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2人候选!

政务   2024-10-16 22:20   西藏  


好消息!!!

2024年第三季度

“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正在进行事迹展示评议

其中拉萨市林周县旦增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仁增

被推选为2024年第三季度

“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时间将持续至10月20日

赶紧参与进来

一起学习身边好人

传递榜样力量吧

评 议 方 法


01

评议方式:搜索关注“中国文明网”或“凡事不凡”微信公众号,从首页下方菜单栏进入“评议好人”页面参与活动。
点击首页下方菜单栏

参与评议

↓↓↓↓↓

02

点击“省份”选项后
下滑选择西藏
点击人物“详情”

浏览好人事迹


03

将评议候选人“加入”

点击右下角“评议”键

确定您要评议的对象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事迹


↓↓↓


旦增


旦增
旦增,男,1963年9月19日,中共党员,拉萨市林周县春堆乡卡东村黑颈鹤巡护员。旦增从小对野生动物情有独钟,从2015年开始,他作为巡护员开始守护野生鸟禽,9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在黑颈鹤保护之路上。

默默坚守 只为冬闻鹤鸣

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的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周县,被称为拉萨“粮仓”。每年的冬季,林周县虎头山水库因两面夹山,周边有大片的良田,成为黑颈鹤觅食、夜栖的佳地。黑颈鹤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唯一生存、繁殖在高原的鹤类,素有“高原仙子”“鸟类大熊猫”的美誉,群众习惯称它们为“幸福鸟”、“吉祥鸟”。
2015年,旦增成为一名黑颈鹤巡护员,对于这份工作,旦增打心眼里热爱。“成为黑颈鹤巡护员,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以此为荣。”旦增说,自己是野生动物们的“服务员”。这些年,他一直默默守护着黑颈鹤,与这群“高原仙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们(村民们)都爱开我玩笑,如果他们上午在哪个山沟里看到了一群黑颈鹤,下午在甜茶馆里遇到我就要调侃说,旦增家的黑颈鹤又多了一群。”旦增笑着说。有趣的是,旦增的普通话并不好,听、说能力有限,但他非常喜欢科教自然类的电视节目,《人与自然》是他的必追剧。
隆冬时节,林周河谷滩涂遍布、草甸泛黄,收割完的青稞田里,牦牛正在啃食着残留的青稞杆。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成群的黑颈鹤在林周县澎波河流域过冬,也是旦增最为忙碌的时期。“每年到了这个时段,我都会提前做好准备,每天盼着黑颈鹤回家,看到它们回来过冬就会第一时间把这个喜讯分享给大家。次年3月黑颈鹤北飞,我们感觉就像亲人外出,盼着来年它们再回来。”旦增说。

把黑颈鹤当自家孩子照看
健康平安是最大的心愿

旦增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巡护、投喂、救助。骑着他的摩托车,从卡东村一路巡护到虎头山水库往上区域,巡逻路上,旦增四处观看,注意网围栏、电线杆处有没有被缠绕或撞上的黑颈鹤,有无流浪狗等攻击黑颈鹤,查看黑颈鹤是否有生病情况等,仔细观察栖息在这里的包括黑颈鹤在内的各种野生鸟禽的生存状况。

早上8时许,旦增已收拾妥当,骑上摩托车就出门了。晨光熹微,虎头山水库、卡孜水库水雾弥漫、波光粼粼,远远就能听到鹤鸣声此起彼伏。旦增在水库边小憩,感受迎面而来的喧闹,随后仔细查看草丛、水库周边黑颈鹤生活栖息情况,方才安心离去,接着奔赴下一个巡护点。天亮出门,天黑返回,每天巡护三四十公里路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至今他已经骑烂了两辆摩托车。“我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守护自然生态环境,看到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我心里就会开心。”这些年,旦增主动把联系方式告知了虎头山水库周围的群众,希望如果有人发现受伤的黑颈鹤,能及时联系自己。十年间,来这里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已经从2005年的1200多只增长到现在的2300多只,虎头山水库片区也被列入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旦增曾救助过4只黑颈鹤,它们都回归了大自然。其中有两只黑颈鹤在旦增家住了8个月,其他人都无法靠近这两只黑颈鹤,只有见到旦增时,黑颈鹤才会放下防备。旦增亲切地为它们取名“次仁”(藏语指长寿的意思)和“琼达”(藏语指宝贝的意思)。待到黑颈鹤伤愈,回归自然,旦增心里便多了一份不舍和牵挂。

