前提出的抵制“ 白色污染 ”的举措,已完全由政府倡导走向“商店不卖、群众不用 ”的全民自觉行动。 因地制宜 ,直戳“痛点 ” 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绝离不开因地制宜的创新和探索。在河南县,垃圾处理流程由“分类—回收—处理 ”变 为“ 回收—分类—处理 ”,这一垃圾分类“关口后移”的做法,已在全县高标准推进垃圾处理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现阶段下,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模式无疑最符合我们河南县的实际。”恩科说,面对牧民居住分散、文化程度依然不高的现实问题,这一“垃圾分类关口后移”的模式让河南县在推进垃圾处理工作中走得更加顺利。 整体上,河南县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是由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厂和作为辅助设施的垃圾填埋场两部分组成。 沿着春雪消融后的马路,来到河南县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厂,一路上,一辆辆卡车驶向厂区,源源不断地将全县每一个乡镇村社的生活垃圾运往这里,等待“点火 ”进行集中处理。 走进厂区,工人们正在将堆放的垃圾投入设备的填料口 。负责人陈苏波介绍,整个生产线由精分工段和生活垃圾处置系统组成,精分工段将有用回收料分解出来,进行二次利用,分解出的废弃物通过生活垃圾处置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过这两段的分拣分选、破碎、高温裂解的“洗礼 ”,“无处安放 ”的垃圾被“点废成金”,变成裂解气,应用于设施供暖 、厂区用电发电,全面实现了循环利用,所生产的炭渣被运往垃圾填埋场。 |
作者/公保安加
总监制/吕金生
监制、审稿/尕藏卓玛
编辑/马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