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起探究高安这座“通真古桥”!

民生   2025-02-09 20:07   江西  

图片

古桥悠悠,岁月长流 —— 通真古桥记

图片


在时光的长河里,总有一些古老的存在,宛如静谧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韵味,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通真古桥,便是这样一处承载着历史、文化与情感的所在,它静卧于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瑞州街办碧落居委会筠西路之上,南北通向,与锦江流向平行,横跨筠西港,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默默守望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岁月的更迭。
这座双拱石桥,桥身由寮山条石堆砌而成,全桥长 38 米,宽 5 米,高 5 米,每一寸石条都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过往。它是古代瑞州府城通往宜丰、上高等县的官道,曾经,这条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与商旅往来不断,而通真古桥就像这条交通要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沟通四方的重要使命。

图片

据详实的记载可知,通真桥始修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 年),彼时,宜丰县的洞山在唐宋时期便已是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洞山寺,号称大洞山寺。而高安县城西郊外通真桥旁亦有佛僧圣地小洞山寺(据当地老者介绍:小洞山寺原址在现在政府二院宿舍),那小洞山寺恰是大洞山寺佛僧来往瑞州府城憩息歇脚之所。为了方便僧众的往来,也为了让这条官道更加顺畅,洞山僧陈光显等佛僧们竭力募修通真桥,使得这座石桥得以在岁月中初现雏形,横跨在筠西港之上,迎接着南来北往的行人。

图片

岁月悠悠,时光流转,通真古桥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历经风雨与修缮。明万历元年以及清同治六年,洞山僧陈光显、江晋光等先后又对其进行了重修,让这座古桥能够继续屹立不倒,发挥它的作用。在古桥的迎水面,留存着纪年款石刻七块,上面刻有 “通真桥”“明嘉靖三十七年”“明万历元年”“南无阿弥陀佛”“洞山僧陈光显募修”“大清同治六年丁卯岁筠西乡绅重修” 等字样,这些石刻就像是岁月留下的特殊印记,清晰地记录着古桥的身世与它所经历的一次次重生,也让后人得以透过这些文字,触摸到那段尘封的历史。

图片

初次走近通真古桥,是在一个阳光正好的清晨。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前行,路旁的野花野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为我指引着方向。还未真正见到古桥全貌,那古朴的气息便已扑面而来,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我加快脚步,去一探究竟。

图片

当它完整地出现在我眼前时,我不禁为之一怔。那斑驳的桥身,是岁月留下的印记,一块块敦厚石料,或平整,或稍有凹凸,拼接在一起,构成了这座通往历史深处的通道。石板上有着深浅不一的纹路,像是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或许是曾经南来北往的行人留下的足迹,或许是数不清的车轮碾压而过的痕迹,它们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热闹。桥两侧的栏杆,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那简洁而又独具韵味的造型,彰显着过去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手抚栏杆,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感受到那些无名匠人们在打造它时的专注与用心。

图片

踏上古桥,脚步不自觉地放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与庄重。桥下,潺潺的流水缓缓流淌,清澈见底的溪水,倒映着古桥的身姿,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那流水声,清脆悦耳,似在弹奏着一曲永不落幕的乐章,为古桥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它不知疲倦地流淌着,就像时光一样,带走了多少故事,又见证了多少变迁,而通真古桥,始终静静地伫立在这里,宛如一位慈祥的老者,守望着这片土地,见证着四季的更迭,目睹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关于这座古桥,还有一个颇为有趣的历史典故。相传在清朝时期,有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路过此地时,见这古桥气势不凡,却隐隐有一股浊气萦绕。道士心生疑惑,便在桥边驻足观察。原来啊,彼时附近的村落时常遭受一些莫名的灾祸,村民们苦不堪言,却又寻不到缘由。道士掐指一算,知晓是这桥下的水脉受到了邪祟侵扰,若不化解,灾祸恐将不断。
图片
于是,道士决定在桥上做法事,他摆开道场,口中念念有词,手中的桃木剑挥舞生风,整整三日三夜未曾停歇。待到法事结束,只见那桥下的溪水突然变得清澈透亮,先前的浊气一扫而空,而此后,村落里也真的再没发生过那些怪异之事。村民们感恩戴德,认为是道士借助了这通真古桥的灵气,才得以驱邪除祟,便将这座桥视作庇佑一方的祥瑞之物,还在桥头立了一块石碑,记载此事,虽历经岁月洗礼,那石碑如今已字迹模糊,但这个故事却在民间代代相传,更为通真古桥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站在桥中央,凭栏远眺,思绪也随之飘远。我仿佛看到了古时的商贾们,赶着驮满货物的骡马,从这座桥上经过,清脆的马蹄声和爽朗的谈笑声回荡在耳畔;我仿佛看到了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地走过古桥,新娘的红盖头在风中轻轻飘动,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我仿佛看到了孩童们在桥上嬉笑玩耍,你追我赶,那纯真无邪的笑声,让这座古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些画面,在脑海中交织、重叠,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古桥在岁月里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仅是一座连接两岸的建筑,更是人们生活的纽带,是情感的寄托,是历史传承的载体。

图片

随着时代的变迁,通真古桥的价值愈发被人们所重视。2004 年 8 月,它由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年后的 2006 年 12 月,又被公布为江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划定了明确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为桥体周边 30 米,建设控制地带为桥体周边 50 米,这无疑是为这座古老的石桥披上了一层坚实的 “保护甲胄”,确保它能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完好地留存下去,继续向后人讲述那些悠悠岁月里的故事。
朝阳初拂,晨光洒在古桥上,给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让它显得越发古朴而神秘。我带着满心的感慨与留恋,缓缓走下古桥,一步一回头,那古桥的轮廓在薄雾中越发清晰,也越发让人难以忘怀。

图片


通真古桥,它就像一部无言的史书,翻开它,便能读到岁月的沧桑,读到人间的烟火,读到那些被时光掩埋却永不磨灭的故事。它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更多的人来发现它的美,来倾听它的故事,让那悠悠古韵,在岁月的长流中,永远地传承下去。
来源:高品高安

公告:即日起《中国高安》正式更名为《你好高安》!
高安本地广告投放请联系:13407956186(微信手机同号)

你好高安
原“中国高安”,现正式更名为“你好高安”。分享高安本地新闻资讯、吃喝玩乐、商家优惠信息等。高安衣食住行,尽在你好高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