在旦增的家中收藏着这样一张照片,旦增拿着装满小麦的编织袋,“次仁”和“琼达”围在他身边,这是旦增与他守护了9年的黑颈鹤们唯一一张合影,也是旦增最珍惜的东西。


薪火相传 在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道路上接续相伴

旦增说,家人很支持他的工作。旦增的爱人次珍说,现在一家人和他一样,出门处处留意黑颈鹤的动向。“我们平时在哪块农田里看到黑颈鹤比较多,回来也会和他‘汇报’,让他留意。”次珍说。
“我会将这个工作坚持到干不动了为止,也会让我的孩子知道,守护黑颈鹤的工作是很重要的。我干不动了,就让孩子继续干。”如今60岁的旦增说。
落日的余晖映红西边的天空,在外觅食的黑颈鹤也准备“返家”。随着年岁的升高,旦增巡逻的脚步日渐蹒跚,他和每天陪自己巡逻的小儿子桑珠约定,如果哪天他干不动了桑珠将接过父亲守护黑颈鹤的接力棒,替父亲守下去。这个约定,不仅是父子间的契约,更是当地人守鹤护鹤传统的延续与继承。


仁增



仁增,男,藏族,1959年生,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东嘎街道东嘎社区二组组长。仁增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带动东嘎社区130多名居民投入植树造林行动。如今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西嘎山草木茂盛,漫山遍野一片绿油油。

誓让荒山变绿山

走在东嘎社区西嘎山,郁郁葱葱的树木遮挡住了太阳的炙热,山坡上,一人多高的树木像“绿色卫士”,守护着这座山和这里的人们。殊不知,受地质条件影响,曾经的西嘎山是一座光秃秃的石头山,夏季干燥炎热、冬季风沙弥漫,人居环境差,致使居住在这里的东嘎社区二组居民苦不堪言。
  “以前西嘎山西边是岩石,东边是阿嘎土,不生长植物,风沙特别大,我们早上起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回去家里全是土。保护环境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东嘎社区二组组长的仁增回忆道
 因为义不容辞,2012年开始,仁增开始带领社区群众开展义务植树造林工作,下定决心势必要改善社区绿化及居住环境。然而,在荒山上种植树木不是件简单的事。一开始,当地群众都觉得不可思议:在石头山上如何能种活树?“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拉萨的南山以前也是荒山,现在不也变成了绿树成荫的公园!”仁增对大家逐一做思想工作,终于得到东嘎社区二组群众的支持,加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

12年植树造林 为绿化再添力

起初,山上没有路,乱石丛生、土壤贫瘠,仁增就自己用铁锹斧头开辟一条小路,往山上提水、背树苗。他每天都要往返几十次,往山上背熟土,往山下背石头。刨地、挖土、栽树、浇水、深埋……在仁增的努力下,荒山上竟冒出些许绿色。经过12年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如今的西嘎山已从荒山变成了“绿洲”。
在一株长势较好的苹果树前,仁增抚摸着翠绿的树叶说:“我们不但种了苹果树,还种了桃树、杏树等,就是为了居民不但能欣赏美景,还能吃到新鲜的水果。”2021年,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正式启动,仁增带领群众请愿,愿继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为美丽拉萨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个片区一共有4280亩,我们种了800余亩,种树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参加,几乎每天都有130余人参加植树,树种有雪松、白皮松、樟子松等。有16名养护工人,每一名都要负责浇水和巡护。现在绿起来了,我们又担心发生火灾,把主要精力放在防火工作上。”仁增说。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仁增还结合自身经历,积极开展宣讲,大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截至目前,仁增共开展宣讲96场次。12年间,4242亩荒地绿树成林,村民的种树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刚开始的肩背手提带树苗上山,到现在索道运输,水管灌溉。不少村民也成了种树的行家里手。
  养护工人达瓦说:“我每天要给3000到4000棵树浇水,每天都按时浇,看到现在树长得这么好,特别开心。现在周边的路也修好了,大家都可以过来游玩。”
  仁增早已把西嘎山当作了自己的“家”,他说:“这漫山遍野的小树苗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期待着它们茁壮成长。种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留给子孙后代一座绿油油的山是我的梦想。”
快来为他们点赞评议吧!!!


拉萨融媒

关注“拉萨发布视频号”

“拉萨融媒视频号”

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往期回顾

#肖友才调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今年5月拉萨开挖的12条道路,现在怎么样了?

#拉萨这两座大桥连通啦!


拉萨融媒综合  
部分内容来源:中国文明网  
编辑(一审):王程英  

责编(二审):普布央宗

审核(三审):谢
转发 关注
点亮下方“在看”图标
让更多人看到
↓↓

拉萨发布
传递市委、市政府声音,发布权威信息。由拉萨市融媒体中心运营维护。
 最新文章