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边度过的八年时间里,我参与了三次送水节活动。今年的送水节刚刚开始,我决定带上我的三个孩子一起去王宫旁边看看这为期两天的热闹景象。这也是因为我很久没有带他们外出游玩了。
距离河边还有一公里的路段就已经被栅栏封住,只允许行人通行。一路上人群熙熙攘攘,烈日高照下,各种肤色的人们一个个面露疲态,显得有些不耐。外国游客和本地人一眼便可区分开来。
王宫外面还有不少小孩在乞讨,乞讨者在柬埔寨随处可见,王宫、寺庙、甚至政府部门旁边都有。与此同时,各种卖小吃的小摊贩也活跃在街头,摊位摆满了马路两侧。小摊贩们的生意自由自在,似乎没有太多的约束。
太阳当空照
王宫旁边的路上有乞讨的小孩
小儿子给后面的这个残疾人一点零钱
王宫的广场再往前走二十米就是河边,正好赶上龙舟比赛的进行。人群密集,小孩子根本看不见,我只好把小宣宣举起来,后来干脆让他骑在我的肩膀上。好不容易给孩子们找到一个能挤进去观看的地方。
龙舟赛的龙舟是一种长长的小船,每艘船上大概有二十二个人。他们动作整齐划一,身体向后倾斜,用力划桨,船只在河面上飞速前进。柬埔寨的节日很多,但很多活动都和农业及佛教有关。柬埔寨新年是佛教的节日,而送水节则象征雨季的结束,旱季的到来不再适合种水稻,除非有河水灌溉。
烈日当头,晒得我头皮都发烫,我只好用一条毛巾裹在头上降温。河边围观的人们很多,但似乎谁赢谁输并不重要,大家只是为了感受热闹的气氛。很多人干脆坐在地上,拿出饭盒开始吃饭。我也有些疲惫,于是买了本地的米饭和几个鸭蛋,给孩子们买了米粉。
路边的小摊上卖着各种奇特的小吃,一个小凳子上摆着蜘蛛、蝎子等昆虫,一只蝎子要价五千柬币。我自己不敢尝试,只吃过类似蟋蟀的小黑虫。以前还见过卖老鼠肉的,现在倒是少见了。柬埔寨人对于各种食物似乎很能接受,尤其是各种昆虫。也不知道这类奇怪的饮食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之,柬埔寨人真的很能吃,什么都吃。
金边作为首都,确实非常热闹。街边有一些外国人开的餐馆。法国餐厅比较贵,都是七八美金。柬埔寨餐厅三美金可以吃顿饭。看到路旁有一个印度餐厅,也比较便宜,两个印度烤饼,一个五千柬币。
柬埔寨城市的消费也好,生活习俗也好,也都和西方比较接近。与之相比,农村的生活则显得简单许多。过去我住在农村,那里的节日活动大部分是去寺庙,给和尚一些供奉,和尚则通过念经、洒水为香客祈福。和尚也很简朴,很多甚至不穿鞋子,赤脚走路。城市的和尚则觉得就显得比较阔气和娇贵,毕竟城市里面的人民更有钱拿给寺庙。
柬埔寨的娱乐项目并不多,但人们总是乐于唱歌跳舞,追求热闹的氛围。龙舟比赛的水平其实很一般,很多参赛者只是为了比赛临时练习几天,有些甚至根本没有练习。然而,这些似乎并不重要,人们只是在享受这份热闹。
听说晚上王宫附近的江边还有烟花庆祝送水节,我没有打算再等下去。柬埔寨的送水节在某些方面和中国的端午节有些类似,但现在很多人对于这些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已经大不如前。
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无论是送水节还是泼水节,节日的核心不在于其本身的意义,而在于人们走上街头,感受热闹的景象。柬埔寨的节日文化和习俗,反映了这里的简单与纯朴,也让人感受到人民的幸福指数相对较高。
这些年来,柬埔寨人的生活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饮食和生活。我的小儿子就是在这里出生的,他和当地的小朋友们一样,用手抓饭吃,把饭捏成一团,蘸着调料直接送进嘴里。
柬埔寨人无论吃住都很简单,也很朴实,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很多中国人会觉得他们懒散,不愿意加班。柬埔寨人一旦有了工资,就去享受生活,他们容易满足。
有些人试图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教给他们西方的生活理念,培养出一些具有西方思想的人。他们开车、说英语,喝咖啡,吃法式面包和西餐,按照西方的标准生活。甚至有些西方XJS,也带着某种优越感,教导当地人如何按西方的标准生活,而不是融入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所以,到现在,也只有少数人成为JDT。
特别奇妙的是,这里的华人却早已融入了当地社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很多已经四五代领。从普通百姓到政府高官,本地华人已经成为了真正的柬埔寨人,并且对本地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hong家族和他的妻子文 #拉妮家族都有华人的血统。他们的孙子中大都会说中文。正因为华人的文化影响了柬埔寨本地人。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柬埔寨人虽然不认识中文,但家里却贴着对联,供奉着中国的偶像,比如土地神、关公等。
我们需要从柬埔寨的文化和生活中找到如何融入他们的方法。作为中国的基督徒,用朴实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相处,共同生活。这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通过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人。
这次送水节的经历让我对柬埔寨的节日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它的单纯、欢乐以及人们对热闹的热爱,都是这个国家生活的一部分。而这种简单与满足,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和我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